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时势常变 - 榜下捉婿 - 鲤鲤鲤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榜下捉婿 >

第153章时势常变

第153章时势常变

翟昌和的死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说是意料之中,是因为从濮州到京师的一路上,卞则秋一行屡屡遭遇行刺,刺客的目标不是别人,正是人犯翟昌和。抵达京城后,翟昌和被关入大理寺地牢,虽有重重守卫,卞则秋仍然加派了人手看守,也正是预料到那些人不会善罢甘休。

事后仵作在地牢中的勘验结果也正印证了卞则秋的担忧——摆在翟昌和牢房中的那份饭菜里有见血封喉的剧毒。

而说意料之外,则是因为翟昌和并未动过那盘饭菜——翟昌和并不是被人毒杀,而是咬舌自尽、含笑而终。

宋谊在闻讯后赶到地牢,亲眼看到此人的死状后,除了“还是差了一步”的遗憾以外,心中还有些难言的感慨。

他想起在云州遇刺的那晚。

那一晚,他们预料安王会动手,依此施计,让翟昌和躲在囚房的暗格中,亲眼目睹了他所效忠的那个人是如何干脆利落地舍弃了他——那夜来犯的刺客没有辜负卞则秋的期望,杀死囚房中那个替死鬼时下手干脆利落,人走了,那柄胡刀还扎在替死鬼的心口上。

房外的侍卫发现时,人早已死透了。

宋谊将翟昌和将地板下的暗格中放出来,将他让到死者旁边,举着烛台请他看那替死鬼的死状。

翟昌和尤作镇定,额头却有涔涔冷汗。

宋谊上前将死者胸口的刀拔出来时,尚未凝固的鲜血溅出一道,落在翟昌和脚边的地上,那精明老练的商人见状浑身一抖,霎时面色惨白,仿佛那把刀是从他胸口拔出来似的。

宋谊借题发挥,将血淋淋的胡刀递到翟昌和跟前,微笑着雪上加霜:“翟兄走南闯北,见闻广博,这刀上的纹饰,想必见过。”

翟昌和拖着镣铐手链,却又惶然退了一步,摇头道:“不可能。他不会……”

宋谊当着翟昌和的面,指间一松,胡刀坠地,沉沉的一声钝响却似惊雷般又叫那商人浑身一震。他擡起眼,惊疑不定地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年轻人的眼神是他从未见过的冰冷陌生,商人自诩人情练达,此刻却觉得自己从未看透过他。

“是与不是,翟兄亲眼所见,云溥便不多言了。”宋谊看着他道,“只翟兄怎还未参透,人生世间,逃不开是趋利避害、顺应时势八字。今夜之事便是例证。翟兄所以到如今这步,是时势所迫;你的那一位主子所以抛弃了你,亦是时势所迫。时势常变,人又怎会不变?翟兄从前看不清,只不过时候未到罢了。”

翟昌和已是不能言语,依旧只是不敢置信地看着替他而死的那个死囚。

此事过后,翟昌和果然消沉下去。

翟昌和的反应说明他与卞则秋猜对了一点:商人重利,但翟昌和为赵峻多年奔走卖命,却绝不是为了利那么简单。这商人与赵峻也许私交甚笃、情义深厚,而且从他对当今皇帝的那句讥讽来看,赵峻身上也许还寄托了他对贤明君主的理想与期待。

赵峻所为固然是没有辜负卞、宋二人的希望,但翟昌和不知道的是,宋谊早已做了两手准备,那夜即便赵峻的人不来,翟昌和仍然会看到有刺客闯进来杀了那个替死鬼。之所以如此安排,便是为了打碎翟昌和心中的信念,让他明白自己所托非人。

卞则秋连日来的审讯几乎就要成功了,如果没有今日这出意外,再有两日,这个心灰意冷的商人便会一点点招供出他与赵峻合谋的细节。

但他们到底是低估了赵峻的城府和手段。

“没想到竟然连大理寺他们也能混进来。”大理评事韩岑查过狱卒那边出入的登记名册后,回到宋谊身边,“就差一步。”

宋谊道:“名册上没有线索。他们的人应该是扮成狱卒混进来的。”

韩岑点头:“没错。而且此人进来后肯定跟翟昌和说了什么,才叫他态度大变——不过这心思也够缜密狠毒的了,他给了翟昌和一个自尽的机会,却还在饭菜里留了个后手。”

这也是让宋谊感慨的原因之一。

宋谊站在地牢中,他看到从翟昌和口中涌出的鲜血湿透囚服,嘴角却还挂着一丝自足的微笑——这人躲过了这一路刺杀,如今含笑自戕,心里必定觉得是义士死志,死得其所了。却不知那人打的是一定要他死的主意,若他没有自杀明志,便有一碗毒药在后头等着他的。

根据卞则秋掌握的证据和安王那边的反应,翟昌和显然是谋逆案的关键人物,他帮助赵峻沟通永兴军和漕粮转运,屯募物资和军备,为赵峻的起事夺权做准备。而如今在拿到关键的证据和名录之前,好好关在牢里的人却突然死了,这当然不是一件小事。

更让皇帝上火的,是这个逆贼居然还是自杀的,这一来可见安王一派的人心稳固,二来若是传出去,只会大增逆臣贼子的士气。

因此卞则秋从宫中面圣回来后神色很是灰头土脸,对着他的两个下属说道:“吩咐下去,翟昌和之死,对外宣称是他杀而亡。”

韩岑闻言看了宋谊一眼,心里有些诧异。

宋谊垂首道:“已这么办了。”

卞则秋也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又蹙起眉来:“人死了,案子还是得查。只今日恰好赶巧了,陛下不仅后院着火,连前院也不安宁,好大的火气——”他说着又看向宋谊,神色有些复杂,“宋大人今日回府后,替我同宋相公道声谢罢,改日得空我亲自上门拜谢。”

宋谊领命之余问道:“莫非今日朝中还有大事?”

卞则秋冷笑着说道:“永兴军的王思淼不老实,手里抓着兵权还不晓得避险,跟那一位暗通款曲。大定军的高永昌,手里倒是没兵权了,却也不知道安分,朝廷要在滑州推新法,他竟一封奏表到御前,同陛下擡起杠来了。”

宋谊一愣:“滑州的那位高永昌高大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