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海上交锋
秦川原本希望晋州的士绅能够投入到海贸和作坊生产的,但接触之后他感觉到,士绅们都比较保守,因为他们拥有大量的土地和佃农,每年的收入不菲且非常稳定,他们虽然也经商,但并不作为主业,因此他们并没有迫切的愿望去经受风险开拓市场,即便开设工坊,他们兴趣也不大,毕竟他们已经管理着大量的奴仆和佃农了,自然没有更大的精力去管理更多的工人。秦川拉士绅们去山东,他们更多的是想处理积压的粮食,同时也算是给秦川的支持,他们不会投入很多精力和本钱,即便亏损了也无所谓。
但晋州的商贾们却不痛,他们可是迫切的希望扩大货源和开拓市场,他们虽然赚了很多钱,但在高丽他们不可能购买大量的土地,因为土地大都在士绅们手中,而士绅们只会扩张自己的田庄,根本没人会出卖自己的家业。同时高丽的市场就那么大,各地的市场都相对的固化了,商贾们很难再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他们赚取的利润,要么拿去放贷,要么挖坑埋在地下,而这两种存钱的方式都不怎么安全。
秦川提出的商会和银行,可以说直击商贾们的要害,商会带有官方性质,又能将商贾们联合起来,对商贾们扩张市场来说,简直就是如虎添翼,特别是对于经营海外贸易来说,“抱团出海”根本就是单打独斗所无法相比的。大家一起出动,不仅在海上航行时能够壮大声势,更加安全,还能在平抑采购价和控制销售价方面取得不小的优势。
银行更厉害,这个官商合办的钱庄,不仅能解决商贾们钱财的存放难题,还能解决经营资金的问题,在需要资金周转时可以用远低于民间借贷的利息借出钱来,同时还能通过入股银行,赚取利润。而且秦川居然还答应晋州民间可以通过入股银行,首期发行十万的军票,这可是破天荒的开了高丽的先例了,这个礼太重了,单是发钞的利润就有三万两,至于后续的利益就更不消说了。
在座的所有的商贾们,现在都笃定秦川确实就是海商之子了,否则难以解释他为什么会放这么大的好处给商贾们。陈升眯起眼睛,暗暗打量着秦川,他决定只要银行一开张,就要送给秦川一个大礼,一个秦川绝对意想不到的大礼,一个女人,一个生于大海、长于大海的女人,虽然这个女人现在不在高丽,但他有相当的把握把这个女人弄来晋州。
接下来的酒宴,秦川和商贾们大致敲定了商会、银行和工坊的事,具体细节,秦川以后将委托李雍、崔成焕和尹佳慧与他们详谈,另外晋州士绅和晋州官府也会参与进来。最后,秦川提出,商会可以在这次去大明山东时初步组建起来,并尝试用商会来组织这次贸易。银行则等从山东回来之后,就可以成立。至于工坊,以后将主要为与大明的贸易和为军队的需要进行生产,先以纺织业试水,晋州一带不仅有桑蚕,还有不少棉花种植,原先都是送去釜山加工,织成棉布和绸缎后销往倭国、高丽的其它地方以及大明的辽东,现在秦川决定在晋州这里恢复生产,以获得军资来支撑长期的战争。
因为要谈的事情太多,酒宴一直持续到天色擦黑时才告结束,秦川照例又替尹佳慧收了一个手下,那个一直在侍候他的女子,因为李雍告诉他,他若不收,李泰也不好收,这样大家就难堪了。
秦川感到很别扭,每次去喝一台酒,就收一两个女子,这传出去自己不成好色之徒了。李雍却笑着对他说:“大人啦,其实全晋州的人都知道,你到现在连个侍妾都没有,收的女子全成了你的兵。你不知道吧,现在很多女子都在翘首以盼等你收呢!”
秦川道:“以后银行开张了,你弄几个去,她们呆在军中也不好,太刺激那些兵士了,在银行里数钱,搞不好银行的生意要好得多呢。”
“她们怕是不愿意离开军中吧,大人你以后娶亲了,还是要收纳几个为好,特别是跟着尹参谋管账的,决计不能离开大人您。”
“再说吧。”秦川暗道,在后世他连个女友都守不住,现在成堆的女子等着他纳,嗯,开历史的外挂还是有好处的。
秦川在晋州的望海楼里喝得晕乎乎的,而这望海楼号称望海,却是望不到大海的,他是自然也是望不到南边很远的大海上,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海上厮杀。
唐浦西面的海面上,炮声隆隆。
李舜臣站在一艘最大的板屋船上,盯着眼前的倭军舰队,高丽水军的四十多艘战船已经呈半圆形对倭军的二十来条战船形成了半包围,火箭、炮子和床弩雨点般的射向挤成一团的倭军战船,而倭军的铁炮更是连绵不绝,打得高丽战船附近的海面就像正在下倾盆大雨一般。
“大人,他们冲进去了!”一个将领兴奋的喊道,李舜臣一看,只见两条龟船冒着倭军的猛烈炮火撞进了倭军的舰队,径直朝着一条巨大的安宅船冲去,那条安宅船船身高大,甲板上还用红白两色的锦缎围住,上书汉字“黄”,看来应该是倭军的旗舰。
“升旗,全军总攻!”李舜臣当即下令,三面血红的战旗升了起来,一直以侧舷进行攻击的高丽战船纷纷立即转向,将船头朝向内圈的倭军舰队前进。
倭军的旗舰上,一位身着华丽耀眼的大铠倭军将领也站在甲板上,死盯着从侧面冲进来的两艘龟船,两艘安宅船打横了船身,挡在了旗舰和龟船之间,四五艘小战船靠了上去,火箭铁炮大筒油罐不要钱的打了过去,但那两条龟船却没收到多少损伤。倭军的战船最大的短板就是没有大型火炮,口径最大的大筒也只能算是小炮,根本无法射穿龟船的厚木板,躲在船舱里面的高丽士兵可以非常安全的向倭军发射箭矢和火铳,而且龟船的船头还有门“天”字号的大炮,一炮打来,就能将倭军的战船打个大窟窿。
龟船上面还布满了尖刺,倭军小船靠上去,倭兵们也无法攀沿上去,只能朝上面扔油罐,但李舜臣早就想到了这点,两条龟船的顶棚上都铺满了草席,还用海水浸湿了,结果那些油罐纷纷滚落下来,即便油罐被引燃了,燃烧的火油也顺着船顶流淌了下来,伤不得龟船半毫。而靠近龟船的那几条小船上的倭军士兵,却纷纷被龟船里的高丽士兵用箭矢和火铳射中,剩下的倭兵只得把船远远的划开,躲在安宅船背后。
两条安宅船上的倭兵,居高临下的用大筒和铁炮密集的射击龟船的射击孔,企图杀伤里面的高丽士兵,他们也取得了一些战果,龟船发射的火力明显的减弱了许多。但这两艘安宅船也挨了两炮,船舷都被龟船的“天”字炮打出了个大洞,好在龟船船头的大炮不能调节角度,发射的炮弹都打在了安宅船的水位线以上,否则这两条安宅船就麻烦了。
“大人,高丽军发动总攻了!”
身着华丽大铠的倭寇将领将目光从那两条龟船那边转向了外围,下令道:“发信号,全军迎上去,跳帮夺船!”
“是,大人。”
这位倭将,正是倭国“村上水军”头领来岛通康的长子得居通年(本姓来岛通年,早先他为救父亲,成为叛臣的养子,改姓得居,“村上水军”的家督是来岛通康的第四个儿子,来岛通总,兄弟俩后来一同战死于鸣梁海战,来岛通总成为唯一战死在高丽的倭国大名。)
这次入侵高丽,来岛通总率领“村上水军”的七百多人,归属于福岛正则的第五番队,福岛大军登陆之后,他又听令于水军统帅九鬼嘉隆。前几日,兄弟俩率领二十多条战船护送几百名倭军在唐浦登陆,准备在唐浦建立前哨,以便对西面的高丽水军采取下一步的行动。
但今天凌晨突然遭到高丽水军的夜袭,来袭的高丽战船不多,只有十来条,其中一半是大型的板屋船,双方在港湾了乱打了两个时辰,倭军的一些船被点燃了。到天亮时,高丽战船撤退了,来岛通总命令得居通年带完好的战船追击,自己则留在港湾里指挥灭火救船。
结果得居通年一追到外海,才发现上当了,四十多艘高丽战船在等着他,而且大半都是板屋船,甚至还有两艘传说中的龟船。得居通年想溜,但高丽水军已经展开了两翼,顺着风兜了上来,双方瞬即爆发激战。
得居通年见李舜臣发动了总攻,这倒正合他的意,他并不怕与高丽高丽水军近战,倭军配有大量铁炮,虽不能对高丽战船造成损伤,但射杀高丽士兵却是有效,距离远了,铁炮威力和准头都不行,无法与高丽人的强弩、大炮对射,基本就是光挨打还不了手,只有把距离拉进才能发挥出铁炮的优势。至于跳帮白刃,他压根就看不起高丽士兵,高丽统帅要真有这个自信,早就命令战船靠上来白刃战了,而不是用火炮和弓弩远远的打上这么长的时间了。
然而得居通年失算了,李舜臣确实对自己水兵的白刃战能力没有信心,于是高丽战船靠近倭战船后,华丽的一转身,一阵劈头盖脸的火铳箭雨之后,又一驰而过,并不与倭军战船接舷。那两艘龟船更是鬼得很,仗着倭军拿他们没有办法,划着桨在倭军队形中左穿右穿,时不时就用船头的大炮抵近射击,将倭军的战船打个大洞出来。
得居通年气得大骂,突然他瞅见百步外一艘巨大的板屋船正向这边靠来,而且这艘船的桅杆上还挂着将旗,他立即大叫道:“冲上去!打高丽人的大将!”
那船是李舜臣的旗舰,他正是冲着得居通年这艘过于显摆的战船来的,两船越靠越拢,两军的主将眼看就要进行单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