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天鉴图录(中) - 金钏奇缘记 - 问心无语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金钏奇缘记 >

第5章天鉴图录(中)

雷清鸿道:“这句话的言外之意,便是说历来的帝王大多和那猎人是一个德行,能共患难,却不能同享福贵的。打江山的时候,需要出谋划策的贤士和能征惯战的猛将,便表现得求贤若渴,礼贤下士,许下许许多多的好处。待到天下一定,便开始担心那些贤士和将军功高盖主,抢了自己的威风的荣誉。又担心他们打仗比自己厉害,计谋比自己丰富。要是造起自己的反来,自己万万不是敌手,一定会一败涂地,不但辛苦打下的江山会得而复失,自己也将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因此视之为心腹大患,时时刻刻也在想着怎样找个借口将那些眼中钉拔掉。”

雷慕枫道:“原来做皇帝的都无情无义,竟是这样的坏人。”

雷清鸿沉吟片刻。道:“枫儿,这也不能一概而论,皇帝大多最看重自己的江山和无上的权柄。当了皇帝,便获得了至高的权威,掌握天下人的生杀大权,他只要一声令下,便有成千成万的人为他拼命,为他人头落地,所以他们十分看重那个位置。自古以来发生的许多战争,累得成千成万的人无辜枉死,究其根由,也便是因为争夺皇位而起。多数皇帝过份看重权位,才做许多残暴的举动。但是皇帝当中,也有好的,像隋文帝杨竖就比大多数皇帝好得多。只是好的皇帝不多,所以天下的百姓受苦的时候比享福的时候多得多。”

雷慕枫听后,觉得有些玄乎,顿了顿。笑道:“爹,你又扯远了。你这说书人不合格,赏钱就不收了吧。”

当时说书之风尚未风行,但街头小巷的茶棚内已可偶然见到说书人的身影。说书人要么是落榜的学士,要么是盘缠用尽的穷酸,无钱吃饭,回不到家乡,无可奈何,说上几斗书,博得观众一笑,顺便要三五文口水费。观众身边带有散钱的,或一文,或两文三文不等,大多愿意急人之难。直到南宋中后段,说书之风才正式时新起来。有专门说书的人,口才好,肚里墨水多的,说得相当精彩。

雷清鸿微微一笑。道:“咱们还是说说正题吧。刚才说到唐代君主对待开国元勋还算不错。这并不是我的偏见,而是真有实事作证的。话说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他命令画工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建国之初功劳最大的二十四位大臣的画像,悬挂于凌烟阁里,以纪念他们的功劳。那二十四人称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李靖便是其中之一。”

雷慕枫道:“爹,你曾说过,铭德公和他的四位结义兄弟同是李靖的近身护卫,曾追随李靖东征西讨,功劳也不小。既然李靖得到了封赏,那铭德公也应受到封赏。”

雷清鸿叹了口气。道:“若以功劳而论,铭德公和他的结义兄弟虽大不过李靖,不能进凌烟阁,但也该封个大官。封妻荫子,爵禄世代沿袭下来,咱们也不会是平民百姓了。”

雷慕枫道:“对呀!为什么我们会是平民?”

雷清鸿道:“本来,朝廷是打算封赏铭德公和四位结义兄弟的。但这五人淡薄名利,朝堂之上规矩又多,很是不习惯。更且他们自从见过《天鉴图录》里所记载的武学后,便即痴迷其中,一发不可收拾。大唐建国之初,四方战事停息之后,他们就离开了长安城。李靖当时也挽留过他们,可五人坚不肯留,说当初因受战乱之祸,而流离失所,几乎不能活下去,得遇李将军,投身行伍,为解救天下苍生而献出微薄之力,历经种种大险而得不死,实是万幸。如今天下已定,战事已息,留下来没事可做了。朝廷规矩太多,繁文缛节,浮在朝堂之上,甚感局促,早晚要闯出祸来。情愿回乡种田,反倒心底踏实。李靖知五人去意已决,好生不舍,但也只得含泪道别。在李靖的心目当中,反倒羡慕他们说走就走,洒脱如意。五人不要一分功劳,甘自净身回乡,所以不是没得封赏,而是没要。”

雷慕枫忍不住叹了口气,圆圆的脸上露出几丝惋惜之色。道:“可惜了。”

雷清鸿缓了缓。说道:“是有点可惜,但人各有志,岂能强求?再说他们虽然过得落拓了一些,但潇洒如意,却也是快乐多而忧愁少,何尝不美?”

雷慕枫道:“也对。爹,他们就回家了吗?”

雷清鸿道:“他们并没回乡,此前参悟《天鉴图录》长达数年,但许多精微奥妙之处,仍是难以索解。离开长安之前,他们先将许多功法默默记在心里,寻找清静的地方,潜心钻研武学。五人交还了《天鉴图录》,别了李靖,去了江西的庐山,见那地方山清水秀,实是修练武学的佳地。他们便在深山之中搭建了几间密室,潜下心来,钻研武学。”

“五人先是凭自己天赋来参悟,独自钻研。可五人情若兄弟,先是共历患难,后又一同参军,共事多年,彼此是最知心的朋友。自己所悟到的,也都会与他人分享。也是想着交流心得,以资互长。哎!他们若各练各的,倒没什么,一旦有了交流,这就出事了。”

雷慕枫对此事极为关心。惊问道:“他们相互残杀吗?”

雷清鸿缓缓说道:“相互残杀倒不至于。他们中若有人一旦说出自己的见解,立即便会引起非议,而争论不休。原来这五人虽然共事多年,悟心见识却大相径庭。虽然所修炼的是同一门武学,然领悟到的却不相同。他们十分信任彼此,先时听到兄弟与自己见解不同,指出自己的不当,倒还谦虚,肯花功夫仔细反思,暗想是在哪一环节出了问题,哪句心法理解得不够透彻。于是又独自闭关精修,苦苦思索。”

“过了数天,五人出关,再次相会。人人经过上一次的争论,而按照别人的法子修炼,满心以为自己的领悟更深了一层,这次与他人的见解纵不致完全相同,却至少拉近了一大半。哪知,出关之后,各自的理解非但没有拉近半点,反而歧义丛生,越偏得远了。你说我理解岔了,我觉得你的见解也并非全然符合原意,各自有各自的道理,各自占住各自的道理,没能达成一致,又各自闭关精修,约定很久之后再开会讨论。”

雷慕枫满脸好奇,很是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对一门武学如此痴迷?

只听雷清鸿又道:“一连数十天,五人除了吃饭睡觉之外,便是幽闭于密室之中,苦苦钻研。五人偶尔在出恭时会碰到,但一想到只要自己开口,必会遭到辩驳,引发争论。人人都是心照不宣的,是以彼此之间,只以眼神交流。这个瞪着眼睛,从眼神里发出疑问:‘刚才那个响屁,可是老兄所放?’。那个微微点头,脸上作出肯定的表情,用表情回答说‘是的。’。纵是眼神交流,交流的两人都同时害怕眼神用得多了,终于会问出‘你领悟了多少?’。只要问出了这一句话,立即牵连全局,便会陷入争论不休的局面。是以纵是出恭之时碰到,也只是瞪瞪眼,点点头,便匆匆转回自己的密室,继续钻研,直到约定的期限到了,这才聚会研讨。”

雷慕枫想着那五人用眼神、表情来交流,当真是匪夷所思。

雷清鸿道:“五人这次闭关得更久了,在闭关期间,各人都在总结,反复思索,以期在下一次会议上超常发挥,说得人人对自己心服口服。经过长久的清修,果然工夫没有白费,五人在武学上的见解,相较之前,都认为已是突飞猛进,更上层楼,且又领悟出以前从没触碰过的许多独特新意,觉得唯有自己最具有发言权了,这才出关。哪知,自己在突飞猛进,别人也丝毫没有耽搁,每一个都有许多新奇的见解。一到开会,又回到了辩论不休的老路上。这次他们一连辩论了七天七夜,直到每个人的嗓音都沙哑得无法发音之后,这才不得不停止争辩。哎!这五人如疯如魔,如痴如醉。他们口虽不能言,却仍是以手势、表情、眼神和各种肢体语言在不停提示对方:‘老兄,你练错了,我才是对的,须得照我的法子修炼,方能领悟到《天鉴图录》里的上乘武学。你若不及时迷途知返,悬崖勒马,只会越练越错,越练越偏离正道,届时积重难返,肠子悔青亦属无用’。他们打着手势劝说对方,互相猜着哑谜,可是未必便能明了彼此的心意,不得已只好动手拆解,用实力说话,心中都想,只要自己的功夫高过其他人,也就证明了自己的修炼方法全然得当,其他人则全然练错了。”

“五人经过许多时候的修炼,功夫大进,这一场较量,自是非同小可。然而使尽浑身解数,始终奈何不得他人。到底谁对谁错,也就越来越模糊不清。自己修炼的法子明明是对的,张三李四修炼的方法与自己不和,本应是错的,可为什么又打不败他们?五人耗尽心智,始终难以分辨,又回到了非议他人、自我怀疑的境地。于是又定下期限,各自闭关修炼,出关之后,再行开会研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