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组织任务 - 钱路漫漫之特殊潜伏 - 人到四十骑蜗牛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章组织任务

韩必朱刚坐下,伙计就给他上了茶和花生、瓜子,方老板还亲自给他上了碟云片糕,然后挨着他面向茶馆大门坐下。

“韩经理!这云片糕您给品品,好的话,我以后就进这家的了。”

“那我可多谢了!我来尝尝!”韩必朱警惕的扫了眼周边,低声对方老板道:“日寇封锁得太严了,尝试过了,过不去,看来要等我小叔从重庆回来了再想办法。”

方老板眼睛观察着整个茶馆,也低声道:“正要告诉你个消息,军统前段日子调查了韩家。”

韩必朱听到这消息蓦然一愣,吃惊的望着方老板。

“你不用紧张!据组织了解,调查不是冲你去的,是冲你小叔去的。”

“冲他去的?他一个正当商人有什么可查的?不会是我们夹带货被察觉了吧?”

“应该不会!我们这边没发现什么异常情况,稽查处最近查过韩家的货船吗?”

“跟以前一样,就是走过场。别的船都查得仔细,到韩家船上来无非是讨点利是。”

“这就是了,看来组织上的看法是对的。”

“组织上怎么说?”

“去年十月,武汉和广州相继沦陷后,日军统帅部的对华政策已由军事迫降转变为以政治诱降为主,以军事迫降和经济困降双管齐下为辅,加大经济掠夺以期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特别是第二次、第三次近卫声明发表,汪逆叛逃后,这种政策转变就更为明显。今年元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当下抗战应是军事与经济并重,并逐渐将重心转向经济,再以经济的振兴提升军事力量,以期持久抗战。”

渔鼓手说完一段就坐去角落休息,茶馆里就变得一片喧嚣,各桌听客都忙着讨论刚才的戏文,没人顾得上注意他俩。

方老板却还是摆出一副巴巴结结地样子,给韩必朱递上支烟,点上火。

韩必朱吸了口烟道:“国民党的想法虽好,但是完全脱离实际。现在沿海已经被日寇严密封锁,长江航道和平汉、粤汉铁路两条横贯东西、纵通南北的大动脉又被截断,工业90%又都在沦陷区,怎么振兴?能维持都难!”

“所以组织上认为,国民党为了打破封锁,维持国统区内经济不至于崩溃,可能会改变对日经济绝交的政策,这与组织上最近获得的一份情报相印证。”

“情报上怎么说?我可以知道么?”

韩必朱问完就后悔了。因为他知道,地下工作有严格的组织纪律,不该问的坚决不问,不该说的坚决不说。这既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也是对其他地下工作者的保护。

“不能说的我会跟你提起?今天跟你说的,都是经过组织批准的!”

说完,方老板一只手挡在嘴边,凑近韩必朱耳旁悄声道:“我们打入军统内部的同志说,今年三月份,军统局本部经济科科长邓光向戴笠呈报了一份计划,戴笠很重视,马上向蒋做了汇报,蒋随后亲自听取了邓光的汇报。据说,这次汇报长达半个多小时,很少见。”

“汇报内容清楚吗?”

“不知道确切内容!但是根据军统随后做出的反应及他对邓光的了解,他认为应该跟整肃当前严重的走私活动,以及恢复与沦陷区断绝的经济往来有关。”

“你这么一说,我想起件事。今年四月初的时候,稽查处上过一次船,是由一个姓马的副处长带队。因为是从沅陵下来的船,除了桐油和猪鬃也没别的东西,查了一圈就走了,不过比以往查得要细。从长沙来的和洞庭湖来的查出了几条船夹带有糖和布,数量虽然不大,但还是把船和货都扣了,船老板现在还关着。”

“嗯!现在国统区物资极度匮乏,糖、盐、火柴、棉纱棉布、药品等日用生活物资都相当紧俏,更别说机器设备、机电产品、化工原材料这些工业必需品了。特别是棉纱棉布,现在的价格已经是战前的三倍多了。”

“所以啊,一方面是高额利润的诱惑,另一方面是国统区民众的实际需求,这走私拦不住,还可能更严重。”

“因此,内线同志结合军统对你小叔的调查,得出结论:军统正在寻求一个代理人,一个有实力的,家庭中没有官方背景的商人,去做打通国统区和沦陷区贸易的尝试。”

“国民党为什么不直接放开对沦陷区的物资进入限制呢?”

“内线同志分析有四个原因:其一、现在就放开管制,等于是明确告诉日寇国民政府顶不住了,日寇可能加大封锁力度;其二、刚刚签署了《中美桐油借款合约》,这可是被国民党誉为抗战以来最大的外交胜利,国民政府必须向欧美诸国维持住他坚持抗战到底的态度,以求更多更大外援;其三、借物资的匮乏加强政府对商品的统制,实行专卖,以达到国家资本的垄断地位;其四、名正言顺的对八路军、新四军各根据地及各抗日游击军游击区实施经济封锁,消灭异己。”

“我们这位同志看问题相当深刻啊,分析得很有道理!茶叶前年就由中国茶叶公司专销了,桐油今年也归富华公司专销了,估计其他涉及出口的大宗商品都会被陆续统销。政府统购统销本来是好事,但是他们把价格压得太低了。港澳湾现在桐油收价比战前番了三倍,可富华公司还是按战前的价格收购,他们转手出口一公担有一百一十块法币的利润,而韩家现在一公担只有不到四块的利润。现在物价普遍涨了一倍多,油农等于亏了一半收入。听说沅陵有油农开始砍树,换栽其他经济林了。”

“这就是我们和国民党的区别。我党事事从民众利益出发,为人民着想;而国民党都是从维护其统治出发,为了少数阶层的利益而忽视民众利益。”

伙计不是组织上的人,时而经过添水换茶,二人就换成吃喝拉撒,鸡鸭猫狗的话题,高声对谈。

“我小叔现在生意也不好做。桐油虽然还有点利润,但扣除仓储、损耗、装卸费用、员工工资等等实际是亏损的;大余的钨矿也在资委会的管制下,仅能勉强维持;猪鬃就基本没法做了,虽然现在港澳湾猪鬃的收购价格已经涨到四百三十美元一公担,但是财政部出台的《商人运货出口及售结外汇办法》又规定所得外汇必须向中国、交通两行上缴90%,再按中、交两行的挂牌汇率折合成法币返给经销商,补差也比实际黑市汇率低10%至20%左右。搞得现在运往港澳湾的猪鬃一公担还要亏三百法币。之所以到现在都还收着,他是考虑到那些供货的老客户现在很难,客户下面的农户更难,因此先囤着,也不外销。”

“嗯,是的。航运和铁路都不通了,全靠公路运输,汽油由政府掌控,财政部定价,运费太过高昂。”

“嗯,听说现在港澳湾只有两广的猪鬃还在运,各国都在疯抢,据说现在美国人都绕开了贸委会直接找古耕虞洽谈购鬃事宜。”

“你小叔算得上是个爱国商人。这次去重庆,以他在军统内复杂的关系网,估计会和军统达成某种协议,帮军统去完成邓光制定的那个计划。”

“如果是这样,组织上怎么看待我小叔和军统的合作?”

“组织上认为,从抗战大局出发,稳定国统区的经济对坚定国统区军民坚持抗战到底的决心是有益的,我党应予以配合、支持;但是,我们也不能坐看日伪及国民党当局对各根据地、游击区进行残酷的经济封锁视而不见。因此,组织上确立的方针是:帮助、扶持、配合、保护这些爱国商人为抗战服务,只要是有益于抗战的,不论是去沦陷区采购大后方紧缺的民生、军用物资,还是向沦陷区输送物资进行交换,我们都应给与力所能及的最大帮助。”

“可我小叔经营的几项主要商品都属于战略物资,这不是资敌了吗?”

“知道你思想上会不通,今天专门给你说下这个问题。日寇占领武汉、广州后,加大了对我后方的经济封锁力度,国民政府现在既没财力,也没足够运力,将列为战略物资的全部农副产品运到港澳湾或者越南海防、缅甸仰光外销,亦或走西北通过苏新公路向苏联倾销,能外销三分之二就达到了极限。而抗战是一场长期的艰苦卓绝的两个国家的战争,拼的是国家资源和民族忍耐力,打赢这场战争的前提是我们自己不能倒,不能乱。三分之一的农副产品困在农民手里滞销,将会严重影响后方经济,也势必造成更大规模的走私;其结果,这部分商品要么直接落入敌手,要么通过汉奸或者无良奸商转入敌手,而能换取的除少量生活必须品外,更大量的是烟草、海产品等消耗品,或者进口酒类,化妆品类奢侈品,甚至是鸦片、大麻等毒品,于抗战绝无益处。与其如此,还不如政府介入,有组织的向沦陷区输送,换取国统区急需物资,以安经济。”

“老方,你行啊!道理一套套的,不过这道理还真对!”

“这观点不是我说的,是军统经济科科长,对日经济战研究专家,比较经济学专家,邓光说的。”

“这邓光还真是个人才!”

“我用我党领袖在他所著《论持久战》中的两段话来总结一下邓光的观点吧。日本在中国的掠夺虽然不能说它绝对不能有所成就,但是日本资本缺乏,又困于游击战争,急遽的大量的成就是不可能的。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个战争目的,就是战争的本质,就是一切战争行动的根据。”

“可惜我都没能读过这部著作!我小叔手里有一本,他对这本书赞不绝口。说是自抗战以来看到的最好的伟大杰作,让人眼前一亮,看到了希望;更是预言,今后中国,若有与国民党蒋先生一争高下者,必是毛先生!”

“看来你小叔还是蛮崇拜我党领袖的。现在有了争取的可能吗?”

“争取的可能当然有,不过现在可能还早了点,他不想卷到党派中间来,一心想做个成功的大商人。”

“慢慢来吧!事实会证明我们坚守的主义的正确,到那时,相信你小叔会加入到人民的阵营的。”

“我当然期待!组织上对我的工作有什么新的指示吗?”

“其实组织上的指示已经在我们刚才的谈话里了,你现在需要的是等待。重庆你小叔那边应该很快就会有消息传来,然后我们再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你今后的工作方向。近期你不要再管为组织弄物资的事了,以免横生枝节。”

“好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