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五畜适为益——虫鳞介禽兽部本草虫部蜂蜜(2)
第18章五畜适为益——虫鳞介禽兽部本草虫部蜂蜜(2)
据说鲫鱼出行时,一个跟着一个,以相即也,所以叫作鲫;因为相依附,所以又叫作鲋鱼。集解
鲫鱼,所有湖泽都有,形状像小鲤鱼,色黑而体肥,肚子大,脊背隆起。大的可达三四斤重。这种鱼喜欢偎于泥,不食杂物,所以能够补胃。冬天的鲫鱼肉厚子多,味道特别鲜美。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青林湖的鲫鱼,长二尺,特别肥美,食用可以避寒暑。东方朔《神异经》中也记载:南方湖中多鲫鱼,长数尺。《吕氏春秋》中说,鱼类中的美味要属洞庭湖中的鲋鱼。由此来看,鲫鱼成为上等佳肴的说法自古就有。
鲫鱼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鲫鱼做成汤可以治疗胃口不好、食欲不振,调理五脏。与白矾烧研后饮服,治疗肠风血痢。与绿矾煅研后饮服,治反胃。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蛋白质、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钙、磷、铁等。
健康效果
鲫鱼所含的蛋白质质优、齐全、易于消化吸收,常食可增强抗病能力,健脾利湿,和中开胃,具有较强的滋补作用,尤适宜老年人和身体虚弱者食用。
自然配方名称制作方法清蒸鲫鱼鲫鱼去鳞和内脏,洗净,加入调味品,放在锅上蒸熟即可。经常食用有滋补功效。尤适宜久病初愈的人滋补用。
鲈鱼
别名:四鳃鱼。
《本草纲目》记载
补五脏,益筋骨,和肠胃,治水气。多食宜人,作鲊尤良。
释名
黑色曰卢。这种鱼白地黑花纹,因此而得名。淞人叫它四鳃鱼。
集解
鲈鱼出自吴中之地,淞江地区盛产,四五月份才出。长度仅有数寸,形状略微有点像鳜鱼,可是颜色为白色,有黑点,巨大的嘴,细细的鳞片,有四个鳃。据记载,吴人将淞江鲈鱼献给隋炀帝,隋炀帝大加称赞。
鲈鱼
气味:甘,平,有小毒。
主治:补五脏,益筋骨,调理肠胃。益于肝肾,利于保胎。多吃有益于人体,腌制的鱼更好;暴晒干的味道特别香美。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蛋白质、脂肪、钙、磷、铁、核黄素、尼克酸等。
健康效果
鲈鱼营养丰富,可补血健身,经常食用有促进消化、止咳化痰的作用,还是减肥美容的佳品。
自然配方名称制作方法清蒸鲈鱼鲈鱼洗净,放入盘中,加入葱丝、盐等调味品,放在锅里,蒸20分钟即可。经常食用有止咳化痰、滋补肠胃的作用,可治疗消化不良、小儿积食、慢性胃病等。能促进手术后伤口愈合。孕妇食用此菜还有安胎下奶的功效。五味子鲈鱼汤鲈鱼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五味子和盐等调味品,煮熟即可。食用此汤可滋补身体,对失眠多梦、心悸心慌、慢性腹泻等症均有疗效。
虾
《本草纲目》记载
法制,壮阳道;煮汁,吐风痰;捣膏,敷虫疽。
释名
“鰕”音同“霞”,俗称为虾,因为它用水煮就变红像红霞一样。
集解
江湖中出产的大而颜色发白,小溪中出产的形小而颜色发青。都是磔须钺鼻,背部有段节,尾部有硬鳞,多足而且喜欢跳跃。它的肠属脑,子则在肚外。虾品种有很多:米虾、糠虾是以精粗命名的;青虾、白虾是以颜色命名的;梅虾,因为梅雨时节有而命名;泥虾、海虾是以它的出产地来命名的。岭南有一种天虾,它的卵大得就像蚂蚁,秋后成群的卵落入水中就变成了虾,人们用它来做腌食。凡是大虾,蒸后晒干,去掉壳就叫它虾米,蘸姜醋来吃,是为美味。
虾
气味:甘,温,有小毒。
主治:生水田和沟渠中的虾有毒,腌后毒性更大。在密闭的容器中盛上热饭并腌食,可以把人毒死。捣碎敷可治五野鸡病、小儿赤白游肿。做成羹食用可以洽鳖瘕、痘疮,催乳汁。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维生素a、蛋白质、钙、磷、钾、钠等。
健康效果
虾是一种蛋白质非常丰富、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具有防治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经常食用可以补钙。孩子、孕妇、老人及身体虚弱者尤适宜食用。
自然配方名称制作方法虾米粥虾米和粳米同煮,煮至软烂即可食用。此粥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经常食用,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可以有效减少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发生。还可以治疗神经衰弱等症。尤适宜老年人及病后初愈的人食用。
海马
别名:水马
《本草纲目》记载
妇人难产,带之于身,甚验……暖水脏,壮阳道,消瘕块,治疗疮肿毒。
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