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又来这套
秦川与晋州士绅们谈完正事后,李雍又让侍女们进来,侍候众人饮酒,俗话说酒壮色胆,但秦川坐在上面做柳下惠状,下面的士绅们也只能收起狎戏之心,谈些风趣高雅之事。宴会持续了近两个时辰,可谓是宾主尽欢,其乐融融,一派军民鱼水的和谐情调。
最后,李雍安排那些侍女搀扶各自侍候的士绅去客房休息,理所当然的他也要安排侍候秦川的两个侍女侍寝,他对秦川说道:“大人,此二女乃是职下十日前新买的,本是姊妹,大的十四,小的十三,原在家中都还识字,职下着人调教了,很是会侍候人,大人若满意了,尽可带回去。”
秦川回首看了看那两个低头跪在两侧的侍女,确实一副楚楚动人的小巧模样,很能钩动男人的心,秦川本来就酒气上头,下腹不觉升起了一股火热。但他回头却又看到站在后面的两个亲卫,正目不斜视的直瞪着前方,心头打了个激灵,他想起了尹佳慧,想起了保民军。今天是一个多月来,回来的第一天,如果他不回保民军去镇场子,而是在外面睡下一代,还带两个回去,这个影响,就很难说了,于是他笑着对李雍说道:“李雍,你是想得罪尹参谋吗?”
李雍的肥脸马上渗出了汗珠,忙说道:“酒喝多了,昏了头了,得罪了她,以后若是打仗受了伤,把我的手脚接反了怎么办?”
“呵呵,知道了就好,再说你送这两个侍女给我,也是回去交给尹参谋,要么帮着算账,要么去救护队,哦,她俩还去不得救护队,那帮老娘们太粗野了。”
李雍还没开口,那俩女子却说话了:“贱妾愿意追随大人,甘愿为大人做牛做马。”
原来这二女是李雍在城外难民家中买来的,她们家原本是昌原城中的小康之家,随父母逃难到晋州,父亲年事已大,不能下力挣钱,全靠母亲替人打零活糊口,最后不得已只得把她俩卖了。不过父母还算有底限,只将她二人卖入富贵人家做奴仆,没卖去妓寮娼院。她二人在难民营中生活,自是知道保民军和秦川的,见有机会进保民军,她们哪会放过。而在李雍这里,只能做仆,一旦被李雍占用后,随时拿出来招待客人,与那娼妓又有多大区别,至于升级成李雍的妾,除非李雍不拿她们出来待客,但这种可能性非常小,李雍的后宅,漂亮的女人多的是。如果秦川今天不要她们,她们跟着就会和刚才那些女子一样,以后就会被各种老的、胖的、丑的、恶心的男人们肆意享用。
她们听说过保民军里也有些犯事的女子,但现在却个个活得人模人样,没有谁敢欺负,她们也见过跟着尹参谋的那几个女子,更是鼻子朝天走路。自然她们也想跟着秦川,而且因为李雍想将她姐妹献于秦川,就一直没有动她们,让她们难得的保持了清白之身,这说不定将来一天会得到机会,鲤鱼跃龙门的。
秦川却有些犯难了,上次去李雍庄园,就带回来几名女子,这次来李雍别院,又领回去两个女子,这李雍是在搞推销打批发吗?他不想要,但看看李雍的肥大身材,再看看这两个刚刚才发育的小女子,他又想起李雍原来管家的两个孙女来,也是这般情形,他不带走,含苞初绽的花骨朵又会遭到狂风骤雨的摧残,唉,好人做到底,救一个是一个吧,反正带回去全扔给尹佳慧,就当是成立红色娘子军,只要他不当党代表就成。
于是秦川对那俩女子说道:“你俩收拾收拾,今日晚了,明日来城外大营吧,去跟尹参谋学做事。”
那俩女子大喜,叩头谢道:“多谢大人怜惜,大人收留之恩,贱妾此生难报。”
“行了,”秦川又对李雍说道:“明日将她俩送到尹参谋那里,至于怎么跟尹参谋说,你自己看着办,反正让她把人留下就成。以后不要再弄这些了,来你家一次,就带走几个女子,说出去成什么体统了?小心以后尹参谋对付你。”
“职下知道了,下次绝不再犯。”
秦川由李雍送出门来,出门后就让李雍回去歇了,毕竟李雍的别院里还躺着八个晋州人民的先进代表,必须回去招待,秦川自己则带着亲卫准备回城外大营去,但刚一转出巷口,就见一个老者骑在马上候着,不是李惟俭又是谁。秦川赶紧上前作揖,问道:“李大人这么晚了,在等何人啊?”
“老夫还能等谁,看来你还没被李雍的酒灌翻,知道要回去,走,到老夫那里接着喝酒去,酒虽然没有李雍的好,但也是陈年老窖。”
“李大人,这么晚了,要不明天我请你去望海楼喝酒?”
“废话少说,跟我走,有事找你商量。”
“徐大人的意思,还是您老的……”
“都是,还有你的干系。”
“明天说不行吗,我今天才赶了上千里的路回来,能不能让我好好睡一觉?”
“祸事要临头了,你还睡得着?”
“什么祸事?倭寇打来了?”
“倭寇倒是没打来,朝廷钦差要来了。”
“好事啊,怎么会是祸事呢?”
“这里不是说话之地,跟我走。”
秦川这才认真起来,知道有大事要商量,便跟随李惟俭而去。
李惟俭住在一个偏僻的院落里,院中只有两间不大的瓦房和一间草顶的矮房,有一对老仆夫妇在侍候他日常起居,老仆开门看见主人回来,赶紧把老妻叫起来烧水泡茶,自己则赶忙将屋里的灯烛点燃。
秦川吩咐几句,手下几名亲卫就在院中四散开来,将屋子围住,他这才和李惟俭一起进去。房间不大,里面陈设也十分简单,靠墙一个书橱,书橱下是铺好的床垫和铺盖,当中一张矮桌,桌上还放着纸笔和茶杯,看来这张矮桌既是李惟俭的书桌,又是饭桌和招待客人的茶桌。李惟俭之“俭”,让秦川心中也不禁暗自感叹。
老仆匆匆收拾了桌面,李惟俭与秦川相对坐下,李惟俭对老仆说道:“上了茶后,你们去歇息吧。”
“是,老爷。”老仆躬身出去了。
李惟俭拿出李洸给徐元礼的那封信,递给秦川:“你先看看,再说话。”
“徐大人的意思?”
“嗯。”
秦川打开信,慢慢的看下去,信是用汉字写的,其实高丽这个时期,不管圣旨、公文和还是上层人物之间的书信,用的都是汉字,虽然平常大家说的都是高丽话,但汉字却是官方的书面语言,就是学校教授的四书五经,也都是汉字,实际上直到近代高丽废除科举,也没有哪个高丽人把四书五经给翻译成了高丽语言。文字是文明的象征,当文明衰落时,这种文明的文字自然也就被人抛弃了,满清过后,中华衰落,西洋崛起,于是原来中华文明圈的高丽、倭国、越南等国,都纷纷兴起“脱亚入欧”,中华的文字首先就成了被它们抛弃的对象,至于篡改历史,诽谤中华,更是司空见惯了。
秦川将信反复看了两遍,边看边想,连中间老仆奉茶进来,又退出将门拉上,他都没有注意到。李洸倒霉,是他早有预料的,但徐元礼被调走,就对他非常不利了。虽然徐元礼无甚才能,但对秦川却是言听计从,还由着秦川在下面大肆扩张势力,换个厉害点的人来,保不准就会和秦川闹翻脸,而且现在敢来晋州的,一般都不会是懦弱的角色,看看金诚一就知道了,如果不是徐元礼撑头架空金诚一,秦川的保民军日子是会非常难过的,更别想染指晋州和泗川的一两万民兵了,就是秦川搞出的“抗战协会”,迟早也会让秦川靠边站的。
“会是谁来?不会是金诚一来兼管这晋州府吧。”
“不会是他,他也是东党,朝廷这次定会派个西党中人前来晋州。”
“那谁来当全罗道的巡察使?”
“也不清楚,反正李洸是肯定会被拿下的。”
“你老人家呢?”
“不知道,朝廷好像还顾不上我这个丢了金海的金海郡守。”
“要不我把金海拿下,你回去继续当郡守?”
“只要你有把握对付后面来的倭寇大军,老夫绝对没意见。”
“那咸安呢?谁来当郡守?”
“多半是金时敏,他收复了咸安。”
“我们没去拿咸安,反倒让他捡漏了,还捡了个官当。”
李惟俭呷了口茶水,话题一转:“你还记得那个泗川的县令郑弘吧。”
“郑弘?怎么啦,他不是被倭寇救走了吗?”
“这里没旁人,少说废话,你应该知道,那郑弘是郑辙的堂弟,现在朝中西党复辟,郑辙多半入阁了。现在,你,我,徐大人,都捆在一起了,你看怎么办吧。”
我滴个娘,杀人可是你们唆使的,我只是胁从好不好,秦川不禁愤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