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梨儿的嘀咕声虽然小,可长宁还是听得明明白白。她倏地望向了梨儿,目光炯然如电。“有很多吗”长宁问道。
迟疑了片刻,梨儿说:“公主要听实话吗”
长宁眉头一挑,哼声道:“好啊,你还敢诳我”
“奴婢不敢。”梨儿抿唇笑了笑,又说,“您看圣人哪里管朝官家中嫁娶的就拿近的说,孟娘子,杨娘子四处结交好友,您不也没有管过吗您对长孙长史实在是特殊。”
长宁若有所思,片刻后又说:“乌玉她们又不是我的长史,再说了,她们到处走动也是为了我,我为什么要管那么多”
梨儿:“……”她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公主。长孙长史也就伴着家中故友游玩一日而已,又没有背着公主做出什么事情。
长宁搭着眼帘,呵一声,又说:“反正我就是不痛快,听了这件事情,总觉得心中没滋没味的。”
梨儿试探着问了一句:“那您准备如何”
长宁脸色垮了下来,赌气道:“我能怎么样我还能不许她休息吗我还能束缚住她的手脚让她一直留在公主府中么区区友人而已,不会影响她日后回府上做事的。”话虽然这么说,可那颗心一直飘飘荡荡的,没有半点定性。有时候还想被丝带勒着,得不到半分痛快。
“您很喜欢长史。”梨儿肯定道。
“当然。”长宁毫不犹豫地应下。她现在是什么事情都不想做,想到长孙微云,神情间又有些许落寞。“先前她告假在家许多天,我都想放开她了。”长宁也不管梨儿听没听,兀自说自己的心事,“虽然有些难捱,可我们都知道迟早会有这么一天的。可是她又回来了,我其实很高兴,以为她是真心想跟我共事的。”
梨儿眨眼:“现在长史也是真心的嘛。”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公主想那么远,一下子还翻起了旧账,两件事情压根就是风马牛不相及。
长宁瞥了梨儿一眼,一下子就看透她在想什么。“算了,你懂什么呢,我不跟你说了。”
什么都不懂的梨儿诶一声,心想道,等明日长史来上值的时候,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可到了第二日的时候,梨儿发现自己过于乐观了。因为一向勤勤恳恳点卯的长史今日告假了,压根没来公主府。公主的情绪肉眼可见地降了下去,浑身散发着浓重的郁气,连那些本来很会找事的朝官都看出来了,没敢在这个时候触霉头。
阴云罩顶,一直到了晌午的时候还没有消散。
长宁没什么胃口,小厨房里上了几样开胃的菜,她动都没动,只淡淡地吩咐道:“装进食盒,送些给长史。”
梨儿:“……”梁国公府上怎么都不会缺吃喝的,监国公主赐食慰问,算是一种殊荣。“要传些什么话吗”梨儿又问,她准备亲自走一趟。
长宁摇头说:“用不着。”
寒风冷峭,可哪里及得上她的心。但是她冷了不要紧,对长史的关怀可不能少。
梁国公府上。
长孙微云想着近两日手中事务松了些,没那么多要处理的事情,便再告假一日,替赵循心将找住所,租商铺的事儿处置完了,再一心去理公主府琐务。她自认为这样做没问题的,可公主忽然间赐了食盒来,这举动是有什么深意吗她倒是想询问一二,可梨儿只是露出一副意味深长的神色,什么都没有说,便又坐马车回公主府去了。
“长宁公主很关心你。”赵循心抿唇笑了笑,又说,“是为了拉拢你吗”她来梁国公府上前也是打听过消息的,知道两大公主府之间的关系犹为错综复杂。她既然来了梁国公府,那就本能地倾向了同安那边。
“不是。”长孙微云摇头,正色道,“是我不能没有公主。”
赵循心诧异地望了长孙微云一眼,笑了笑,心中将这番话当作了一种托词。她的祖母与老夫人是旧交,但是说白了,她是个才来的陌生人,对方不会跟她说实话的。又笑盈盈地跟长孙微云说了几句闲话,赵循心便回去了。
等到人走后,长孙微云才打开了食盒,亲手将菜肴摆了上来。倒不是她小气,不肯留赵循心用饭,这毕竟是公主送来的,不好与人分享。其实也是些寻常菜,不过都是她爱吃的,没想到公主记在了心上。想到了这点,长孙微云心中一片暖意。浮动的思绪难以控制住,她忍不住去想,她会不会是最特殊的那个
午后陪着赵循心办事,走牙行,长孙微云多少有些心不在焉了。等到事情办完后,她心中的一块大石落下,朝着赵循心歉疚一笑,又说:“五娘,你回去吧,我还要去趟公主府。”
赵循心眨了眨眼,问:“今日不是告假么”
长孙微云笑了笑,面颊上泛起了一抹红晕,没有回答。等到她的身影消失在了茫茫的大街中,赵循心才小声地跟身侧的仆妇道:“我原以为她是为人所迫呢,如今看着不太像。是想让那边掉以轻心吗”
仆妇神色严肃,一叉手道:“娘子慎言。”赵循心点头,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她来长安也是想做一番事业的,长宁公主如此,那同安公主呢也不会差吧不知能带来怎么样的惊喜。
大步离开的长孙微云直奔公主府,只是临近的时候,她的脚步顿了顿,又整了整衣襟,确认自己仪容不会有半点错了,才大步地走过去。街上人来人往的,车马川流不息。不过从马车里下来的人,都是往南府去的,也唯有她被公主特许了在北边府邸办公。先前从未细想过,如今逆着人流穿梭,忽地体味到几分意趣来。
府中,梨儿匆匆忙忙传消息:“长史来了呢。”她说好端端的,公主为什么要送吃食去梁国公府上,原来是催着长史来谢恩呐。
长宁眸光微微一亮,正待起身,不知想到了什么。又重新坐了回去。她拿起了一份文书,佯装聚精会神地看着。梨儿瞧着,心领神会,转身传消息,让人在外头等待片刻。
长孙微云也不急,恭谨地在外候着。
长宁原想将她晾上一晾,可没多久就败下阵来,命人将长孙微云请了进来。可她嘴上依旧是不饶人,凉凉地说道:“观音今日不是告假吗怎么还来”
长孙微云一听,忙将赵循心来投奔的事情说出,末了又道:“已经办完了。左右也是闲着,不如来上值。”
“瞧你这话说的,要是一直办不完,就一直不来上值了”长宁一门心思在长孙微云话语中挑刺。
这预设的前提根本不存在,不会忙不完。长孙微云心中这样想,可没有直说,而是道:“臣没有此意。”
“算了。”长宁摆摆手,也不看长孙微云的脸色,漫不经心道,“今日没什么需要你做的了。不过你既然来了,总不好打发你归去。不如——”长宁话音一顿。
长孙微云抬眸,安静地等待着长宁的吩咐。
瞧着她淡定从容的模样,长宁气不打一处来。她茶饭不思,心神不宁,而罪魁祸首竟然这么自在!眸光一转,瞥到了堆叠着卷轴,书本的书架,长宁忽地有了主意。她朝着长孙微云展颜一笑道:“不如来陪我看书吧!”
长孙微云还以为是什么不得了的事情呢,听了长宁的话顿时松了一口气。昔日在昆山书院的时候,她也与同学看过书。长宁觑着长孙微云,心中暗暗冷笑,想着,到时候有你后悔的。她也不劳烦长孙微云去取书,而是亲自起身,将《缠金枝》从书架上取了下来。她已经将这几本书都翻完了,着书人不欲显名,不过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都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而且对方熟稔风土人情,官家制度,八成是出身官宦人家。
在看到《缠金枝》三个字前,长孙微云一直以为公主会与她探讨九经或者史书,她怎么都没猜到会是小说,而且是《缠金枝》!原本被她遗忘的事情骤然间化作洪潮涌来,一下子便撞散了所有强撑着的情绪。公主何止是看了啊!她甚至从凌寒那处又取了一册来。心跳的速度骤然加快,耳中嗡嗡作响,长孙微云在这一瞬间,丧失了思考的能力。
“怎么了观音”长宁的语调松软,夹杂着几分关切。她站在长孙微云的跟前,目不转睛地望着她。
“我,我——”长孙微云竭力地平静心绪,她张了张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长宁慢条斯理说:“《缠金枝》叙事言情,独具匠心;金章玉句,字字珠玑。观音觉得呢”
长孙微云:“……”公主是绝口不提词句风流露骨。她能装成没看过吗她现在要与公主一起看《缠金枝》吗公主为什么非要打破这种心照不宣想到了此处,长孙微云一颗仓惶的心,又多了几分羞恼来。
长宁气定神闲,耐着性子等待着长孙微云从情绪的漩涡中走出来。
只是她没给长孙微云说话的机会,眼觑着她恢复镇定,又笑吟吟道:“观音若是不喜欢这本,那我们就看《双鸾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