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北平。
市政府的征兵处,一名戴眼镜的男青年质问工作人员:“有没有搞错?我可是燕京大学毕业的,连我也不合格?你们……你们解放军的入伍标准简直是……”
如今的解放军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便是一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这支军队不单可以让欺压他们多年的日本鬼子灰飞烟灭,而且不抢钱,不抢粮,不调戏他们家的闺女媳妇,那些长官们见人说话都和和气气的,简直是……从没见过纪律这么好的军队!要知道过去张作霖、宋哲元手底下当兵的还经常下馆子不给钱呢,至于哪家的黄花闺女被某某军官强抢去当姨太太也不是啥新鲜事儿。
这样的军队得到了除汉奸、土匪、恶霸、地痞流氓之外所有解放区父老乡亲的拥戴,无数怀揣梦想的热血青年们想加入这支队伍,包括眼前这位戴眼镜的男青年,他幻想着自己能穿上笔挺的绿军装,拿着制作精良的枪械上战场虐鬼子,如果有机会能够驾驶操控那些犹如科幻武器般的坦克飞机重炮,那……那就更爽了!为此他兴冲冲的跑来报名了,原本以为凭借自己燕京大学毕业生的文凭,在部队里肯定是被争抢的香饽饽,说不定用不了多久就能当上军官,结果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兜头给他泼下一盆冷水。
工作人员心平气和的拿出一张试卷――黑龙江省高三学生的会考题,“卷子上这些题目您如果答对了百分之六十以上,我们可以算您在文化知识方面及格了,但很遗憾,您没能达到要求。”
后世的很多常识问题,放在1940年还是高深的学问。
于是,这位燕京大学毕业生瞪着那张试卷半晌后,终于蔫了,低垂下脑袋,忍不住吐槽:“照你们这标准,还有人能过关吗?”
来自黑龙江省的工作人员不语,解放军可是一支有文化的军队,大学生大专生几乎满地爬,而像坦克乘员、空军飞行员、火箭军这类兵种的,其学历要求之高,哪怕搁在后世也能将全中国半数以上的大学生给刷下来,至于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有符合标准的吗?
所以自打穿越后,解放军队伍需要扩充,主要的征召对象是黑龙江省内登记在册的预备役人员,以及大学生和高中生。
实际上如今解放军普通步兵的入伍标准已经下调了,搁在后世想要参军起码得等高中毕业,如今只要识字的能读写会算数就行,然而可悲的是――民国时期的文盲率,几乎占全国人口的九成,那些来报名参军的青年们,很多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于是工作人员便安慰那些不识字的青年们:没事儿,不是还有八路军嘛!八路军你听说过吧?你可以到那里去,只要你身体健康没毛病,政审方面过关了就行。如果你不愿意干八路,警察队伍也欢迎你。
至于这位毛遂自荐想进解放军当士官的燕京大学毕业生,组织上也不是一点机会都不给他。
“哎,秀亭,面试结果怎样了?”
董秀亭刚从征兵办出来,迎面便遇到了老同学易一鸣,自打北平解放易一鸣就公开了自己地下党身份,如今在市政府当公务员,董秀亭来征兵能通过政审,也多亏了易一鸣证明他不是汉奸敌特分子。
董秀亭垂头丧气的,“别提了,那份卷子除了几道数学题我还能做出来,其他的……”
作为燕京大学的才子,他过去向来自视甚高,结果这次被打击到了。
易一鸣瞪大眼睛,他也是真的没预料到,“有那么难?那……那你以后打算……”
“他们说我可以参加新兵训练,等训练完成了再考试。”
董秀亭心中郁闷,他家中父亲已逝,母亲是同仁堂乐家的女儿,靠着外祖家的接济念完了燕京大学,一心想将来有出息光宗耀祖,如果不是解放军打进来北京,他原本是打算远赴重庆到中央军里谋个前程的,但自从在人群里见识过解放军的入城式,瞧见曾经威风八面的华北派遣军司令多田骏都沦为了阶下囚,他就彻底打消了投奔蒋委员长的念头,想要加入解放军――这支他平生所见最强大的军队。可是……可是只当个大头兵,他又不甘心,觉得自己屈才了。
就这样董秀亭满怀纠结矛盾的离开了,回家的路上为了抄近道得路过龙须沟,这条水沟里堆满了附近居民的生活垃圾,臭气熏天的,夏日里更是苍蝇蚊子密密麻麻的,每次他经过时都需要捂住鼻子,然而今天,他居然瞧见有数百名男女老少手拿着滤网,正在对那条臭水沟里的垃圾、漂浮物进行清理打捞,还有一队人马用编织袋将堆放和积存在河堤周围的垃圾清除运走。
董秀亭觉得不可思议,多少年了,龙须沟变得再脏再乱,所有人也都听之任之,懒得去把它清理干净,今天北平城里的老百姓居然变得这么勤快,主动清理起这条臭水沟了? 好奇心起上前去打听,方知是新政府组织起这场爱国卫生运动,老百姓们是被雇佣来干活的,有钱粮可领自然卖力气。
董秀亭听罢也不禁感概,不管是以前的北洋政府,还是宋哲元,他们都不会把钱财花在这种地方的,至于日本人?那就更别提了。新政府跟以前的那些政府确实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