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名师(上) - 奋斗:人生与理想 - 北雪寒剑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特教名师(上)

叶朝晖,女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毕业,大学本科学历。

中学高级教师,董李凤美康健学校现任校长。

上海市珠算心算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

上海市珠算心算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

教学特色:特殊教育教学研究、语言训练。

任教15年,任特殊教育15年

主要荣誉:

99年度徐汇区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评比新秀奖

2000年度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一等奖

2001年度荣获上海市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

2002年《对低幼中重度弱智儿童学校语言教育与训练的实践与研究》获得上海市学校教育科研二等奖

2004年10月《“全纳性教育”理念在弱智教育中引发的再认识》分别刊登在《徐汇教育》、《上海特教》

2004年度徐汇区园丁奖

2005年3月徐汇区教育系统夫妻比翼双飞十佳

2003-2005、2005-2007徐汇区中青年骨干教师

2007年6月上海市名师后备,何金娣特殊教育名师培养基地结业

个人事迹:

叶朝晖老师92年自北京师范大学一毕业就来到了特殊教育的第一线,她凭着对特殊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坚守在这块阵地上,一干就是15年,默默地为徐汇特殊教育的腾飞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

在叶老师眼里,学生们只是有特殊的教育需要,她深信孩子们的身上蕴藏着很大的潜能,叶老师带过从轻度到中、重度,从学前到中、高年级的各种班,教过语、数、劳、音、体、美各门学科,在教育教学上获得多次奖项。

她以对学生满腔的爱在教育教学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用专业知识指导实践,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乐中学。

在很多人为无法体验到“桃李满天下”而困惑彷徨的时候,叶老师却为孩子们点滴的发展而兴奋不已。

在我国的智障类特殊教育起步比较晚,与发达国家的同类教育存在较大差距的背景下,作为我国培养的第一代特殊教育大学生,叶老师深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

她与同仁们一起在全国率先探索中度弱智学生班级的综合主题教学。

1997年她被推荐派往日本参加“365国际志愿者交流”的研修活动。

1998年回国后,在校长先进思想的引导下,开设了语言专项训练工作,对有严重语言障碍的弱智儿童实施专项的语言康复训练,从国内实践研究的空白开始建立了工作流程,总结了4万余字的课题报告。

2002年研究课题《对低幼中重度弱智儿童学校语言教育与训练的实践与研究》获得上海市学校教育科研二等奖。

2000年叶朝晖走上教导主任岗位之后,她辅助校长开始构建“以学生为本,以生活为中心”的弱智教育课程,制定课程框架,科学地设置课程,带领各科骨干建构各学科体系,从课程目标、教材选编、教学实践、评估等方面全面建构课程,并逐步带动全校教师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深入探讨教学策略,组织编写教育套件,利用共享平台构建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

为保证弱智儿童真正成为课程的受益者,在校长指导下,与课程同步探索制定了规范、完整的特殊教育教学管理流程、考核标准与制度建设等。

在繁忙工作的同时,叶老师毫不放松业务的钻研,广泛收集国内外特殊教育资料,及时了解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她开过多次公开课,多篇论文获奖,2003年11月《让全纳教育从特殊学校开始实现》一文代表特殊教育在徐汇区承办的aped会议上做交流。

2006年叶朝晖走上了副校长岗位,成为何金娣名师基地成员,肩上的责任更重,脚下的步子更快。她协助校长,带领教工引进iso9000现代管理的理念,以管理出效益。又率领着教师们深入课程改革和课题研究,稳步地推进教育改革。

学校在“以人为本,适性发展”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将“减少依赖、自理生活、适应家庭、融入社会”作为学生的培养目标。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梳理、完善,逐步构建起以“生活”为核心主题,引领3—16岁中重度智障学生学会生活、适应社会的学校课程新体系。学校所申报的《智障儿童生活目标为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等课题被立项为市级重点科研课题。

全静,女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普通心理学专业毕业,大学本科学历。

小学高级教师,现任职务及任教学科:心理康复

教学特色:特殊学生情绪行为矫正、心理康复

任教10年,任特殊教育年限:10年

主要荣誉:

2006年6月荣获第四届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

2006年12月荣获04—06年徐汇区中小学心理辅导室评选先进个人称号

个人事迹:

全静老师1997年自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普通心理学专业毕业后,毅然选择了特殊教育学校,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智障学生们,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帮助他们提高社会适应性。健康快乐地成长。

1999年起全静老师为九年级的学生上心理团体辅导课。

当时的学生主要以轻中度为主,能够通过语言和文字表达来倾诉自己的困惑与问题,全老师从他们的年龄和能力出发,设计了符合智障学生特点的心理调查问卷,了解学生们的心理状况,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发现自身的优点,培养乐观、自信、坚强的性格。

2004年起由于学校所招收的学生对象逐步转向了中重度智障,有的还伴有多重残疾,全老师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情绪和行为校正、个别心理辅导之中。她建立了学校心理专项康复的管理和实施流程,梳理了各项评估等系列资料。

她将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纳入个别康复矫治的对象,通过感统运动训练、音乐治疗、行为校正、指导合理宣泄、进课堂进行辅助等方法,引导和帮助学生逐步改善不良的行为和情绪,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对于学生突发心理的状况,全老师也及时进行处理,她还经常与班主任、课任老师和家长沟通学生的情况,商讨合理的干预手段,还多次为教师和学生家长做讲座,开展家长咨询服务,从而使干预保持一致性,有效性。

除了为学生提供心理康复服务外,全老师的办公室还是老师们的“心灵港湾”,每当有痛苦、压抑、烦躁、愤怒等不良情绪时,老师们总会想到寻求全老师的帮助,在她的耐心倾听和有效开导后继续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紧张的工作之中。

在全老师为大家“炖制”的每周一碗“心灵鸡汤”中,老师们不仅缓解了压力,调整了心态,还从中获得了不少人生的启示与顿悟。

李旭,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