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声东击西
当夜,咸安以西四十里外一处被栅栏围住的高地之上,黑压压的铺满了大大小小的帐篷,整个大营除了营门外烧着的篝火,营中却没有几处灯火,所有的帐篷都静悄悄的趴在惨白的星光之下,这是晋州保民军大营,数千将士都已入睡,但还有许多人隐藏在四周的山林之中,警惕的守护着这座大营。
大营最中间的中军大帐里,透出一丝亮光,里面还隐隐传来人说话的声音,秦川把所有将佐都召集在这里,商议明日的战事,大帐之中,出除了秦川、尹衡和崔承焕等将领,帐中间还站着个兵士,正是骑兵营的斥候郑一官。
“什么,他们把咸安烧了?”秦川惊愕的站了起来,下午的时候,他也远远的看见了东方的天空升起了一股烟柱,没想到咸安果真焚城了,他又问道:“倭寇拿下城池了?”
“禀报大人,没有。”郑一官回道,他带着斥候摸到了咸安城外,除了看见城内的浓烟滚滚之外,还看见了西门城头上飘扬的高丽旗帜,他继续说道:“西门发生过战斗,但倭寇没有拿下,属下看见西门上还竖着我军的旗帜,但其余三门的城门楼全都起火了。属下估计应该是金大人他们放的火,倭寇就要拿下咸安了,没必要放火。”
一旁的尹衡道:“看来两位金大人是守不住咸安了,才出此下策,玉石俱焚,让倭寇不得不停止攻城。”
崔承焕苦笑道:“他们倒好,这一把火将咸安烧了,后面的事就全是我军的了,他们这是在逼我军去和倭寇决战呢!就凭我军这五六千民兵,如何去与一万多倭寇对抗?”
郑一官听了,忍不住问道:“敢问大人,大军何时能够赶到?”
他这话问得有些突兀,大帐中的众将都惊诧不已,一个大头兵也敢在大帐之中询问军事机密?但秦川却好像没有怪罪郑一官失礼的意思,他原来也是大头兵,在多大浦时,就因为贸然向尹家兄弟进言,险些被砍了脑袋,他不愿意自己的手下也像自己一样,而且他也不介意别人来向他提建议,众人拾柴火焰高吗,再说英雄也不问出处,有能者就上,于是说道:“至少还有三天,即便走得最快,也要两天多。”
尹衡皱皱眉,看着郑一官说道:“此乃我军机密,不得外泄,否则当军法从事。”
郑一官此时也反应过来,赶紧说道:“请大人放心,属下绝不泄露半个字。”
秦川并不在意,而是问他:“你若是有何良策,也可说来与本官听听。”
郑一官犹豫了一下,下意识的去看尹衡,尹衡眼睛一瞪:“大人问你呢?有屁就放,没话就滚!”
郑一官鼓足了勇气,抬头挺胸的说道:“大人,打,肯定是打不赢,一旦倭寇摸清我军虚实,定会全军来攻,我军就只能退归晋州,如此咸安的两位金大人和几千兄弟就难以活命了。但不打,咸安同样也难逃死路。”
尹衡不耐烦的说道:“这还用你来说?废话少说,你有什么法子?没法子,就回去领十军棍!”
“大人,若是明后日我军主动攻击,则败多胜少,但若我军逡巡不敢战,必让倭寇看出我军虚实。我军既然无法取胜,又无法解咸安之围,再说眼下咸安已毁,再无争夺的必要,对倭寇也一样,那我军作战何不改为救出咸安守军及两位金大人?”
秦川眼睛一亮,问道:“如何能让诏谕使大人他们脱险?倭寇四面围住城池,他们突围,谈何容易。”
“可使声东击西之计,”郑一官见秦川在鼓励他,胆子愈大,说道:“当初插秧时节,属下带庄户与邻乡争水,大队人马却不去水闸处,而是大张旗鼓奔他家田庄去寻事,于是那边便把守水的人叫回去大半。然后属下只带十几个精悍之人袭击水闸,等他反应过来,水源已被属下控制了,而且他的人那时还被属下的庄户缠住打架,根本就过不来,最后属下这边打架是打输了,但水却放到我家田中了。”
众将一听,全都忍俊不住笑起来,他们早听说过这个郑一官仗着家中的财势和自己的武艺横行乡里,没想到还有如此谋略。
秦川也笑起来,又问道:“倭寇可不比得乡间的财主和农户,他们是打老了仗的,不是那么好骗,你到底有什么高招?”
郑一官道:“明日大人可率军假作攻击,缠住倭寇,属下愿率几十勇士,今夜就潜入咸安北门外,明日倭寇势必将军力集中来与大人对战,属下得空便与城里里应外合,接应他们杀出咸安。”
“几十人就够了?”
“人多倒不好潜伏,不过请大人将稻田大人手下的倭兵拨两个给属下,才好混过倭军的警戒。”
秦川想了想,将目光看向尹衡,尹衡也沉思了片刻,最后说道:“此法太险,一旦被倭寇察觉,尔等俱无生路,你可想好了?”
郑一官昂首挺胸道:“属下想好了,愿赴此险。”
秦川一拍桌面,站了起来:“好,你既有此心,本官便成全了你,如若成事,算你头功,所需之人和一应之物,老崔,你来安排。”
崔成焕也起身答道:“是,大人。”
“稻田,你挑选几个可靠之人,跟随前往。”
稻田利吉看了看郑一官,想了想,却说道:“大人,此事太过风险,稍有不慎,去的人丢命是小事,折了咸安城里的诏谕使大人和几千官兵才是大事,小人愿亲自走这一趟,另外带井上次郎和其余两人。”
稻田话音一落,大帐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看向秦川。稻田被俘不过几个月,虽也立过战功,但毕竟原是倭军将领,不是一般的倭兵,秦川把他放在身边,未尝没有监视之意。如此大事,关系着诏谕使大人和几千兄弟的性命,让他去,放心吗?
然而却没人知道,稻田利吉已经给秦川干了好几件机密之事,这些事就是姜二也不是很清楚,实际上秦川现在基本对稻田利吉是放心在使用了,同样稻田也把秦川当潜力股在捧,这年头又不是抗战时期,一般倭人哪管什么国家大义,更不认识什么天皇陛下,大家只想着自己升官发财,最多认一下待自己不薄的主家。因此秦川并不担心稻田又跑回倭军那边,反而担心稻田如果出意外的话,他哪里去找这么一条非常好用的走狗,便问道:“你有把握吗?如果被人认出,你就危险了,本官可是答应了你,战后送你回家乡的。”
稻田见秦川有点犹豫,本来以为秦川还是不怎么相信他,没想到秦川却是在担忧他的安危,心中一阵感动,当下跪倒在地,说道:“承蒙主公关爱,小人当万死不辞。此行若只去一般倭兵,他们所知甚少,地方口音又重,很难随机应对,容易被瞧出破绽。小人在倭国游历过许多地方,会多地的方音,足以应付盘查的倭军。至于小人被人认出,基本不可能,因为小人原来的主家大村喜前一直跟随小西行正,现在应该去了遥远的北方。”
“好,”秦川也不废话,当即下令:“郑一官、稻田利吉听令,着你二人率勇士潜去咸安,将咸安守军带出。切记,你二人要精诚合作,归来之时,本官亲为你二人酬功!”
“遵令,大人(主公)!”
然后秦川坐下来,看向崔承焕,说道:“明后日之战,看来大半要落在那些在山林中活动的民兵身上,你可有更好的应对之策?”
崔承焕哪有什么好法子,这一路过来,打仗的事他基本没怎么过问,那些民兵根本不用他来操心和指挥,权当在山林中打野兽,或是聚众打群架,打得赢就上,放冷箭、丢石头、打埋伏、偷袭落单的倭寇,总之无所不用其极。打不赢则闪,当然也不是顾头不顾腚的逃命,而是吧追击的倭寇往沿路设下的陷阱和套子处带,等到倭寇上了当,又可以反过头来咬一口。另外,在山林中活动的有两三千高丽民兵,倭寇的斥候和前哨人却不多,可以说是陷入了人海战之中,最后再也承受不住,只得纷纷退出山林,缩回到大道周边的开阔地,于是倭军就成了瞎子和聋子,更搞不清到底有多少高丽军过来了。
崔承焕道:“大人,莫不如还是让民兵们在山林中先行,去滋扰倭寇?让倭寇不能摸清我军虚实,自然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尹衡道:“倭军明日不会进入山林,只会在开阔地列阵,民兵们又不敢出来,怕是无法袭击倭军。”
众人沉默了,苦思冥想明日该如何应战,秦川见郑一官还站在当中,就问道:“此去咸安,山林密集吗?有没有大片的开阔之地?”
“回大人,顺着大道过去,地势都较为宽阔,但如是上万大军展开,左右离山林不是很远。”
“铁炮打得过去不?”
“有些地段可以,但铁炮必须仰射,虽可打出两百步远,但就没有准头了。”
秦川笑道:“如此,明日便可以与倭寇一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