第四百零八章风起水澜 - 碧海残阳 - 黄沙独行者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碧海残阳 >

第四百零八章风起水澜

小西行正以为能够吓到沈惟敬的这个仆从,但他哪里知道,这个沈嘉旺和他的主人沈惟敬一样,也是个老江湖。沈嘉旺是温州人,早年曾被倭寇(实际上是海商)掠到船上当水手,并在倭国混了几年,学会了倭语。辗转回国之后,他又流落到了北京,不知怎么就和沈惟敬搅在了一起,也许是沈惟敬比较留意倭国的事情吧,同时沈嘉旺也是浙江老乡,沈惟敬便收留了沈嘉旺。沈嘉旺被沈惟敬留在平壤当人质,小西行正倒也没苛待他,好吃好喝管着,还允许他在平壤城内自由活动,当然,沈嘉旺的身边,每时每刻都有人在看着。

沈嘉旺面对咄咄逼人的小西行正和虎视眈眈的倭国武士,却也不慌,他装模作样想了片刻,才不慌不忙的拱拱手说道:“将军,北京到这里,路程何至千里,而我家主人年老力衰,不堪舟车劳苦,上次从北京过来,都费了大半个月。这次又是一个来回,即便主人途中不生病,至少也要一个多月,望将军体谅。”

小西行正拿出一封信扔给沈嘉旺,继续威胁道:“你回去告诉你家主人,吾已经知道高丽人在义州聚集兵马,明国也调来了援军,他要和则和,要战则战,悉由尊便,反正五十日期限一到,吾就会发兵北上。下次再谈,就在义州谈吧!”

沈嘉旺将信收好,又拱手道:“将军之意,在下一定会明白转告主人。在下这就动身,还要感谢这些日子将军的盛情款待。”

小西行正摆摆手:“我大倭国又不是高丽那样的蛮夷,从来都是礼待使者的。你回去后,尽快让你家主人回话,否则大军一动,就难收回了。”

“是,将军。”

打发走沈嘉旺后,松浦镇信问道:“大人,真准备发兵?”

小西行正道:“等五十日期限到了再说,不要让人说我军不守信用。”

宗义智却说:“大人,两军交战,兵不厌诈,断不可为宋襄公迂腐之举,我军当向北出击,以泰山压顶之势迫使高丽朝廷逃窜辽东,再划江与明军相峙,这样是战是和,是进是退,我军都能自如。”

松浦镇信也跟着说道:“大人,当断不断,留得后患,义州不过只有两三千明军,其余高丽残军皆不足为虑,等拿下义州,再与明国谈不迟。大人若是担忧平壤空虚,在下愿意率本部军马先行北上,大人可留在平壤镇守。”

小西行正道:“若是明国大军不渡鸭绿江,由海上直趣平壤而来,又当如何?届时我军分为两处,互不能接应,如何应对?”

“这。。。”松浦镇信迟疑起来。

“我国水军迟迟不能北上,我军侧翼无法得到遮护,且我军兵力拮据,贸然分兵,恐遭明军各个击破。”

宗义智道:“大人,可请黑田大人的军队来镇守平壤。”

“黑田大人所部不过万余人,还须镇守开城到平壤一线几百里的地方,兵力也不堪使用。”

宗义智还不甘心,继续说道:“但是大人,若是错过如此大好战机,以后明国大军长驱直入,平壤又无险可守,只能凭借城池据守,势必成为孤城,我军胜算寥寥。”

小西行正没回答,而是望向丰臣秀吉派来的监军小野木重胜,问道:“小野君,你的意见呢?”

小野木重胜却不置可否的说道:“大人,太阁殿下临行前嘱咐在下,一切听大人吩咐。”

小西行正没有得到监军的明确支持,便问下面诸将:“诸君都是这般认为的吗?”

有马晴信表示赞同宗义智和松浦镇信的看法,大村喜前和五岛纯玄却摸棱两可,小西行正的弟弟小西主殿介及小西行正的家臣则支持小西行正。

小西行正思索了片刻,说道:“这样,镇信君,你率本部人马进驻顺安,现在距离五十日之期还剩十来天,估计沈惟敬也难得及时赶到,待日期一过,你就向北进军,先拿下朔宁、肃川,再看看明国的反应。切记,不可走得太远,否则你我两军难以接应。”

松浦镇信仍想劝说,但想了想,还是接受了命令:“遵令,大人。”

小西行正又对宗义智说道:“义智君,麻烦你去汉城走一趟,向宇喜大人请求援兵,并将我军意欲北上的方略禀报宇喜大人,望他能尽快派出援军来替我军镇守平壤,援军到时,就是我军北上之日。”

“遵令,大人。”

小西行正这一手,将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两人都弄走,这样他在平壤这里又能一言决之了。松浦镇信和宗义智却只能接受,监军小野木重胜则继续像菩萨一样默然端坐,不置一词。

却说沈嘉旺在倭军骑兵的护送下,由平壤到了顺安,倭军就他送到这里就让他一个人继续朝北走了。顺安以北十里,倭军立下了停战的牌子,至少到现在为止,高丽军和倭军都没有跨过这道界线,当然,两家的探子还是趁夜在互相渗透,他们自然对这个牌子熟视无睹。

沈嘉旺骑着骡子过了界线不久,就撞上高丽游骑,然后就被送到朔宁。现在高丽军还控制着平壤以北的城池,但兵力不多,主要是临时征召的农民,官军则是一些人数不多的骑兵,那些守城池的高丽将领都私下打好了算盘,若是倭军来攻,他们立即就会把城池和壮丁们丢下,逃到北边去。

朔宁距离顺安不过二、三十里,倭军旦夕可至,守将金敬老硬着头皮守在这里,每天都在担心倭军杀来,他派出侦骑日夜监视顺安的倭军,只要倭军一动,他马上就要跑。但倭军这段时间老老实实的遵守与沈惟敬的协议,没有派大军进驻顺安,这才让他稍微松了口气。

这天,侦骑禀报说带回来了大明使者沈惟敬大人的家人,他赶紧让人把沈嘉旺带来。沈嘉旺被带到县衙后,他却不叫沈嘉旺进房,更不让人安坐端茶,劈头就就急不可耐的问道:“你家主人与倭寇的五十日期限将至,倭寇是不是要发兵了?”

沈嘉旺不免有些鄙夷这个高丽将领,他这些日子在倭军那里呆着,见到的倭军将领个个沉稳持重,言语之中也满是自信,没有哪个像这个高丽将领一样,惶惶如过街之鼠。而且倭军将领平常见他,也是颇讲礼节,并不因为他是沈惟敬的仆人而慢待他,金敬老却完全把他当成了奴仆,他大老远的从倭营回来,连水不给一杯不说,还让他站在门外回话,沈嘉旺心中不爽,便吓唬金敬老道:“倭酋小西行正让在下带回战书一封,他说五十日期限一到,便要开战。现在平壤城内正在调兵遣将,准备先拿下这朔宁城,再来与大明和你国谈和。”

金敬老吓了一大跳,问道:“此事当真?”

沈嘉旺摸出小西行正给他的信扬了扬,说道:“信里都写着,不过这信不能拿给你看,小西行正要求我家主人亲启。”

金敬老忙问:“你家主人何时从北京归来?”

“这我哪里知道,我一直都留在在平壤。”

“那你赶快走吧,尽快赶去义州,说不定你家主人已经回来了,我派人一路送你回义州,就不要在其它城池耽搁了。”

得,沈嘉旺心道,现在不仅水没得喝,连饭都没得吃了,这些高丽人怎么如此不懂待客之礼呢?

送走了沈嘉旺,金敬老把心腹召集起来,说道:“倭寇不日就将来取朔宁,你等在前面给本将盯好了,若是倭寇大军前来顺安,我军立即就走。”

一个部将说道:“大人,不经一战就放弃朔宁,到时朝廷怪罪下来,该当如何?”

金敬老道:“是我等官军走,又不是所有人走,留下那些农兵,让他们顶一下,这样朝廷就不能怪罪了。”

“但若是我等先走,那些农兵看见,也会跟着散去的。”

另外一个部将说道:“这简单,到时大人就以巡察为由出城,不让他们看出端倪来就行了。”

金敬老说道:“不错,就这样说。只要朔宁能打上一阵,本将就无过了,等到城池失陷了,本将再带你等去安州城。”

“大人,朔宁以北是肃川城啊?怎么要去安州?”

“这是大人的高见啊,倭寇拿下朔宁,就一定会顺带攻打肃川,所以大人带我等越过肃川直接退去安州,这是万全之策啊。”

“大人英明。”众将纷纷向金敬老跪拜,金敬老捻着胡须微微颔首,只要手中的精锐家丁还在,军队的骨干就还在,他随时都可以再拉出一支队伍来,朝廷就得用自己。至于那些农兵,现在正该他们报效君王社稷,战死了最好,这样倭寇不仅没有民夫可以拉,还没人给他们种地了。

“那个大明使者看来家教不严,”金敬老看着众将跪拜他,却想起了沈嘉旺,“一个奴仆而已,虽说是大明人,但在自己面前也应该跪下啊,居然就一直站着说话,大明不是礼仪之邦吗?看来这家伙也是仗着沈大人的势,行狐假虎威之举。唉,可惜我高丽国,连个大明的奴仆都能颐指气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