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 往事春秋 - 池阳君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往事春秋 >

(11)

一场暴雨过后浇灭了近几天的燥热,午后白洁想去看件衣服,顺便也逛逛。我俩漫步在服装一条街上,刚走到那个店门口,那个小姑娘迎过来:“叔叔你好,小拍(白)!我见过你。”

白洁听口音就问:“你是榆林的吧?”

“噢,和阿姨是老乡吧。”

“叫什么名字?”

小姑娘一边倒水一边手向上指,白洁疑惑地说:“天,咋叫这个名字、白天!”

女孩笑着说“不是白天,店上面写着我的名字。”

白洁退后仰头一看,:“白洁女装专卖店”。

“咱俩同名同姓!”

我们三个笑着说着,店面小也没看中那件衣服,白洁说:“再转转。”小女孩说了声“再见”就去接待其它顾客。

我对这个店面很熟悉,但毎次来都是低着头来低着头走、从未看过店铺上的匾额。“怎么回事呢,是他把这店铺转让了?”……

我们走了几个店铺也没看中哪款衣服,白洁说:“小姑娘长的漂亮,开女服装专卖店比在歌厅安宁。”

我开玩笑说:“这下纯、就是又白又洁的白洁了。”

刚说完,胡二两口子从对面走过来。

胡二双手抱拳高举道路:“忙里偷闲陪白嫂逛街呢?”

“嫂子想看件衣服,也没合适的。”

“嘿!白嫂衣服我包了,咱开的服装厂还用在外面买!明天让小米去量尺寸,小米是学服装设计的。”

我们边走边聊,突然黑云压城,好像又要下雨了。

“掉雨点了!甭急,我开车过来的。”胡二话音刚落大雨象倒水似的泼下来,我们急忙跑进店铺里躲雨,正是小白姑娘的店铺。

雨后我们各自回家了。

我家白洁自从认识了榆林老乡小白以后,便一有空闲就去那店里去玩,日久便成了忘年之交的好朋友。小白也一口一个“阿姨、阿姨”的亲切地叫着。

小白是榆林人,职中毕业来西安打工,在歌厅,餐厅、银行都打过工,后来接手了这个服装店专卖品牌女装。小白说歌厅那些地方不干净,专买女装避勉骚扰也能清静些。她常常给白洁推荐时尚女装,白洁说:“我就喜欢穿蓝色工装,精神!”

我最想知道的前店主的情况,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消息!小白少年老成,言语谨慎,也许知道一些而避而不谈!

周六上午小米打电话来,说要来给白洁阿姨量衣服尺寸,白洁推托着说今天有事,改天再说吧。小米说:“老板会生气,说我不会办事的。”我接过电话说:“小米,我给你老板打电话说。”

我拨通电话想给胡二解释,没等我说话他就嚷嚷起来:“主任架子大了、把结不上了。给嫂子做件衣服都不行。贵哥、常三的衣服都是我做的,尤其是常三,除了裤头四季衣服我全包了,可这小子把我亏大了……”

我听着笑着说:“夫人不喜欢吗。”就挂断了电话。

白洁听着笑着说:“老听你说鬼胡唱,你先头在陕北工作后又上学,跟他们三个咋认识的,关系这么好。”

我就给她讲述了“贵胡常”的故事:

“贵毅是当地人,建厂初期他父亲是镇政府干部,凭这关系复员转业到工厂,是运输科一名大车司机。六、七十年代的“方向盘”是一个非常吃香受人尊敬的职业,加上他在当地的人脉关系,别人凭票供应的物资,诸如猪肉烟酒水果副食等,他需要什么就有什么,人们都以为他是物资局的。他人高马大,一身休闲装腋下常夹着一个黑色皮包,派头十足,有求于他的人有时尊称他“贵局长”。他可以说是工农兵商样样通行,在地方和工厂都有许多关系,社会地位及社会影响力相当大。后来调任生活福利部负责采购,更是如鱼得水,米面粮油按人头专供应的、易价的、鱼虾、鲜果、烟酒副食之类只要他出面都能弄到。逢年过节为职工发放的一些福利他就大显神通了,由于购买量大,一些商户为报答他私下给一些好处,开始是一点小人情,后来就名正言顺成规矩了,叫“返还”或“回扣。”渐渐地小恩小惠到后来的整箱高档烟酒茶叶副食寄来,时间久了职工背后叫他“贵邮包”,有人多次匿名举报,但无证据也就不了了之。后来群众反映强烈,便调岗到厂办公室当干事了。

“他的这些经历是我在厂办以后才知道的,因为在一起工作他经常会述说自己的经历,自我陶醉中夹杂着一些大才小用的怨气。时势变迁,他的投资收益越来越少,人情关系也几近消失,弄得自己有点茫然不知所措。我们虽然称兄道弟,但毕竟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我也曾试图安排一个领导职位,但企业改制以后后勤服务部门合并、缩编、挂靠,都没有合适的岗位安置,当下只能是司机兼管一些杂务,上下沟通、左右协调、内外接待,事无巨细地忙碌着。

“胡二原来是生产一线工人,劳动服务公司成立后,在劳司服装厂当采购,时间长了联络了一些关系就轻车熟路、干脆辞职自己单干,把劳司新跃服装厂的一些技术工人拉出去,注册成立了宏达服装厂自任厂长,导致新跃厂处于瘫痪状态。通过厂办贵毅承包了公司的厂服制作,一下子兴旺发达起来,成为一位下海经商的成功人士。外出西装革履、老板大戒、墨绿眼镜气派非凡,配有小车司机和秘书(一个姓米、二十来岁的年轻小姑娘),人们见了再也不直呼“胡二”了,而是尊称厂长、经理、老板,和人讲话还拉起了长腔。

“常三是银行一个大堂经理,一表人才,常常面带笑容言语不多很有亲和力,有时热情得有些虚假让人感觉不舒服。

白洁听了后说:“这三个人凑一起,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