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红楼梦魇
第176章红楼梦魇
冬至未到,京城梁州已经飘过一场小雪了。
雪是谢小六到京城的那天下的,不大,薄薄地撒了一层,落在京城那些宝蓝浓绿的琉璃瓦上,像柿饼上的糖霜。谢小六跟着宋谊坐在马车里,撩开车帘子来瞧,细细小小的几粒随着风迎面扑过来,他伸出舌头舔了舔,然后拧着眉头啧了一声。
回头见到那公子眼光也望着外边,眉心也不自觉地蹙着。在谢小六有限的人生经验里,下雪是跟严寒、饥饿、病死等记忆关联的,下雪了,日子就难过了,所以他要皱眉。但他在安王府待过,知道对京城里那些不知疾苦的勋贵来说,下雪只是一桩值得赏玩的雅事,这宋公子生得一股不食烟火的气度,一看就是没吃过苦,这时皱哪门子的眉?
谢小六手摸到包袱里,才想起来绿菁塞在他包袱里的柿饼肉干已经吃完,见过朱小五后,添进来的是月婶的粽子年糕,这时又冷又硬地顶在指尖,想解馋也不能了,便缩回手闷闷道:“大人,我们去哪?”
宋谊这才收回视线来,笑道:“带你去个老地方。”
谢小六骇道:“安王府?不行,安王府你敢去我可不敢去!”见宋谊微笑摇头,便又惊道,“不会是武王庙后边那破巷子吧?”那地方他可没兴趣故地重游。
“是相国寺。”宋谊道。
谢小六一怔,相国寺是他从前混迹的“老地方”倒也没错,但是——“为何要去那里?”
宋谊道:“隆嘉之变中被羌无人毁坏的三十八座禅法寺前不久已修缮完成。十月十五,陛下会亲临礼拜祈祷,并主持大相国寺佛像开光法会。”
依照北朝留下来的相国寺的地域范围,相国寺占地颇广,其下辖的寺庙殿宇有百余座,平时每月五次定时开放给京城百姓做集市交集。虽然谢小六的确常常出没于相国寺市集,也与烧朱院的那个厨子和尚交情颇好,但是若是皇帝要来,从相国寺外沿着御街到大内宣德门一路上都是禁军清道、戒备森严的。他们这种小乞丐都识趣得很,每逢这时候绝不去相国寺触霉头。
因此听到宋谊的话,谢小六便抖了抖肩,问道:“这同我有什么关系?”
宋谊撩起车帘看了眼外边,下了雪,路上行人少了一些,马车行进也顺畅许多,眼看着快到州桥了。冬日天暗得快,加之天气不佳,虽还未到酉牌,外头已是一片昏暗。州桥一带入了夜灯火辉煌,细碎的小雪飘在灯火里,染上一层暖光。
放了帘子,少年搂着包袱缩在对面,依旧怀疑地盯着他。
宋谊微笑道:“你聪明机灵,想来记性大约不差。看人识面的功夫不知如何?”
谢小六:“什么意思?”
“十月十五,正四品以上的官员都会随行参加庆典。”
谢小六皱起眉,立刻反应过来了,目光闪烁道:“……大人是想叫我趁机去指认?”
宋谊点头:“也为掩人耳目,就先委屈你跟我在寺中住几日罢。”
二人到的这一日恰逢是相国寺市集日。谢小六听了宋谊的话,初起心有惴惴,然而毕竟年纪尚小,待行至山门下,早已被一路上喧闹的市声吸引去了注意力,一径掀着帘子往外瞧。宋谊亦有安抚他的意思,便随着他下了马车,二人走在前边,辛集元驹跟在身后十步远,边走边逛,往寺中走去。
谢小六虽然少年心性、喜好热闹,但毕竟从前混迹市井见得也多,逛了几处,拉着宋谊的袖子买了几样从前想要而不得的吃食玩意,劲头儿便过去了,便同宋谊说不逛了。
宋谊跟着谢小六信步闲逛,目光四下逡巡,原想着去年今日与钟濯在此相逢,也是这般天气、这般情形,那个妄托潘谷虚名的笔墨摊不知是否还在。这时听谢小六说逛够了,便收了思绪直带着他往后殿去,路过某处,忽在喧闹人声中听到一把粗嗓,高声吟道:“……杨柳折,玉石碎。木石姻缘今何解?”
那嗓音沙哑,听在耳中似被砂砾摩擦一般,难听归难听,却极难叫人忽略。
宋谊脚步便滞了一瞬,循声去看,只见一片头面领抹摊子和一片幞头帽子摊子之间窄小的缝隙里夹着一张不伦不类的桌案,案后坐着个枯瘦的老人,老人穿一身肮脏破旧的道服。道士闭着眼,手中摇铃,案旁支幡,幡上写的是“上知天文地理,下晓鸡毛蒜皮”,看神态是一副愿者上钩的做派。
“噫,我干爹的同行。”谢小六在旁边,怀里抱着一堆鸡零狗碎,嘻嘻笑道,“这一行有些门道,挺能唬人的——公子去算算吗?”
宋谊知命信命,但对这些近似怪力乱神的东西没有好感,因此只是远远看了一眼,便又往前走了。
那道士却在他身后闭着眼,继续高声唱:“明堂会,江湖别。孽海怎堪有情天?”
【作者有话说】
都说像红楼,但我实际没有正经看过红楼orz。前阵子刚把白先勇的细说红楼梦看了,就光明正大借一回梗吧w。(诈尸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