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传闻
他坐在屋内盯着屋檐上不断流下的雨水,滴滴答答的敲在青石板上,院子里的芭蕉叶被雨水拍打的低下了头,芭蕉叶被雨水冲刷成翠绿的颜色,雨水吧嗒吧嗒的敲在叶面上,然后又顺着叶脉流到青石板上。
雨下的没完没了,池子里的水都要溢出来了,几个管理园子的仆人披着蓑衣在忙着给池子排水,他坐在屋内,漫天的水汽扑面而来,一阵又一阵的凉意侵入屋内,他一个人坐在屋里喝茶,赵君文带他回来后就不知去向了。
他问了小厮,小厮也说不知道,他走了几间院子,就连赵华盛住的那个院子也去了,都没看见赵君文,他也只好回来百无聊赖的喝茶。
他正看着芭蕉叶发呆的时候,经常跟在赵君文身边的小厮披着蓑衣远处小跑着奔向他,“出什么事了吗?”小厮匆匆的脱掉身上的蓑衣,张望着屋内,“卫公子,世子吗?”
“他不在,你有什么急事吗?”
“其实也没什么,就…就是…奴在外头置办东西的时候,听见了些坊间传闻,没什么打紧的事。”小厮有些惶恐的说道,他看小厮支支吾吾的,想必应该是不太好的传言,不然他也不会这样急急忙忙的跑回来找赵君文。
“什么传闻?”
“就…就是…说王妃…王妃当年是被王爷害…害死的。”小厮支支吾吾的越说越小声,“传闻到什么地步了?”
“大街小巷都在议论,要再继续传下去那就越来越离谱了。”小厮唯唯诺诺的说道,“我知道了,等世子回来,我会跟他说的。”小厮没有再说什么,收拾了蓑衣就下去了,他不担心这个小厮会多嘴,这个小厮跟在赵君文身边也是有年头的人了,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他也有分寸。
何况他和赵君文的关系那是公开的事情,在这个园子里他也算的上是半个主人,说话还是有份量的。
后面他拿钱跟外院的婢子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这传闻传到什么地步了,王妃的死因和德亲王与王妃之间的矛盾都传的有鼻子有眼的,源头和结尾都传的细细的,他这么一听都不知道这到底是传言还是事实的真相了。
赵君文也不知去做什么了,一直不见踪影,他心里乱得很,这个流言莫名其妙的开始传播,他不知道是公主还是赵衍复在背后操盘,赵君文迟迟不归,他心里也担心的很。
等到雨停了,赵君文才缓缓的归来,屋檐上还断断续续的掉落雨水,整个园子都在断断续续的滴滴答答。
“你知不知道!”
“我买了你喜欢吃的薄荷小糕,因为雨太大就耽搁了。”
他话刚说出口就被赵君文打断了,赵君文笑盈盈的提起手里的薄荷小糕,“你知不知道外面…”
“这个薄荷小糕是糕点师傅刚刚做好的,我护在怀里没让水汽进去,我现在摸着还温热着,你快吃,不让等下就要凉了。”
赵君文又一次打断他的话,只是拽着他进屋,让他吃那袋薄荷小糕,赵君文从始至终都是笑吟吟的,他大致明白了赵君文的意思了,赵君文知道外面的传闻,但不想他过问。
他也就不再过问这件事情,顺着赵君文的话茬说,“是吗?那我赶紧尝尝。”他捻起一块薄荷小糕放入嘴里,入口即化,还温热着的小糕确实比凉了的好吃,内里的薄荷馅儿凉爽清新,配上外面的糖糕正正好,甜而不腻。
“很好吃,你要不要吃块?”他把那碟薄荷小糕往赵君文的方向推了一下,赵君文没有拒绝,也捻起一块薄荷小糕,赵君文的眉眼始终是笑吟吟的,这让他想起他当初进王府的时候,赵君文也是这样笑吟吟的招待他。
赵君文的模样还是当初的那个模样,可他总觉得哪里变了,可又好像哪里都没变,“在王府会无聊吗?”
赵君文冷不丁突然问他,他嘴里还嚼着两块薄荷小糕,听了赵君文的话他停止了咀嚼,不解的看向赵君文,“为什么突然问这个?”
赵君文低头一笑,转而又看向他,“没什么就是突然想到,就问了。”
他缓慢的咀嚼着嘴里的小糕,“不无聊。”
“那就好。”
赵君文说完就又走了,他被赵君文这番古怪的操作弄的摸不着头脑,看着碟子里剩下的薄荷小糕,突然间食不下咽。
第二天他就听小厮说,传言已经传进王妃的生身父母的耳朵里了,二老正向王爷讨要说法,王爷如何作的回应就不得而知了,只知道王妃的生身父母对王爷的解释不满,要去宫里禀告熹慈太后。
传闻沸沸扬扬已经到了德亲王都无法镇压的地步了,听说王妃父母要进宫和熹慈太后禀告此事,德亲王连夜叩门解释,但此举更是让王妃父母生疑。
本来就只有一个女儿,王妃故去时,二老悲痛万分,如今好不容易放下丧女之痛,却听说女儿的死因和枕边人有关,那更是不能坐视不管,传闻如果只是普通的谣言也就罢了,可现在的传闻传的有头有尾,甚至里面的有些事情王妃父母都是知道的,也对得上号。
那传闻里其余不知道也未必是假的,王妃父母必然心生疑窦,自己的女儿正直壮年却突然暴毙,如今更是有传闻自己的女儿死于非命,能沉得住气才怪。
当即来到王府质问德亲王,不知德亲王是如何回答的,只知道王妃父亲摔了茶盏,大发了一通脾气斥骂德亲王,王妃母亲更是眼含热泪质问德亲王,德亲王面对他们的责骂不发一语,最后王妃父母气急败坏的离开了王府。
当天便写了入宫文书要递交给礼部,要去太后面前禀明此事,要请太后下旨彻查此事,德亲王这才慌了神,当夜就去了王妃父母家中解释此事的来龙去脉。
赵君文对此事持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德亲王也没有心思管赵君文干什么,传闻喧嚣直上,不等王妃父母进宫禀明,太后便已有耳闻。
当今陛下宣称以德治国,孝道更是重中之重,倘若太后要彻查此事,陛下只会顺从母亲的心意,更何况德亲王可是赵衍复船上的一条大鱼,陛下巴不得能斩断赵衍复的左膀右臂,这件事如果继续发展,德亲王就难以收场了。
现在的传闻流言说不定有公主的手笔也有赵衍复的推动,不然太后久居深宫,这些市井谣言是怎么传到太后耳朵里的,德亲王忙的焦头烂额,他向赵衍复求救,赵衍复对此事的态度就是敷衍了事。
赵君文这几日也常常不在府里,只是每天早上他起床吃早餐的时候,都能吃到赵君文煮的那碗牛肉面,他醒的早,赵君文一反常态醒的比他更早,除了每日的牛肉面和小厮送来的薄荷小糕,他就再也见不到有关赵君文的东西了。
赵君文每天早早出门,晚上又不顾宵禁深夜归来,他不知道赵君文在忙些什么,他偶尔能见到他,也说不上两句话,赵君文便要离开了。
不过几日他就明白了赵君文在忙些什么了,定昌侯府被满门抄斩了,那个嫡长子日日流连烟花之地,结交些狐朋狗友,酒喝多了就开始胡言乱语,说了些谋逆的话,还同那些狐朋狗友作诗写文章,写的全是大逆不道的东西。
再加上定昌侯贪富,受贿的金额上百金,还有府里的府兵也超了一个侯爵的规制,赵君文不知道怎么办到的,让三四个不同的官员上奏,把定昌侯府里的这些东西分批的摆在陛下面前。
侯爵伯爵贪富贪污可以说是常态,陛下有心整理这些人,但找不到一个好的时机,正好定昌侯府就做了这个杀鸡儆猴的鸡。
定昌侯府满门抄斩,震住了那些侯爵伯爵,他们人人自危,陛下又下令说不能姑息养奸,要彻查例如定昌侯这样的例子,他们吓得纷纷把吃进去的钱都吐了出来,说是为边疆将士尽一份绵薄之力。
不过定昌侯府也算是恶有恶报,赵君文也算是报了赵华盛的血仇,定昌侯和他的嫡长子问斩那天,赵君文早早的就在对面的茶楼上等着了,他没有告诉赵君文他也去了,快要问斩的时候赵君文发现了他,在刀落下的上一秒,赵君文的掌心覆盖住了他的眼睛。
赵君文大概是已经亲眼目睹了他们首级落下的场景,捂着他的眼睛把他转向自己的胸膛,赵君文气息并没有多大的起伏,他听见赵君文平静的说,“走吧。”
赵君文没有丝毫大仇得报的兴奋,他平静的就像是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赵君文牵住他的那只手还是温热的,没有丝毫变化。
赵君文没有问他为什么要来这里,也没有责怪他,只是如往常那样牵着他的手坐上回府的马车,赵君文轻轻的把他鬓角的碎发挽到耳后。
他是个奴隶出身的男宠,没有人给他行冠礼,他的头发不能全都束冠,只能束一半的头发,剩下的一半如瀑布般倾泻于身后。
赵君文很喜欢他细软的头发,总喜欢缠绕在指尖戏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