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军令一统
秦川下令让金时敏和曹善一起守卫堡垒,二将接令坐下,秦川转头对金诚一说明:“明日,烦劳老大人督兵守卫西门。”
金诚一站了起来,居然也学着军中的抱拳礼对秦川行礼,严肃的说道:“老夫得令!”
秦川也不含糊,将令箭递给了金诚一,然后他又对徐元礼说:“徐大人,明日请督守南门,另外还要将晋江边的船只全弄到南岸,并派人驾船守住江面,不得让倭寇南窜泗川。”
徐元礼也站了起来,双手还是一抱拳:“得令!”
“李大人,”这回是李泰,秦川说道:“李大人明日请守北门。”
李泰愣了下,但还是起身应诺:“本官接令。”
“李将军。”秦川又看向率领全罗道援军的李哲,李哲是权栗的手下,带来的两千光州军还是比较能打的。
“诺。”李哲起身抱拳,实际上他和秦川是同一品级,都是五品兵马虞侯助防将,但李洸临行前专门给他打了招呼,凡事都得听秦川的号令,现在李哲一看三品的诏谕使大人和四品的府使大人都老老实实接了秦川的令箭,自己便再无二话。
其实这是秦川和金诚一、徐元礼事先商量好了的,现在猬集在晋州的大军和民兵、民夫有两三万人,各军的隶属又比较纷杂,大战在即,必须号令统一。本来秦川提议由金诚一来撑头的,但金诚一坚决不干,而是要让秦川为帅,徐元礼自然也没意见,于是三人便在众人面前演了这么一出戏,使得秦川能够号令诸军,其实真正指挥守城的,并非金、徐二人,自有各部将领,他们只需要站在城头,让士兵们都能看见他们就行了。
“李将军明日与本将一起,镇守东门,接应堡垒。”
“遵令!”
“崔承焕听令,你明日居中调度四方所需物质和援兵。”
“遵令!”
“金永成、尹衡、李根来听令。”
“诺!”
“原定后日你二人才出击,但本将估计明日倭寇必将做拼死一击,明日午后,见到城中烽烟起时,便攻击倭寇侧翼。”
“遵令!”
随后秦川便对其余人等也一一分派事项,与前日的安排差别不大,主要还是调整了东门的兵力,几乎将所有精锐能战的部队都调到东门去了,总计有五千多人,准备利用堡垒来挫败倭军的锐气,然后再出动保民军的主力,一营、三营和骑兵营的三千多人,以及五千多民兵进行侧击,两边合力,争取一举击败细川忠信。既然细川忠信要破釜沉舟,秦川也是针尖对麦芒,硬碰硬,他要打掉对方的气势,让倭军以后再不敢轻易西望。
秦川安排完毕,便征询金诚一和徐元礼,看他们还有什么话说。
徐元礼表示一切按照秦川的命令来,击败倭军,因为跟着就要秋收了,不能让倭寇继续呆在晋州祸害地方。
金诚一想了想,说道:“老夫身负王命,一心想驱逐倭寇,光复国土,但屡遭挫折,丧师失地,有负大王之托。老夫愧疚,还望这次击败倭寇之后,能够股乘胜追击,光复咸安,将在咸安殉国的将士们入土为安。”
金时敏等咸安将佐听了,齐齐看向秦川,眼中也充满了期待。
秦川道:“老大人放心,这次只要击败细川忠信,他必然不敢再留咸安。而且宜宁的郭再佑已领兵南下,断了细川忠信的后路了,这次说不定能将此獠留下,让他与小早川秀包为伍。据说他二人还是茶友,正好可以静下心来切磋茶艺,免得成天只想到杀人放火,我们晋州虽不产茶叶,但还是够他二人喝些日子的。”
众人听了,一齐哄笑起来,秦川如此的自信,让大家都对明日之战也都充满了信心。
散会后,秦川让尹佳慧和崔承焕留了下来,他先问尹佳慧见李华之事,听到李华明日也要来救护队帮忙,秦川小小的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个年少的翁主还有如此胆魄,金诚一、徐元礼和李泰也都感叹不已。
秦川便嘱咐尹佳慧要派人看护好李华,接着严肃的对二人说道:“明日之战,估计将会惨烈无比,将士们竟日作战,难得进水米,明日一早给将士一定要吃饱,特别是东门的将士,每人再发两个夹肉的大饼。另外,想必明日的伤亡不小,救护队的人手、药材一定要准备齐全。还有一事,老崔你让城里的棺材铺多备棺木,战后好安葬阵亡的将士们。”
众人一听,都沉默下来,明日一战,又不知有多少好男儿会葬身战场,多少家庭会失去父亲、丈夫、兄弟和儿子,金诚一也有些伤感,对徐元礼和李泰说道:“你二位是晋州的父母大人,这么多壮士为了保住晋州而殒命,不仅要让他们风光大葬,还一定要抚恤好他们的家人,让他们的在天之灵也能安心。”
徐元礼和李泰躬身谢道:“谨遵老大人令。”
金诚一站起身,对众人说道:“老夫坐了这半天,也疲了,明日还要上城,今日得先歇了,你们再商议,看看还有什么遗漏之处,需要老夫的,使人来唤。”
秦川和其他人赶紧起身相送:“恭送老大人。”
金诚一走后,秦川和在座的几人又商议了一阵,主要是安排守城所需物质和民兵民夫的分配,最后商定,晋州府衙和保民军后勤部协同管理,因为徐元礼和李泰都要上城督战,就由崔承焕来统一调度。
下来后,秦川叫住尹佳慧,想与她说两句话,但尹佳慧心理惦记着救护队的事情,倒把秦川撵走了。秦川无奈,一个人站在大堂前发了阵呆,好在此时这里已经没剩几个人了,几乎都是他的亲卫,稻田凑了上来,问道:“主公,回去吗?”
现在秦川的府邸是李雍提供的一个院子,保民军总部就设在那里,秦川和尹佳慧及几个没有家室的高级将佐晚上也住在里面。
秦川想了想,突然问道:“小早川秀包和他的人关在哪里?”
“和其余降倭分开关押的,姜二找了个小院落,把小早川秀包和几个倭将关在一起,由姜二的人在看管。”
“姜二还在那里?”
“在。”
“走,去看看。”
秦川带着稻田和亲卫就往外走,他没注意到角落处有个仆妇一直在盯着他,见他一走,也飞快的奔后院去了。
后院的凉亭中,李华还是坐在勾阑上,郑嬷嬷和任小福侍立在侧,刚才那个仆妇跪在李华的面前。
“哼,来了也不进来看我。”李华气哼哼的说道。
郑嬷嬷赶紧安慰她:“翁主啊,明日便要大战了,他当然得以大事为先嘛,真正的男儿是不会为儿女情长所绊的。”
“明日我也上城去,都说他是常胜之将,我倒要看看他是如何破敌的。”
郑嬷嬷和任小福吓了一跳,两人连忙劝说:“翁主,万万不可,你是千金之体,岂能去那里,倭寇的箭矢可是不认人的。”
“怕什么,我也不是没经历过,当初你郑嬷嬷可是拿着把断刀把我带出景福宫的。”
“小祖宗啊,此一时彼一时,不成,老身去找秦川,决不允许你上城去。”
“好啦,我也是说说而已,不去就不去,明日就去尹姐姐那里,帮她救人,你们也要去,还要多带些人去帮忙,记着把不用的丝绸纱布洗净了一并带去,尹姐姐要用来裹伤兵。”
郑嬷嬷和任小福这才松了口气,只要李华不任性乱来,其他任何事都可依着她。
李华突然觉得有些无聊,便起身回房睡觉去了,郑嬷嬷让人伺候李华上床后,抽身出来,任小福在外面等她,低声问道:“郑嬷嬷,听说明日倭寇大军不少,这秦川能抵得住吗?当初大王派了那么多大将和军队都抵挡不住,连汉城、平壤这般的大城都不敢守,小小的晋州能有多少兵,要不要让人准备车马,明日若是不对,可护送翁主去光州。”
郑嬷嬷看了眼任小福,说道:“学学你干爹吧,他老人家处事从来不慌,这晋州守不守得住,老身心头有数。当初在水原,李洸有好几万兵,结果被三千倭寇打得大败,这打仗不是看人多,是看带兵的大将。那秦川自出道以来,就没有打过败仗,若是估量打不赢,他就不会去打,就像在清州一样跑得飞快,他既然敢守晋州,就一定认为能打得赢。你就不要多此一举了,免得被人看到,说翁主胆怯,堕了秦川的面子,以后教翁主如何在秦家服人?其实翁主敢去城头,老身心中还非常欣慰,这才是我高丽的王女。这话你要想办法传到外面去,特别是要传到秦川的耳朵去,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