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 木知山 - 长峰先生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木知山 >

我所乘坐的火车要行驶四十二个小时到达一个叫做银川的地方,随后在银川火车站会有专门的人来接我到附近的休息区休息,之后大概会安排专门的人护送我到一个叫做木知村的偏远小山村。

起初我还跟同学们调侃说,“山有木兮木有枝,木知,是个好地方啊!”,到后来我才知道木知真正的含义。在这里我也就不卖关子了,因为当地有很多山民,他们虽然也讲普通话但口音与我们大不相同。而用他们的方言说“木知”其实就是“麻子”的意思,中央的人到本地去统计人口,也不知是哪个没文化的胡乱将麻子写成了木知。木知山也就是麻子山,木知村也就是麻子村。至于这个麻子到底有什么含义,那就要在后面的叙述中慢慢道来了。

火车开动的第十二个小时,也就是半夜十二点左右,我终于意识到长途火车不买卧铺是我这辈子做出最愚蠢的决定。一个小时以前吃了一碗方便面,因为口渴喝了点方便面的汤料,现在觉得肚子里翻江倒海那些带着酸味的水有几次已经涌出了我的喉管。

列车里人不是很多,对面只坐着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叔正在看报,见我有些不舒服便好心的提醒道:

“小伙子,实在不行就到卫生间去吐一气,吐出来就好了,要不然你这么呕着也不是一回事。我常坐火车,你这八成是吃的东西在胃里起反应了,一时半会消化不掉。听我的,吐出来就好了。”

想到这儿我的内心多少有些动摇,想着现在的头晕脑胀或许正是因为肚子里的东西消化不良导致的,于是谢过老先生的建议跑到卫生间去大吐一场。吐完总算是舒服了一些,虽然脑袋还是昏昏沉沉的,重新归座后老者已经放下手中的报纸。

“怎么样?舒服点没有?”

胡亮点头:“嗯,好多了,我晕车。”

“我年轻的时候也晕车,等岁数大了就好了。”

“晕车还跟年龄有关系?”

我只在报纸上听说,人晕车是因为火车的振动频率与人心脏的频率相同产生了某种共振,晕车和年龄有关的说法倒是头一次听说。不过对方既然是老者,懂的东西自然是要比我这些个后辈多一些的,在这里我也不好意思反驳。既然千方百计的睡不着,倒不如和他聊聊天,等到真正困得不行的时候也就自然而然的睡了。

老者也有此意,将报纸叠成小方块揣进口袋,率先发问到:“小伙子,去哪儿啊?”

“终点站,银川。”

“银川?大西北啊,去探亲?”

我摇了摇头,一副很自豪的样子回答到:

“到西北山区去支教!”

那个时候讲究人人争做社会主义的螺丝钉,能为国家效力那是无上的荣誉,说出去比做买卖赚大钱还要让人家羡慕。但是老者听完却没有表现出敬佩的神色,反而是有些不屑的一笑。

“呵呵支教啊。”,老者摸了摸满是胡茬的下巴:“年轻人能这么想确实难能可贵,不过大西北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我年轻的时候去过一次,那不是咱们这些城里人能待下去的地方。”

见老者如此回答我颇有些喜出望外,想着老者既然有前车之鉴,倒不如在此多问他一些有关于西北地区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虽说在去之前我也做了些功课,可百闻不如一见,于是开口问到:

“叔叔,您真去过西北?”

“那当然!”,这次反倒是他变得自豪了起来:“西北那个地方嘛怎么说呢?发展虽然落后了点,不过跟咱们七八十年代的农村也差不离。物质匮乏,主要的区别就是人的性格不一样,有很多道理在那个地方是行不通的。”

“比如呢?”,我好奇的问到。

“比如?那,我们就拿贫富差距来说吧,你知道我去西北做什么的不?我去西北做买卖,拿城里的一些小玩意儿卖到山区去,就拿圆珠笔举例吧,咱们这儿批发价两三毛钱的玩意儿,拿到山区能卖三五块钱。”

对此我感到惊讶,没想到圆珠笔在山区也算是稀有物件。另一方面对他说的贫富差距还没有理解到位,于是再次追问道:“那你是说,在西北也有富人?”

“有。”

老者大概是打开了话匣子,从口袋里摸出大前门牌香烟叼在嘴巴里,一边在口袋里摸打火机一边回答说:

“有的人家呢有点小钱, 可也不多,像你这样能舍得花钱买苹果手机的恐怕十里八乡也没有一户。但是一些衣裳啦,牛仔裤、洗衣机还是买得起的,电视也有,不过不多。这都不是关键,关键的是穷人有多穷。这么跟你说吧,一家人除了那点庄稼的收成能管饱,男人外出帮工勉强能买些日用品以外真就是一贫如洗。这么跟你说,要是哪天雨水大把土坯房给冲垮了,那他们剩下的物件就是这一家三口大活人了。像你,在城里想吃吃、想喝喝、想买点啥就拿钱买,人家真是在生死线上过日子的,想法和主意跟咱们也就不一样啦。”

“真有这么困难?”

“那可不!”,老者噗的突出一口烟雾,继续说道:“我这么跟你说吧,就在我去的那个村里,买卖姑娘给别人当媳妇的都是家常便饭!你以为包办婚姻就是罪大恶极?在人家那三袋子大米就换个媳妇!媳妇接到家里来,洗衣做饭都是她,还得任打任骂。你想回娘家?想得美!好不好就把腿打断,都没地方说理去!”

老者一席话仿佛给我临头破了一盆冷水,那金灿灿的麦田,一笑就会露出小虎牙的姑娘,完全的消失在了无尽的夜空中。现在我的脑海里的画面已经变成了破败的村庄,蛮不讲理的村民死死地瞪着我仿佛我做了什么错事一样。看着窗外漫无边际的黑夜,先前的兴奋仿佛被窗外的寒风吸走一时间我竟然有些打退堂鼓。

山民朴实确实是好的,可不讲道理也着实让人头痛,不由得让他想起了一部电影的名字叫做“盲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