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长安之祸(二) - 您的监督员已上线 - 许下长安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68章长安之祸(二)

第68章长安之祸(二)

叛贼的势力迅速发展,朝廷派董卓旧部将领胡轸、徐荣在新丰迎击李傕、郭汜。

结果不久之后就传来了徐荣战死,胡轸率部投降的消息。

李傕等沿途收集部队,到达长安时已有十余万人,朝廷中人人心惶惶,竟然有官员直接辞官离开长安避难,害怕重新经历洛阳的惨祸。

五月初,廷尉司内,陈群先将各地上报来的疑难诉讼案件交由廷尉司内的属官下各地视察协办处理,自己将誊写好的另一份公文放入文库中保存。

“陈留、颍川一带仍有盗贼纠结起来,横行为祸,难以处理。将此文书交给左右监,协助地方官员处理,务必要斩草除根。”陈群将原件交给门外小吏派送,如此嘱咐道。

然后再次坐回原位,继续誊写。

他身姿如松,手下的字写出来也是那样的风骨浑然。竹简经过深墨的点缀,竟然便显得如此的古朴典雅。

夕阳西下,染上绯红的阳光从木窗爬进来,攀附到深色的官服上,衣料上便撒上了点点的星光,熠熠生辉。

这些日子,陈群命人将廷尉司中的文书重新整理储存,然后换掉了一批旧员。随着长安律令的严格执行,那种怨恨的话反而越来越少。

陈群的风评也回归正常,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他一边誊写着,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另外一些事情。

许久之后,陈群慢慢地觉得手中无力,筋骨疼痛,字开始扭曲。他的右手剧烈抖动起来,直至将笔放下,如此才好过不少。

他的手无力蜷缩在袖筒中,衣衫遮挡住手掌,只看见微颤的指尖。

陈群揉了揉眉心,心中的那种震颤与悸动才好了不少,手腕收缩性地冷静,让他整个人从没由来的惊惧中缓过神来。

“廷尉”

门外的属官不曾想看到这一幕,觉得担心。

“无事。”陈群的眉目之中藏着几分不可见的疲惫与慵懒,坚持着让神情中的疲软消失才看向来人。

“这是从东郡提交上来的文书”。

属官将手里的文书放到他面前,陈群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这才擡起头来尚且在思索中:“东郡郡守,乃是曹操曹孟德?”

属官点头称是,答道:“是。曹孟德由袁绍提拔为东郡郡守,此人能力很强,东郡的治安非常稳定。”

陈群将文书盖了廷尉印,递还给他,“以后若没有诉讼之类的文书,便自行处理,不必递交给我了。”

各个州郡每隔一段时间都要递交一份文书上来将管辖地区的治安情况和案件处理情况反映给廷尉,然后经过廷尉过目后不必再返回。因此陈群直接将这件事情交给廷尉正负责。

待房间内又只剩下他一人,陈群扶着头,缓缓闭上双眼。

李傕、郭汜的叛军距离长安越来越近,与此同时,陈群才知道此前颍川被乱军洗劫的事情。

虽然已经有了月余,可是一留下来的祸患仍旧影响着地方治安,陈群不得不忧心自己的家乡与家人。

不仅仅是家乡,他自己恐怕也不得不开始忧虑起自己的处境。

历史上的李傕、郭汜叛乱,给长安城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原本好不容易除掉了董卓这个叛贼,还没有太平一月,又遭受了新的威胁。

陈群知道,依照着长安城的兵力,以及长安城内这些官员指挥,并不能抵御这次的反叛,如若没有任何改变,恐怕最后的结果便仍然如正史上的一般。

他双手搭在膝上,想重新拾起矮桌上的笔。右手接触到冰冷的桌面,两指在冷硬的桌面上缓缓敲动,发出脆响。

陈群想到刚刚见效的新法,又想到了自己的抱负。他想到了长安城中的百姓,又想到了这些年来他所见到的大汉子民的磨难,如若没有这些年的生活,便也不会有这么深的感同身受。

他揉着鬓角,眼里的眸光慢慢凝聚成一把凌厉的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郡郡守府中——

荀彧将从中央派送下来的文书递给曹操审阅,郭嘉坐在旁边矮桌上发呆。几人虽为上下级,但私下里更多的还是如同友人一般。

郭嘉与曹操谈论不过一会儿,便被有招揽之心的曹操所赏识,做了曹操的下属。

此时荀彧跪坐在曹操的矮桌旁,与他谈论事情。曹操一边认真听着,一边将目光从文书上浏览过。他

他忽然指着落款的名字,询问道:“朝廷新任命的廷尉,是颍川陈群?”

荀彧闻此露出笑容,正欲回答,却听见郭嘉在下首发出声音:“长文现下为廷尉?”

曹操看向郭嘉,唇角微勾,露出意味不明的笑容:“奉孝睡梦中也见到了旧识好友吗?”

“啊,主公此话何意?”郭嘉露出无辜而真诚的表情,继续凑上来,站在曹操左手边。

“许久不曾见到长文的字体”

郭嘉眯起眼睛,自然流露出一种欣喜。

曹操感慨道:“从前我与文若闲聊的时候,文若曾经谈及奉孝与陈长文的情谊,说这是可以经历生死的情义。”

郭嘉看着陈群留的字,不动声色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嘉对于长文,是超越了友人的情义。”

下一刻他又笑道:“长文性情雅正,往往将情义藏于细节之中。若有人能与长文成为挚友,的确是人生难得的当然美事。”

荀彧微笑着看向郭嘉,后者觉察到时,他又将笑容加深,询问道:“彧曾听长文说,欲要与奉孝共辅一主?”

郭嘉道:“虽然是年少时许下的承诺,但皆知长文是信守承诺的君子,想来他定然是认真的。”

说罢看向曹操,笑着继续说着:“几个月前我与长文相谈,知道长文颇为敬佩主公,因此才来东郡。”

曹操大笑道:“操还以为奉孝来是因为操的名声啊!”

郭嘉装模作样地摇了摇头,对着曹操长长叹息一声。曹操不仅没有露出恼怒之色,反而哈哈大笑起来,笑声豪爽而响亮。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