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弄巧成拙
第231章弄巧成拙
周简与宋谌一前一后回到殿中,宋谌还没站定,便看周简在皇帝跟前开门见山地跪下了,从身后背的布包里抽出根荆条,双手呈上,在御案前伏首而泣。宋谌听到道他声色恳切:“陛下,周简只这一个儿子,望陛下看在臣复国有功的份上,饶他一命。”
宋谌冷眼,皇帝也冷眼。
“太尉这是做什么?”赵岱不咸不淡地瞧着他,“谁说要他的命了?朕记得大理寺还没处他死刑呢。”
周简道:“刺配流放,与处死又有何分别?”
赵岱嗓音沙哑,笑了一声:“那太尉想要如何?周延庆贪污税款、坑害百姓,太尉将功抵罪一回,便算了了?”
“臣绝无此意!”周简又嗑下头去,“犬子所作所为,的确该罚,只是望陛下留些情面。”
赵岱坐在案前冷眼看了他一时,良久,神色忽地又软了,宋谌见他站起身上前来,扶起周简,作了一番语重心长:“其实朕何尝不知太尉出生入死、劳苦功高,然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若朕留了情面,往后如何服众?”
宋谌在旁袖手看着,心中赞叹不已。打一棍子再给个甜枣,翻脸如翻书,谁能比得过这位天子?但他跟了赵岱这么多年,知道这位皇帝一贯缺乏耐心、不爱作戏,这么一个人,今日竟还能唱白脸,看来心情不错。
只是这两位演了几个回合的君敬臣忠,却谁也不肯戳破那层窗户纸,宋谌在旁看着,心中忍不住深深、深深地叹了口气——周简来求情是求对了,但一切交换都有代价,这一宗买卖,只凭“臣劳苦功高”几个字显然是不够的。
其实周简未必不知道皇帝想要的是什么,只是一个不肯说,一个不愿给。
看到这里,宋谌也明白皇帝留他下来为的什么了,原来是要他同流合污,来做这个破坏法度的恶人。
宋谌做了这么多年官,旁人赞他持身严正,那是他不屑做些蝇营狗茍的阴损之事,但实际他也没有旧党清流那些孤高的政治洁癖。因此在领悟到皇帝的这层意思后,他寻了个空,适时地咳了一声,插嘴道:“太尉大人,天子犯法尚与庶民同罪,令郎凭什么作这个例外?”
宋谌话说得不客气,周简一愣,横眉道:“陛下与我说话,与宋相何干?”
赵岱帮腔道:“宋卿乃一国之相,协理政务。且此事不小,便是朕有意放过,也得寻个说法。”
宋谌便拱手道:“其实臣倒是有个法子,既可全了太尉爱子之心,又可解了陛下两难之困,还可堵了悠悠众口,陛下可愿一闻?”
赵岱看他一眼:“说。”
宋谌瞟了一眼狐疑的周简,笑道:“近来闽浙一带海寇频发,正需镇压。然山林地带地势复杂,禁军多为北方人,一则不适应南省气候,二则也不懂山林战之道,不宜出战。不过臣记得周太尉手下的虎贲军原便出自龙泉绿林,深谙山间作战之法,何不由孟晋楚将军带兵前去。至于周公子,可随军出行,若能戴罪立功,正可将功抵过,免去流放之刑。”
周简微微一愣,随即便反应过来这姓宋的狐狸说得冠冕堂皇,实际却打的什么算盘——孟晋楚是皇帝心腹,又与宋谌私交甚笃,这两万虎贲军交出去后,还能不能拿回来都另当别论。而所谓“随军出行、戴罪立功”,恐怕只是拿他儿子当号令军士的人质罢了。
周简心里冷笑,好个如意算盘。
可周延庆跟着他在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也不是吃素的,虎贲军中又都是他的亲信,周延庆在军中正如鱼得水,届时是听孟晋楚指挥,还是听周延庆指挥恐怕还不一定。
周简心中如此想,面上却只装作为难道:“虎贲军多年未经操练,恐怕难堪此任。”
宋谌笑道:“太尉不必谦虚。且孟将军乃是治军好手,定会带着令郎立功归来。”
周简又道:“如此大事,要经枢密院商讨……”
宋谌道:“太尉尽可放心,有陛下在,陈大人不会不同意。”
周简又朝赵岱跪下道:“陛下,实不相瞒,虎贲军这几年疏于操练……”
宋谌没等他说完就“唉”地叹了口气,装模装样地朝赵岱拜下道:“看来太尉心有龃龉,信不过臣一番好意。”
赵岱也装模作样地“哦?”了一声,明知故问道:“太尉与宋卿有何龃龉?”又道,“你信不过宋卿,难道还信不过朕?”
后半句眯着眼声音微冷,显然是耐心快要耗竭。
周简觑他一眼,忙叩首道:“臣,谢陛下隆恩。”
宋谌便见赵岱满意地眯了眯眼,道:“太尉快起来吧。周延庆这一回罪责重大,多亏宋卿想出这两全其美的法子。”
周简自然又是谢恩,谢过皇帝,又不情不愿地来谢宋谌。
将周简打发走了以后,宋谌心中总算略松一口气,笑道:“陛下深谋远虑,臣没想到周延庆还能有此妙用。”
赵岱看他一眼,道:“满朝文武,深解朕心为朕分忧者,除了远思还有谁?”
一声“远思”叫得宋谌心肝颤了一下,宋谌便伏首客套一句:“臣不敢当。”
说话间赵岱又在御案前坐下,将眼前一本折子合上往边上一丢,道:“朕留你,是还有一桩事要与你商议。”
宋谌道:“不知何事?”
赵岱望着他道:“去年的状元、大理评事宋谊,是宋卿内侄罢。他去年入朝后,怎从不听你为他谋过前程,竟由着吏部打发他去了大理寺,你这叔父做得未免不地道。”
宋谌冠冕堂皇道:“臣虽庸才,却也想避任人唯亲之嫌。”又道,“且若他果真有才干,何必旁人为其谋之?”
赵岱瞅着他鼻子出气哼笑了一声,道:“据大理寺报,你这侄儿处事沉稳,查案颇有章法,在假票案和市易务案中立下大功,朕有意擢升。依你看,调任何处为宜?”
调任?宋谌闻言愣了一愣——那小子真得了皇帝青眼,看来他这半年为朝廷卖命没有白费。只是宋谌不想让他过早涉入政局,大理寺左不沾右不靠,原是最好的。
便道:“四品以下官员任命,交由吏部处置便可,陛下何须亲自过问?”
赵岱听他还是满口官腔,瞟了他一眼,没理他,顾自道:“刑部的程元容与朕要人,说此子眼光老辣、心思缜密,有探案之才,放在大理寺埋没了,不如到刑部。”
刑部这两年势头被大理寺压得不轻,侍郎程元容忧心忡忡各处挖人墙角。卞则秋若是知道程元容说他埋没了宋谊,表情定然极为精彩。
“那陛下的意思是……”宋谌问道。
赵岱继续道:“除了刑部,礼部蔡熙也有招揽之意。”
宋谌愣了愣,道:“竖子无才,得诸公如此高看,真是惭愧。”
赵岱道:“刑部、礼部、大理寺。依你看,调他去任何处为好?”
宋谌拱手道:“依臣看,宋谊这遭能立功,多半还靠的机缘巧合,陛下若有意嘉赏,赏些金银玉帛,在大理寺中略升一升其职位便可。”
赵岱听了没说话,良久突兀地笑了一声,道:“宋远思,你如今胆子越发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