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9)(糟鹅掌鸭信) - 红楼宴 - 易泗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红楼宴 >

第四章(9)(糟鹅掌鸭信)

9:

二十几年前,李鼎鬲和胡青草共同居住在老北京的大杂院里,胡青草也记不清楚,李鼎鬲具体在什么时候出现在她的记忆里。李鼎鬲比胡青草大三岁,由于是在一个大院里住着,每天都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二人自然就成了小时候的玩伴。在胡青草模糊的记忆里,李鼎鬲总抢她的冰棍吃,或是骗她的压岁钱去买鞭炮,再不就是去游戏厅打游戏机。李鼎鬲只允许自己一个人“欺负”胡青草,胡同里的孩子,要是将胡青草惹哭了惹急了,李鼎鬲会第一个冲上去教训对方,虽然也常被人打得头破血流,但仍旧会保护胡青草。

李鼎鬲的父亲和胡青草的父亲都爱喝酒,二人也常在一起喝酒,两家也常在一起吃饭。胡青草记得小时候院子里有葡萄藤,她妈妈还在院子里养过鸡鸭鹅狗鸽子鹦鹉。夏天的时候,两家人时常坐在一起吃饭,胡平是厨师,李鼎鬲的父亲是工厂的司机。胡青草和李鼎鬲便坐在桌子旁边吃边玩,有的时候会有葡萄藤上的毛毛草掉下来,李鼎鬲便捡起来吓胡青草。胡青草哇哇地哭,李鼎鬲在一旁呵呵地笑。

胡青草还记得她第一次喝酒就喝醉了,那年她六岁,在放暑假的时候,某个午后,大人都不在家,李鼎鬲不知道从哪儿弄来的白酒,二人就在李鼎鬲家里,吃着花生米,喝了起来,胡青草也不知道喝了多少酒,然后就糊里糊涂地睡着了,李鼎鬲当然也喝醉了,睡在她身旁,据胡青草的母亲说,当李鼎鬲的父母下班回家,发现两个小孩子正抱在一起,睡得正香。李鼎鬲少不了被一顿打,两家大人时至今日,还常拿此事开玩笑。

胡平在夏天的时候,会买来鸡爪、鸭肠、鹅掌、鸭信、花生、毛豆等物,让两个小孩子洗干净,胡青草和李鼎鬲边洗边玩,胡母唠叨着费水,李父吆喝着做好了,他那里有好酒。胡平将洗好的食材,按照不同的时间煮熟,在煮的时候,也会放些肉蔻陈皮等调味品调味,然后将煮好的鹅掌鸭信放到两个大罐子里,在按照比例放上花雕和米酒的酒糟,还有四川泡菜的“老水”,然后将罐子盖好。放到阴凉处,等上一个月,就可以吃了。打开罐子的时候,飘香四溢,用李父的话说,不用吃,闻着味,就能喝二两。两家人也会坐在一起吃,吃着胡平做的“糟菜”,喝着李父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自称是陈酿的白酒。酒糟特有的味道,加上食材“糟”制过的鲜香,四川泡菜“老水”的酸辣,多种味道混合在一起,在胡父的调配下,就只是闻着,涎水就溢满口腔。两个小孩都是迫不及待地用手抓起来就吃,鸡爪和鹅掌软硬适中,爽口弹牙,既有嚼劲,又不需要太多的咀嚼。那是胡青草觉得最幸福的时光,多年以后还会回想,回味那种充盈在口腔的味道。那种味道伴随着时间,镶嵌进了记忆,成为脑海中的永恒。

李父问胡平他的糟菜到底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比市面上的糟菜都好吃?胡平先是卖关子,说是他的独家秘方,后来禁不住李父的反复追问,说出味道的关键是“老水”,是要做过四次泡菜的老水,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一次味酸,少一次不鲜。李父也按照胡平的步骤,一步步的尝试着做过,也找来泡过四次的“老水”,可无论怎么操作,都无法做出胡平糟菜的味道。李父以为胡平忽悠他,胡平只说了十三个字,就让李父哑口无言,胡平说:因为我是厨师,做过国宴的厨师。

两家人常在一起吃饭的日子,在李鼎鬲十二岁的时候,戛然而止,李鼎鬲父亲车祸去世,便只剩下李鼎鬲和母亲相依为命。由于李鼎鬲自幼便不喜学习,没了父亲的管束,更加放纵。初中毕业便混迹于社会,在社会上晃荡了一段时间,认识了不良的朋友,有次遭人报复,恰好那天是李鼎鬲和胡青草一起去看刚上映的电影,胡青草是逃学出来的,二人在街上遭到了暗算,对方四、五个人,都拿着刀和棍子。李鼎鬲一言不合,和对方动起手来,想让胡青草快跑,胡青草非但不跑,还帮着李鼎鬲一起打架。李鼎鬲第一次见到胡青草打起架来居然如此的“勇猛”,用转头拍了两个小青年的脑袋,小青年满脸是血,落荒而逃。李鼎鬲问胡青草受伤没有,胡青草却反问李鼎鬲伤到了哪里?二人紧紧拥抱在一起,能够听到彼此的呼吸和心跳。

在胡青草十四岁的时候,就与李鼎鬲发生了“关系”,二人都未成年,却又觉得没什么不妥,法律限制不了爱情,也阻止不了欲望。事后,李鼎鬲承诺会照顾李鼎鬲一辈子,胡青草却说她会照顾李鼎鬲一辈子,每天给李鼎鬲洗衣做饭,然后给他生一堆的孩子,这就是她最向往的生活。

李鼎鬲的母亲知道李鼎鬲在这样混迹下去,不会有前途,便来求胡平,想让胡平收李鼎鬲当徒弟。胡平十分为难,知道李鼎鬲“品行不端”,本不想收他为徒,但禁不住李母的反复哀求,还是收李鼎鬲为徒,让李鼎鬲到自己的饭店上班。胡平对李鼎鬲要求十分严格,用后厨繁重的劳作,磨掉李鼎鬲身上的戾气。李鼎鬲也十分“争气”,在胡平的言传身受下,很快便展示出了对于在“烹饪”方面惊人的天赋,尤其是对各种味道,几乎能够做到“过嘴不忘”,凡是吃过的菜,琢磨个两三天,就能基本复制出来,而且会自己进行创新和改进,尝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某个夜里,胡平尝过李鼎鬲做的“大拌三丝”、“九转大肠”、“红烧鳝丝”、“文思豆腐”之后,拍了拍李鼎鬲的肩膀,说:“你小子,天生就是干厨子的料。”

李鼎鬲给胡平的父亲打了几年的下手,之后离开胡父,在外面闯荡,去过很多地方,领略了各种风味,厨艺也在不断精进,五年前又回到北京,从酒店的普通厨师做起,靠着天赋和勤奋,用了三年的时间,成了五星级酒店“观唐”酒店后厨的厨师长。李鼎鬲在三十岁的年纪,就成为了厨师长,在业内成为了一段“传奇”。

李鼎鬲回到北京后,便和胡青草确定了恋爱关系,虽然大院早就拆迁了,但两家仍旧有联系。李鼎鬲的母亲知道李鼎鬲能有今天,多亏了胡平的帮助,胡青草又是知根知底,所以对二人的婚事十分支持。几年前,胡平还未罹患的“阿尔兹海默症”,见李鼎鬲出落得仪表堂堂,英俊潇洒,只觉得若非两家的交情,胡青草是配不上李鼎鬲的,既然二人彼此有情有义,胡青草父母自然也是十分支持。二人的恋情就这么确定了,一直在找合适的机会举办婚礼。李鼎鬲想先把房子买了,再举行婚礼,对于房子的事情,胡青草本无要求,但李鼎鬲执意如此,也不好催促,就这么一天天的拖下去,拖了几年。

胡青草的父亲胡平,在八十年代的时候,曾做过“国宴”的厨师,擅长鲁菜,技艺娴熟。在九十年代的时候,曾合伙与人开饭店,有国宴厨师的招牌,酒楼的生意好了几年,可胡平只负责炒菜,并不参与经营,酒楼最终由于经营不善,被迫关闭。到了零几年的时候,胡平再次与人合开饭店,生意依旧很好,直到几年前,胡平被检查出了罹患“阿尔兹海默症”,才放下菜刀,回到家里,由妻子照料。

胡青草从小就和父亲关系不睦,在小的时候,别的女孩是上各种课外班、补习班,胡平觉得那些东西都没用,自己一身的本事不能失传了,传给徒弟,就算再亲,也不是亲人,便逼着胡青草学做菜。逼着胡青草练“刀工”、“勺工”、“刻工”,还对胡青草进行测试,总让胡青草做菜,做得好了会夸奖几句,做得不好也少不了责骂。胡青草对于烹饪一事,本就不感兴趣,在父亲的逼迫下,就更加厌烦,甚至一度闻到油烟味就恶心。由于年幼,又没有办法反抗,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练习。

胡青草十六岁那年,初中毕业,学习成绩中等偏上,考普通高中没问题,考重点高中分数差的较多。胡青草想上普通高中,梦想着高中毕业后报考跟绘画有关的大学和专业,可胡平却逼迫着胡青草学烹饪,还说如果胡青草不去学烹饪,干脆就别念书了,来她所在的酒店帮忙,胡平自负绝对比学校的老师教的好。随着年龄的增长,胡青草也敢于反抗,和父亲吵了起来,胡平在激怒之下,打了胡青草一巴掌。胡青草负气离家出走,胡青草联络了李鼎鬲,想要和李鼎鬲私奔去外地。李鼎鬲陪着胡青草在南方转悠了一圈,最后还是将胡青草劝回了北京。大概胡平也觉得逼迫不是办法,也做出了妥协,允许胡青草和李鼎鬲谈恋爱,条件是胡青草必须学烹饪,不然就不再传授李鼎鬲厨艺。李鼎鬲想跟胡平学到更多的本事,因此也劝说胡青草。胡青草觉得委屈,在家哭了几天,胡母看不下去,也跟胡父争吵,说胡平炒了一辈子菜,脑子里没进去水,进油烟了。胡青草明确地跟父亲说,她是真不想再闻油烟味,胡平再次妥协,同意胡青草可以不学中餐的烹饪,而学西餐的烘焙和中餐的面点制作。虽然依旧要在灶台前忙活,但相比中餐烹饪,西餐烘焙的“油烟”要少很多,尽管依旧不情愿,胡青草为了李鼎鬲,还是答应下来。胡青草不只一次跟李鼎鬲说过,她之所以学烹饪,都是因为李鼎鬲。为此,胡青草深恨胡平,胡青草因为厌恶父亲,并未到父亲的饭店学习,而是去了一家技校,学习面点的制作,技校毕业后就找了份工作,之后就从家里搬了出去。胡青草之前曾对李鼎鬲说起:我是为了你才学的烹饪,为了你改变了我的人生。说过几次,见李鼎鬲面色凝重,气色不佳,猜测出李鼎鬲不太高兴,胡青草不想用这件事来“要挟”李鼎鬲,和给他带来压力,见他不高兴,说过几次之后也就不说了。

胡青草在心里一直有个“结”,觉得若不是胡平的逼迫,自己可能会过上另外一种人生和生活。可能在某个写字楼里,当着高级白领;也可在某个江南水乡,正在画画。胡青草小时候就很爱画画,由于父亲的逼迫,不得不放下画笔,拿起各种刀具。虽然没受过专业训练,但胡青草对画画颇有天赋,也将这种天赋带到了“食雕面塑”上。胡青草对食品雕刻格外用心,用“食雕面塑”来满足自己不能继续画画的愿望。一般食雕都是用白萝卜、西瓜、胡萝卜,胡青草用过这些食材,熟能生巧后,便觉得没有难度,为了挑战自己和磨练技艺,胡青草尝试着用香菇、芹菜、生姜大蒜进行雕刻,并试着用雕刻后的食材,组成图画或是立体的园林城市。甚至闲来无事,还用萝卜雕刻了《水浒传》里面的一百单八将,用面塑做了“金陵十二钗”。雕塑中最难的是人物,尤其是“开脸”,食雕也是如此。胡青草为了雕好人物,着实下了一番苦工,各种刻刀都试过,发觉食品刻刀刻画的不够精细,也不够锋利,常常粘连,便尝试着用手术刀进行雕刻,后来又觉得手术刀也不够精细,便用缝衣针来雕刻,随着水平的逐渐提高,发觉缝衣针也不够精细,又用针灸针来进行脸部的刻画。为了将面塑的人物做好,还特意请教了捏泥人的老师傅。经过多年的努力,胡青草的食雕面塑技艺,已经炉火纯青,人物“开脸”层次分明,甚至一颦一笑都刻画得颇为传神,虽还达不到“栩栩如生”的境界,但也在行业中成为了翘楚,多次参加比赛,拿了很多奖项。

虽然已过去许多年,胡青草的心结依旧未解开,一直怨恨着父亲。甚至在胡平病倒后,胡青草还一度觉得胡平是罪有应得。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亲情和怨恨的斗争中,亲情逐渐占据了上风。怨恨就像是礁石,亲情像是海水,海水冲刷掉了礁石的棱角,但无法改变礁石的存在。胡青草从几年前的不闻不问,到现在有时间就会回家看望父亲。胡平有的时候能认出胡青草,有的时候问胡青草是谁?胡青草说出自己的名字,胡平却打量着胡青草说她不是胡青草,并指着照片里幼年的胡青草,说照片里的人,才是他女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