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百草皆备药性——草部本草人参(5)
第16章百草皆备药性——草部本草人参(5)
乌头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主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病作痛等,但需炮制后方可内服。自然配方名称制作方法乌头酒乌头切片泡入烈酒中,20天后即可使用,乌头酒外敷,有止痛作用,可用于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症。注:乌头有毒!使用请遵医嘱!
骨碎补
别名:猴姜、胡孙姜、石毛姜等。
《本草纲目》记载
治耳鸣及肾虚久泄,牙疼。
释名
开元年间,皇帝用它来主治伤折,补骨碎,因此而命名的。江西人叫它胡孙姜,是外形相像的原因。
集解
骨碎补生在江南,它的根寄生在树石上,多在背阴的地方,外形有黄赤色的毛以及短叶附着,又抽大叶成枝。叶子像石韦,叶面青绿色,有青黄点,背部青白色,有赤紫点,根像姜而且细长。春天生叶,到冬天就干黄了,没有花和果实。采摘根部可以作为药材。
根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有破血止血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闪筋折骨、骨中毒气、风血疼痛、上热下冷。研成末,夹于猪肾中煨食,治肾阳虚浮所致的牙痛、耳鸣、久泄。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柚皮苷、豆甾醇、菜油甾醇、葡萄糖等。
健康效果
骨碎补有祛除风湿、强壮筋骨、活血止痛的功效,可以防治动脉硬化和骨质疏松,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外敷还可以治疗鸡眼。自然配方名称制作方法骨碎补粥骨碎补切成块,用清水煮15分钟,去渣,用药汁和粳米同煮,煮至软烂即可。此粥有益肾止痛的作用,可护齿固齿,治疗牙痛。骨碎补酒骨碎补切块,用纱布包好,放入烈酒中浸泡20天,即可饮用,一次一小杯。此酒有活血化淤的功效,适宜于四肢无力、腰脚麻木等症的治疗。
天麻、赤箭
别名:赤箭芝、独摇芝、定风草、神草等。
《本草纲目》记载
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力。
释名
赤箭是根据其形状而命名,独摇、定风是根据它的性质命名的。离母、合离以根部的不同而命名,神草、鬼督邮是以它的功能命名的。天麻就是赤箭的根部。
集解
《神农本草经》中只有赤箭,后人称其为天麻。赤箭生在陈仓川谷、雍州以及太山少室。属于芝类,春天生苗,刚出生时像芍药,独抽一茎直上,高三四尺,像箭杆,青赤色,所以又叫赤箭芝,芝中空,贴茎微有尖小叶。梢头生成穗,开花结子,像豆粒一样大,它的子到夏天也不落,透过空虚的茎落入土中俗称还筒子。它的根形状像黄瓜,连生一二十枚,大的可达半斤重,有的达六两,它的皮黄白色,叫龙皮,肉名天麻,二、三、五、八月之内采摘,刚采回时趁着湿润刮去皮,沸水煮一下,晒干收起来,可以入药。当地人多生吃,或蒸煮后食用。
人如果服用比较大的天麻,可以延年益寿。使用天麻时不要用御风草,如果两者同时使用,会让人得病。二者很像,只是叶茎不同。御风草的根茎有斑,叶背白有青点。赤箭的根、茎均可入药。根晒干后肉白坚实,叫做羊角天麻;蒸后发黄,且有皱纹,像干瓜的俗称酱瓜天麻。
根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能祛除邪气,杀蛊毒,长时间服用可以益气力,滋阴,健体,轻身延年。理气,消肿,治疗胸胁、胀满、便血。还主治风湿痹痛、四肢拘挛、半身不遂、头痛眩晕、神志恍惚。
还筒子
主治:有定风补虚的功效,与天麻的疗效相同。
科学新概念
营养成分
天麻素、甘氨酸、丙氧酸、柠檬酸等。
健康效果
天麻可以治头晕目眩,有镇痛作用,经常用于神经性头痛、神经衰弱、半身不遂、高血压等病的治疗。同时天麻还有一定的补脑明目作用。
自然配方名称制作方法天麻炖鸡鸡肉切块,和切成片的天麻一起煮,煮至鸡肉软烂加入调料即可食用。此汤营养丰富,滋补效果强,适用于老人、孕妇及病后初愈者等一切身体虚弱者食用。
天麻
煮鸡蛋天麻研成末,和鸡蛋同在清水里煮,等鸡蛋煮熟时,用勺将鸡蛋壳小心打碎,然后再煮20分钟,食用时只吃鸡蛋。食用这样的鸡蛋既有滋补的作用,又有药用。可以治疗头痛,对眩晕也有一定疗效。
天麻
炖猪脑天麻、猪脑洗净,放入大碗中。加适量清水,蒸熟服用。天麻有养肝定惊、镇痛、治眩晕、强筋骨等效用;猪脑可补脑髓、抗虚劳。每日或每隔一日服一次,可调节失眠伴眩晕眼花、头痛、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症。
三七
别名:山漆、金不换。
《本草纲目》记载
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扑杖疮,血出不止者,嚼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
释名
有些人说它的叶子左面三片,右面四片,所以叫它三七。还有人叫它山漆,说它能愈合金疮,像漆黏合住物体一样,这种说法比较接近。金不换是形容它的贵重。
集解
它生长在广西南丹诸州番峒的深山中,采摘它的根晒干,黄黑色,团形的有些像白及,长形的像老干地黄,有节。味道微甘而苦,很像人参的味道。有人说,辨别它的真假时,把它研成末掺到猪血中,血化为水的就是真的。近代传说是一种草,春天生苗,夏天高三四尺,叶子像菊艾,有分叉尖锐,茎有赤棱,夏秋开黄花,花蕊像金丝,但不香,止血功效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