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海商的船
秦川代表保民军和晋州人民的先进代表达成了第一个投资协议,军民一派和谐,众人举杯相庆,然后李雍在秦川的示意下抛出了第二个投资机会:“诸位贤达,秦大人看军中那些孩童成天闲着顽皮,就准备筹办一所学校,专门教这些孩童识字念书,当然这不是教他们学做文章考科举,而是为以后保民军所用。现在是秦大人的……,哦是尹参谋在带那些孩子识字,不过秦大人已经准备正式聘请老师来上课了,还要找些老兵来教孩童们习武,秦大人自己将担任学校的山长。学校第一批将招收七十名孩童,军中占五十名,还有二十名秦大人允诺在保民军之外招收,专门招收那些家中贫寒,吃得苦的孩童。诸位的亲族中,可有家道艰难需要体恤的,可来保民军里识字念书,秦大人还将减免他们的食宿之费。”
下面的士绅们眼睛又瞪大了,明白秦川是想建第二梯队了,还妥妥是秦川的嫡系弟子,这个机会怎能错过,又是邓老先生第一个投标:“唉,近年来年生不好,老朽亲族中,多有衰落之家,望大人怜惜,赐老朽三个孩童的名额,老朽愿意再捐一千两襄助秦大人办学。”
李雍眯起了眼睛,这邓老头就这么看好秦川?简直是下了血本了,他亲族中哪来的贫寒之家,不成,自己也得赶紧争取了,于是说道:“邓老先生仁义,鄙人也不能不顾及族中的清寒之家,恳请秦大人也赐三个孩童的名额入学。”
得,二十个名额邓禺和李雍就要走了六个,剩下的士绅们一看,赶紧也向秦川申请,名额转瞬就分配完了,二十个子弟,外加一万两的助学金,秦川这下知道后世开民办学校的惊人利润了,只要牌子响,学费千万两。
酒到酣处,秦川有些微醺了,高丽的低度酒毕竟还是酒,后世的啤酒不一样会喝醉人吗?他端起酒杯说道:“那倭国的丰臣秀吉,虽出身奴仆,却也是一代枭雄,侍机窃取主人织田信长之基业后,纵横捭阖终成东瀛第一人,其人之雄才大略,及他成事之经历颇似大明太祖皇帝。反观我高丽朝野上下,承平日久,衮衮诸公皆精于结党内讧,却疏于国家大政,又岂是那丰臣秀吉之敌手,开战不足两月,王京失陷,数道沦丧,害的国君蒙尘,只能依附大明来拯危救难中兴国家,实乃国家之大不幸,也是我等为将者之耻也。”
邓禺却道:“秦大人言重了,倭人入寇,我国不能敌,尽是那些朝中昏庸之辈误国,与秦大人何干?况秦大人自釜山突围以来,无一败绩,此次北上勤王,诸军皆败,独秦大人光复清州,大煞倭寇气焰,如此功绩,朝中诸公,何人能及?”
秦川道:“现在倭寇猖獗,晋州,乃至全罗道已被倭寇两面围住,与朝廷隔绝,即便以后大明出兵,也是从鸭绿江过来,到了晋州这边,却不知何年何月,这期间,全赖我等晋州高丽军民同心协力以抗倭寇。然晋州疲敝,人口不多,物产也不甚丰饶,难以维持长年的战事,我已派人前往大明山东建立贸易,以晋州之产,换大明之物,不仅能解晋州所缺军需的燃眉之急,往来获利也颇丰。诸位也知,这海贸中的利润,远胜过陆上之贸易,更是田产收入所不能比,在座的除了李屯田使,还有哪位经营过海商的?”
士绅们相互看看,最后坐在门边最下首的一位肥胖士绅拱拱手说道:“大人,小人全斗焕家中也曾跑过海商,最远去过大明的月港,但去年家中的两条大船去了月港后就再没回来,小人不仅损了船和人,还折了不少货物,故不敢再跑了。”
邓禺道:“大人,我等都知道海贸利润丰厚,但海上风险也甚大,最要紧是高丽的船舶都不便远航,远航还只能用大明的船或红夷的船,故海商都是明国人和红夷人,就连倭国也只能靠大明的海商来进行交易,早些年那些袭扰大明海疆的倭寇,尽都是那九峰船主王直的手下,下面倭人虽多,但船全是大明的船。”
“高丽还造出不远航的船吗?”
全斗焕答道:“大人,高丽造船术远逊大明,就是水师最大的板屋船,也不敢轻易去远海,民间的商船,一般只敢跑对马,稍远的去倭国平户,连去大明月港的都少。”
“泗川有船厂吗?”
李雍道:“泗川有几个小船厂,但只能打造渔船,也可修补大点的船,职下的大船,却都是托人从水军那里买的。”
全斗焕也说:“小人的大船,也是买水军淘汰下来的战船,然后再请人修理的。”
“你们的大船,跑大明山东那边没多大问题吧?”
全斗焕说道:“这条水路,一半的路程都在近海走,风浪倒是不大,但大明锁国,只准在南边的月港贸易,山东并未开埠,再则海面上还有海匪和倭寇出没,故无人去跑。如果大人从此说动大明开埠山东,想必会有很多高丽商人去的,说不定大明那边也有人会过来。”
秦川问道:“现在海面上海匪和倭寇猖獗吗?”
全斗焕道:“现在到大明和南洋的海面为李旦所控,他是原来王直的手下,王直被大明捕杀后,他以为王直复仇为由,兼并了王直的手下,并对大明发动了十几年的骚扰。现在不知道他死没有,反正海商们还是打他的旗号,往来的船舶都要买他的令旗才能免遭劫掠。但要入海,还是得几艘船一起走,船上也得装配强弓硬弩,有火器更好,这不仅要防备那些小股的散匪,更主要是防备西洋夷人,落单的船遇到他们,都是船毁人亡的结果。”
“李旦管不了那些西洋夷人吗?”
“那些西洋夷人也在他那里买得有令旗,但大海上,把人杀了,船沉了,只有天晓得。”
“到山东的水路有海匪和西洋夷人吗?”
“这条水路没人跑,那些海匪和西洋夷人自然不会到这里来。”
“哦,正好我等来经营这条水路,”秦川又道:“本官马上又要派船去山东了,将会与大明山东那边沟通,看能不能以抗战为由,说动山东开埠。现在大明北方连年灾害,收成不好,粮价不菲,而晋州这边麦子丰产,还有我回来的一路上,见到全罗道的夏收也都不错。同时今年朝廷又无法征收税赋,本官估计今年还会减免各地税赋,这粮食可就堆积起来了,如果不及时处理,等到倭寇大军杀来,全都白白送于倭寇了,莫不如拿去大明换来兵器火药,抗击倭寇。”
全斗焕一听,热切的说道:“大人,如果您能说动大明允许交易,并能请水军派船护航的话,小人愿亲赴山东,与大明交易。”
秦川问道:“你不是没船了吗?”
全斗焕道:“水军那里,有许多报废的船只,即便没有,也可以请水军报战损,这船不就有了吗?”
这是挖国家墙角啊,奸商,蛀虫!秦川心中骂道,但又有些好奇:“现在庆尚道水军不是没有了吗?你从哪里去搞船,全罗道水军那里你熟吗?再说李舜臣大人还要用船与倭寇大战,如何搞得出来战船?”
全斗焕笑道:“小人就是在全罗道水军那里买的船,庆尚道水军在釜山那边,太远了。大人你有所不知,那李舜臣才来全罗道两年不到,到水军任左使也才一年,单骑上任,上上下下都没有他的人,哪里掌控得住水军。打仗时大家碍于军令,不敢违逆,听他指挥,但平时大家要挣钱,他也不能拦着,否则谁给他卖命。再说我要买的又不是什么板屋战船,就是一般的辎重大船,上面也没装火炮,算不上军国重器。说实在的,那板屋船给小人,小人都不想要,船屋太高,打仗可以,但却经不得风浪。”
秦川想了想,对全斗焕说道:“全员外,过几天本官就要到泗川安排去山东的事宜,你可以跟着去山东看看,你想要船,我可以帮你给李舜臣打招呼,本官这次也想找他要船去山东。这两天你就可以准备好货物,尽早运到泗川去,本官的船跟着就要出发。”
全斗焕赶紧长跪拜谢:“多谢大人关照,小人这趟去了山东,定会为大人购得抗战所需之物。”
“山东那边,大明的卫所跟我国一样,也多有败坏,你要有能耐,看弄得到大明水师的大船回来不,搞到福船的可能性不大,只要大点能跑远海的都可以,本官都有重谢。”
“是,大人,小人一定尽力。”
此时,邓禺也接话道:“大人,老朽也愿意助大人一臂之力,经营这海商,老朽的次子无才,科举不成,在家里也是闲着,这次大人派船去山东,老朽也托大人购条大船,装载货物,让犬子押去山东,大人军中所需也可让犬子在那边采购回来。”
“好,老员外有此心,本官自会替老员外要船。”
有了邓禺打头,其余的绅士再次跟进,于是晋州的第一支船队就此诞生,当然,现在这支船队还只存在于秦川和众绅士的口中,组成船队的那些船,还在全罗道左水军丽水大寨里停泊着,根本不知道远在晋州的一伙人正在打它们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