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原罪(下)
“原罪?”典狱长语调奇怪道:“喂,你到底哪头的?一下子道门,一下子佛理,这会儿又整出西方那套来。”
林烬没去搭理这个根本不必要回答的问题,摇了摇头道:“饕餮、贪婪、懒惰、淫欲、嫉妒、暴怒、傲慢。
基督教的传说中,人类与生俱来就有洗脱不掉的罪行,并称为七宗罪。
但我并不认为,人类生来就背负着罪孽。”
“如果把余庆丰的心理构成一一分解开来,对照七宗罪的话,没有一项符合他的作案动作。
所以,我说的原罪,与宗教意义无关。而是人性里卑劣的那一面,是那些客观存在而无法改变的事实。”
林烬继续说道:“自卑而倔强,催生出了一种极其不切实际的想法。
他想当救世主,想成为一个拯救他人的英雄。
但同时,他又很清楚自己没有那个能力。
他是出生在小山村的普通人,是面粉厂几百上千号工人里的一员,是福利院的门卫,是年过五旬即将迈入人生最后阶段的老人。
一个活得只比挣扎求存的底层人士、徘徊在灰色地带的边缘人,稍微安稳一点的普通人。
他拿什么去当救世主?
一个人所生活的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那个人的眼界与格局。
余庆丰的世界,只有福利院,他也只看得到这一方小天地的众生相。
在他看来,院长奶奶的脑子越来越混沌,都快累死了却还在艰难地支撑着福利院的运作;他看到那些辅导员领着微薄的薪水,倾尽所有心血照顾孩子们,连笑容都透露着无比的疲惫;
那两个被家庭拖累的厨子,一把年纪了节衣缩食,抽最差的烟喝最次的酒,什么都不舍得享受,活着就是糟罪。
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清醒的旁观者,看到了福利院里一百多个孤儿的将来。
注定不会拥有幸福,只会被生活拖垮的将来。
出生在一个偏远山村,少年丧父,但贫穷不是余庆丰的原罪。
因为贫穷生出的自卑,因为极度自卑形成的倔强,然而如此倔强却又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人生。
人间不值得,才是他的原罪。
偏激、妄想,残忍地结束别人的生命,还自认为是在拯救他人于苦难。”
话音落下,典狱长没有说话,心狱空间内再次隐入一阵沉默之中。
不过,这次的沉默,并不像先前那么压抑。
明媚的阳光,从树冠郁郁葱葱的绿叶间洒落。时隔十五年,他再次身临其境地坐在曾经无比熟悉的香樟树下,坐在曾经的自己身旁。
只是,此时的林烬再也不觉得那是星辰的光芒,那些光线就像碎掉的水晶,永远都不可能还原成完整的了。
但那又如何?
人只要活着,总归是会长大的。
刚离开福利院的那几年里,他没有一天不在期待着自己快点长大。
只不过,不像其它孩子那样,期待的是自己长大了就可以脱离父母的桎梏。去更大的天地,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玩多久玩多久。
那个没办法与他人产生情感交流,甚至连说一句整话都做不到的小男孩,只想快点解开当年的那个谜。
社会大众想知道真相,有出于同情的,但更多的是猎奇。
人们猜想着那个毒死了一百七十五人的魔鬼,到底长什么样?究竟是出于多么扭曲的心理,才会做出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来。
老院长的家人、辅导员的亲属,更想知道真相。一天找不到凶手,一天没得到答案,他们就会在思念亲人的悲伤和亲人无端遇害的愤怒里,多沉沦一天。
郑国忠也想知道真相,他执著地追寻那个答案七年多。两千八百多个日夜,他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真相到底是什么?
而林烬,没有人比他更想知道真相的全貌。
那个总是和颜悦色对他微笑着的长者,那个永远都会为他留一把带着温热的瓜子和橘子的阿伯,为什么会变成了一个杀死所有人的恶魔?
他努力去感受人们口中所说的喜怒哀乐,学着微笑、学着如何像普通人一样说话。然而,当他的心智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和锻炼中渐渐成熟起来,他隐隐觉得,自己恐怕永远都找不到所谓的真相。
余庆丰死了,带着只有他自己知道的秘密,喝下那杯含有高浓度毒药的茶水,将真相拖去了无人能触及到的彼岸。
“你说的,我好像懂了,但又好像没有完全懂。”
沉静了不知多久后,典狱长的声音在半空中响起,语气里掺着些许迷惑,但并没有质疑的意思。
“人们常说,这世上最可怕的不是地狱,不是鬼,也不是那些杀人的恶魔,而是人心。”林烬说道。
“这我当然知道。”典狱长不屑地冷哼一声:“呵,我见过的人心,可比你见过的人还多。
不过,你为什么要说自己一度以为快要接近真相,但最后失败了呢?
不是已经分析出了他的心理状态,推理出作案动机了嘛。”
“我。”
林烬将望向头顶树冠的目光收回,重新落回到余庆丰身上。
“我还活着。”
“什么意思?”典狱长纳闷了。
“如果因为拯救所有人的妄想,真的是他的动机,那么,为什么偏偏要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