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秦明(四)
第383章秦明(四)
第二天,醒来,见孙先生手里仍持着那本《易经》,看一会,背一会,读个不停,爷爷站住他身旁,不时的给予指点。见我醒来,爷爷摸着肚子大呼:“我饿了,走,到村里看看,有没有一点吃的?”
收拾好东西,牵着马车,直奔不远处的村庄而去。
村子里道路整齐,干净利索,行至村中央,爷爷在一处院落门口停下脚步。
但见这户人家,门楼高大,大开的朱门迎面是一面影壁墙,绘制的红色图腾,让人看着喜庆。
“孙先生。”爷爷叫过二子,对他说:“你来看看这处院落,按我教你的,说说它风水如何?知道什么说什么,不要顾忌。”
“好来,让我来看看!”孙先生倒也轻松,举目观望。
见孙先生一会儿退几步远观,一会儿走进大门探头打量。
等回到爷爷身旁,我迫不及待的问:“孙先生,如何?”
孙先生没急于回答,沉思片刻,组织整理了一番自己的想法之后,开口说道:“爷爷,按您所说的,在堪舆当中,这户人家,占尽了绝佳风水。”
“哦,说来听听。”
孙先生继续说:
这处院落,房屋高低错落有致,布局设计合理,门的朝向毫无不妥,最重要的是风水之中,主张入门宜“三见”,这院子都具备了。
一见开门见一个巨大的倒写的“福”,一进家门即能见到影壁墙上雅致的“福”字,开门见福,充满美好愿望。
倒写的“福”字,镶嵌在一幅赏心悦目的红日东升的画卷里,这是二见开门见红,开大门即能见到红色的影壁墙,红色代表喜庆,所以它给人有一种喜气洋洋,温暧如春的感觉。
再加上,壁画里有白云、蓝天、小溪、流水的图画,可以看出来房屋主人的品位不错,一面影壁墙起到了调节紧张劳累的心境的作用。
三见是开门见绿,院子里种满花草,一进门就能见到红花绿叶,充满生机。
孙先生说罢,回头看爷爷。
然而,看到爷爷却是眉头紧锁。
孙先生神情紧张起来,问:“爷爷,我说的不对?”
爷爷舒缓看眉头,说:“很好,孙先生讲的面面俱到,但是,你没看出哪里有什么不对吗?有一处败笔,你没发现。”
孙先生抬手指着门庭正中的一面铜镜。
爷爷露出会心的笑容,夸赞道:“不错,很好,孙先生有眼力,这铜镜正如你所说的,如此绝佳的风水院落,它纯属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对,我记得爷爷给我说过来着,就是入门忌开门见镜,因为镜子有集光、化煞、避邪功能,长期将自己的祥瑞之气反射出去,则会引邪上身,不利仕途、财运、学业等。”
爷爷点头,刚想再夸孙先生说的头头有道时,从院子里走出一位老伯,五六十岁,看来在就听见爷爷和孙先生的议论,出门看见爷爷便抱拳施礼,请我们到家来一坐。
客气一番,爷爷在老伯的带领下,来到家中。
一家人在老伯的客气声中落座,老伯开门见山的问爷爷:“这位贵人,不知该如何称呼?请您指点,我家的门庭上的铜镜有何不妥,敬请赐教。”
爷爷客气道:“在下姓姚,这是孙先生,这是孙子春生,谈不上赐教,您客气了,但问,这面铜镜是什么缘故悬挂上去的?”
老伯连忙说:“姚爷,提起这面铜镜,是一年之前,有位自称是二指先生的秦先生路过,给我出主意,说当时我家有灾祸,拿出这面铜镜,要我安放在门庭之上,可消除灾祸。”
“是不是你家正要办喜事?”爷爷问老伯。
老伯惊愕:“是。”
爷爷紧接着有问道:“随后却是喜事变丧事,对不对?”
“对。”老伯立马站起身来回答,他明白,这是遇见高人了。
“这位二指先生姓什么?叫什么?哪里人呢?”爷爷示意老伯坐下说话。
老伯摇着头坐下,称:“没有人认识他,他自称是姓秦,是个能掐会算的二指先生,我和他一照面,就看见他右耳后有一个奇大的栓马厥,引人注目。”
孙先生问道:“老伯,您能把这件事从头到尾讲讲吗?”
老伯点头称没问题,讲述此事之前安排家里人为我们准备饭菜。
老伯姓陈,在村里村外包了一片树林,鸡、鸭、猪等生灵混养在一起,条件也算中等,日子过得也算殷实。
一年之前,陈老伯为家里的柱子成亲,媳妇是从外地找的。
娶妻的柱子不是陈老伯的儿子,陈老伯的儿女都成家立业,富足安逸,各过各的,陈老伯不再为她们操心。
陈老伯为之操心的柱子不仅生的矮小黑瘦,腿还有点瘸,他是陈老伯二十几年前捡来的孤儿,捡来是已有七八岁,柱子的父母是在抗战时一家人失散,流落街头的小柱子为一口吃的被人砸断了腿。
陈老伯捡回柱子之后,视同己出,好吃好喝,起先陈老伯是做皮革生意,解放后便放弃了,柱子就天天领着一群羊在村外树林里放羊,后来陈老伯就将林子承包过来,圈起来,喂上家禽。
柱子就吃住在林子里,一心照料那些生灵、家禽。
眼看柱子快三十的人了,因为有残疾,再加上整天和臭烘烘的家禽呆在一起,说媳妇成了难题。
陈老伯千方百计的托人给柱子介绍媳妇,可是都无果而终。
去年,邻村有个能人,说从外省可以买媳妇,陈老伯花了钱托能人做中间人,买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媳妇。
陈老伯决定给柱子大操大办这次婚礼,郑重其事的在家里张灯结彩,亲朋好友都一一通知来喝喜酒。
也事前商量好,把买来的媳妇先安置在中间人家,结婚的当天,陈家要用大花轿去抬来拜天地。
一大早,陈家便按照风俗,点起了香,备好了火盆。
杀猪的杀猪,剁菜的剁菜,四下里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