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诸事顺遂,长保平安 - 榜下捉婿 - 鲤鲤鲤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榜下捉婿 >

第204章诸事顺遂,长保平安

第204章诸事顺遂,长保平安

“朱小五当时年岁尚小,在我院中躲藏了月余便不告而别了。今年到京中应试,才知道他辗转流离,到京中来寻他阿姊。”想到那女子的遭遇,宋谊垂下眼,脸色冷了几分,又道,“虽然当年在临安城外救下他是只是恻隐,但后来思之,朱将军之死恐怕另有隐情。”

钟濯凝起眉,朱勉当时乃燕城守将,面对敌军围城,据守半年方得朝廷驰援。据说援军将在城外将羌无军击退后,朱勉开城门将援军迎入城内,当日便以通敌叛国的罪名被关押收监,三日后尸首便挂于城门之上,曝尸三月。

宋谊蹙着眉道:“先母在隆嘉三年据守燕城时,曾与朱将军有所交往。据她所言,当年敌军围城,弹尽粮绝,朱将军也并未弃绝百姓,甚至万念俱灰之际,曾写降书一封,愿以一己之首级换一城百姓性命无虞。”他说着轻叹了一声,“钟兄,这样的人,怎会通敌?”

钟濯皱眉道:“既如此,朝廷又是如何给他定的罪?”

宋谊道:“我曾借职务之便调阅了当年的案卷。当年定罪,最关键的证据是一个羌无俘虏的口供,以及他所提供的朱将军的亲笔信。”

钟濯眉头拧起,直觉不对,道:“动作好快。”

宋谊看了他一眼,听他又道:“收押的速度很快,行刑的速度也很快。入城当日便定了他的罪,三日便行了刑,不像是依据俘虏的举报,倒像是……早有预谋、迫不及待。”钟濯看向宋谊,“隆嘉三年的律法,将士通敌,不必押送回京听候处置么?”

宋谊道:“按律虽该如此,但战乱时期,皆可事急从权。”

钟濯看着宋谊问道:“当时援军,是谁挂帅?”

宋谊看了钟濯几眼,正要说话,寺内忽而传来小和尚清脆的声音:“两位施主?”

二人双双回头,那小和尚站在门洞中道:“我与师兄要过斋,粗茶淡饭,两位一道来吃些罢。”

两人便跟着一道去吃了些斋饭,钟濯因先前与宋谊说的事,思绪万千,很有些食不知味——他隐约记得,当时驰援燕城的军队,主将好似是周简。

又是周简。

今年殿试之前,他因那张字闹了个乌龙,也是这个周太尉。当时应该是那个徐漕将字献上去的,再一想,那一日宋谊也去了徐漕府中。那时京中名门望族争相邀他,他却唯独去了徐漕府中,为什么……

吃过饭,二人回禅房稍歇,门刚关上,钟濯回身便问道:“徐漕当年也在燕城的援军队伍里罢?”

宋谊怔了一怔。

钟濯走近几步,放低声音,开门见山问:“云溥是不是想查周简,为朱将军平反?”

宋谊反应过来,淡淡一笑,道:“平反倒不一定,我只是想查清当时真相。”

钟濯闻言,不由感慨道:“云溥中正平和,真乃君子之风。”

眼前人望着自己,眼眸清亮,一派诚恳。宋谊又是一笑,却转开眼去,笑道:“钟兄这样轻易就被哄了,只身在外,可叫人担心。”

钟濯见他玩笑,反凑到他跟前去,笑叹道:“是啊,愚兄人傻好骗,云溥在京中定要时时记挂。”

听他不正经,宋谊笑看着他轻声道了句:“钟兄,还在寺中呢。”

寻常笑闹,原本没什么,但宋谊此刻贴着面轻轻一句,气息温热,倒跟羽毛儿挠着了痒,真似有什么了。钟濯一时面上发热,又说不出话来。

宋谊便在他眼皮子底下又轻轻笑了一下,唇角扬上去,眼波荡下来,带点狡猾,好似狐狸。

钟濯看得傻呆呆地出了神,宋谊却含着笑将他推开了,自向外去。

钟濯回过神,脸上更烫,干巴巴地辩解了一句:“哎,我又没做什么……”又跟在他屁股后头往外走,问,“又去做什么?”

宋谊拉开门回过身来,无奈笑道:“钟兄这般叫人放心不下,在下只有去向佛祖请愿。愿钟兄来日诸事顺遂,长保平安。”

钟濯怔怔地看着他,宋谊此刻微微含笑,那一双眼的方寸宇宙中唯独他一个,所言并非什么情话,却叫钟濯听得眼热。此情此景此心,好像又跟以往有所不同。

钟濯忽然吸了口气,几步将宋谊推出门外去,一把关上门,急声道:“那你快去吧!”

宋谊在门外纳闷:“怎么了?”

钟濯咬着牙气闷道:“云溥再如此,我怕真要污了佛门清净。”

门外静了一时,传来轻轻一笑,片刻门外人低低地交代一句:“那我去了。”

方有脚步声起,渐渐远了。

钟濯靠在门上,吐出一口气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