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3) - 红楼宴 - 易泗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红楼宴 >

第六章(3)

3:

胡青草回到酒楼一周后,后厨内部发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辩。争辩的原由是,徐冬涛坚持按照那本菜谱上的做法,烹制“火腿鲜笋汤”,而酒楼的另一位厨师马东却觉得传统做法太麻烦,觉得那本菜谱上所写的“火腿鲜笋汤”,就是江浙一带的经典菜肴“腌笃鲜”,马东觉得用现代方法,制作“腌笃鲜”,不仅省时省力,做出来的味道也不一定比菜谱上的方法差。菜谱上所写,“火腿鲜笋汤”的汤色必须清澈见底,不仅要掌握好炖的火候,火候过了,会削弱腊肉和鲜笋的“鲜味”;火候不到,鲜笋“吊”不出鲜味,还有可能嚼不烂。还要多次漂去浮在汤上的浮油和渣滓,这样才能保证清澈见底的汤色。按照菜谱上所写,只这一道菜,少说也要制作七、八个小时,如果选择这道菜去参加比赛,不仅时间来不及,火候掌握不好的话,更有可能前功尽弃。

老刘则说:“菜谱上还有一道清蒸螃蟹,我看说的就是清蒸大闸蟹。这要是蒸个螃蟹,就去参加比赛,是不是太简单了些?我想了一下,可以将螃蟹再加工一下,做成‘螃蟹豆腐',既有螃蟹的味儿,还能体现手艺。”

徐冬涛说:“我倒不觉得‘螃蟹豆腐’,比清蒸大闸蟹来得好,我们是去参加比赛,那帮评委嘉宾,什么世面没见过,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螃蟹豆腐,在普通人眼里,是奢侈的菜,但在他们眼中,或许就是普通的菜,再说螃蟹豆腐,需要在螃蟹里面加豆腐和鸡蛋,会冲淡螃蟹本身的鲜味儿,倒不如原汁原味的清蒸。”

老刘说:“总觉得就蒸个螃蟹,太简单了,那菜谱上还有道菜,——螃蟹小饺,我看就是螃蟹馅的饺子,做螃蟹馅的饺子,我觉得也比就蒸个螃蟹好些。”

徐冬涛说:“做螃蟹馅的饺子,也得放鱼冻、仙贝、瑶柱等辅料,同样会冲散螃蟹的味道,我觉得新鲜的螃蟹,就原汁原味的上锅蒸,最能体现螃蟹的肥美。”

老刘想了想说:“你是主厨,你拿主意吧。”

徐冬涛觉得马东说得也有道理,一时也拿不定主意,由于是后厨开会,张择北也在场,几位厨师各抒己见,多数人支持用现代的简易方法,烹制“红楼宴”,只有徐冬涛一人固执地坚持采用菜谱上的传统的费时费力的方法,待其他几位厨师说完,张择北看了看其他几位厨师,说:“这里我水平最差,你们可以把我说的话当放屁,但我觉得马老师说得有道理,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了,时代在进步,很多东西都在改变,吃的更是如此,生活在民国时期的人,不可能接受到我们现在这些信息,这些食材物料,也不可能有我们现在这些烹饪技法和设备,所以我觉得应该与时俱进,用最合适的方法,做出味道最好的菜。我们是去参加比赛,参加比赛肯定就会有诸多的要求,我在电视上看了几期烹饪节目,有烹饪比赛的,几乎所有的比赛都限时,如马厨师所说,按照菜谱上的方法,从时间上来说,根本来不及。参加比赛,味道和时间,总要有所取舍。况且如马师傅所说,用现代方法制作‘腌笃鲜’在口感上未必比书上的方法差,只是色泽差一些。既然味道不差,现代做法更省时省力,我赞同马师傅的方法。”

胡青草接过话来,说:“我也支持马师傅,从西餐面点的角度上说,书里面有些面食是需要添加奶油的,按照书里的方法,奶油是用传统方法提取的,需要放木桶里不停地搅拌和拍打,这我不会。况且我也查了些资料,觉得传统方法制作出来的奶油,无论是从色泽还是口感上,都不如我用打蛋器做出来的。还有就是,我觉得书上所写的制作‘鹅掌鸭信’的方法,做出来的味道,很可能不如小时候我爸给我做的各种糟菜。”

徐冬涛眉头紧锁,思忖半晌,说:“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我也支持与时俱进,但就是担心如果用现代人的思维模式和制作方法来制作传统菜品,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儿,担心味道会变,……”

张择北说:“你能保证菜谱上的制作方法就是正宗的?谁又真正吃过书里面所写的那些菜品?谁真正见过书里面所写的菜?谁知道当时那个年代,按照书里面所写,做出来的菜是什么味道?这本菜谱上写的,和现在市面上能够见到的吃到的‘红楼宴’,不都是后人根据书里面的名字和线索,研究出来的嘛?做菜嘛,我觉得无论何时何地,色香味形,才是重要的,至于情感和文化内涵,都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没有菜品,或是菜品的味道不好,啥都是白扯。有些鸡汤文,说是家里的饭菜才是最好的,那是家里饭菜的味道尚可,又被赋予了感情因素,所以才怀念,如果家里饭菜的味道不好,食不下咽,再多的感情也是白扯。”

徐冬涛说:“你没明白我的意思,我的意思不是反对与时俱进,而是反对,……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就是为了比赛,我查了些资料,也问了些朋友,得到了国内外几家制作‘红楼宴’酒楼的菜单,菜单上的几道菜,什么‘白雪映红梅’,居然是鸡粥,只是起了个跟书里内容有关的名字,实际这道菜品,在书里并未出现。我虽然读书不多,但为了做好这顿饭,我特意翻了几遍书,还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在相关章节里,并未出现这道菜,纯属牵强附会。类似的还有‘宝玉豆腐’、‘红楼一品’、‘枸杞百合鹿肉’、‘火爆大虾’、‘翡翠羽衣’等等,这些菜在书里根本没有,这本菜谱里也没有。我查了下,菜谱里总共三十二道菜,都是书里面提到的菜肴或糕点,所以我才觉得按照书里面的制作方法有可能会更好。我反对的是牵强附会,而不是与时俱进。如果随便一道菜,起了个跟《红楼梦》有关的名字,就可以称之为‘红楼宴’,并且借助其文化内涵而身价倍升,我觉得是在忽悠消费者。”

众厨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都在思忖着,大家也觉得徐冬涛说得有道理。如果牵强附会,那也就失去了‘红楼宴’的历史韵味和文化内涵。几名厨师一时拿不定主意,胡青草便将此事告诉了珊瑚。珊瑚让徐冬涛去她的办公室。

徐冬涛来到珊瑚的办公室,简单地了解了情况之后,珊瑚给赛事组委会挂电话,询问具体的细节,接电话的说他负责招商,具体的细节的事情不归他管,又给珊瑚个号码,让珊瑚打过去咨询,珊瑚打了两次,都是在线,好不容易接通了,对方回复具体的要求在一个月后,会以文字的形式,传给珊瑚所在的酒楼。在珊瑚的反复追问之下,对方还告诉珊瑚,比赛时间应该是在四小时之内。珊瑚放下电话,让徐冬涛自己决定,做什么,怎样做。

徐冬涛想了想,问:“我做决定,……那要是排名不好,……”

珊瑚说:“你就只管做菜,你是厨师长,你代表酒楼,你说了算。其他的不用你操心。”

徐冬涛点了点头,说:“我知道了。”又见珊瑚脸色不太好,神情也颇为憔悴,便问:“你没事吧?”

珊瑚愣了愣,之后笑着摇了摇头。

徐冬涛见珊瑚状态不好,但也没有追问,从珊瑚的办公室出来,徐冬涛回到后厨,给几名厨师开了个会,确定了只做《红楼梦》书中出现的菜品,方法可以采用书上的做法,也可以用现代的烹饪技法,只要“好吃”就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