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临安往事(一)
第345章临安往事(一)
钱塘门外,昭庆寺旁。冷月寒辉静静洒落,霜露在山林屋舍间悄然凝结。
郊野中间一片农舍,农舍后一间茅屋。屋内杂物堆积狭小逼仄,摇晃的烛光映出重重人影。角落里,一个女子麻利地将男人五花大绑后,一把摘掉他头套,抽掉他口中布团,凑到男人跟前:“听话哟,不听话就杀了你喂猪。”
男人经过一路颠簸,不知自己被带到了什么地方,本能地往后缩,等眼睛适应光线后,先是看到面前一个煞气逼人的女子,再往她身后看,是三个气质迥异的青年,其中最后面那个一身牙白色,依着窗在月下从容而立,毫无疑问就是那个将他从宁德带到这里的人。
犯人不知现下是什么情形,看到宋谊便立刻求饶道:“大人,知道的我已经都说了——你答应会保我性命。”
宋谊没有说话,倒是旁边一个男子上前来问:“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这人约莫三十出头的年纪,体格健壮、穿得粗陋,面上有几分书卷气。此刻苦大仇深地地盯着他。
犯人一头雾水:“当、当年……你问的哪一年?”
那男子道:“自然是朱将军去世的那一年。当年援军就在瑞合,与燕城不过三日之遥,为何迟迟未至?朱将军的死又究竟是怎么回事?”
叶明安也紧紧地盯着那人——多年求索,眼前这人也许就是离真相最近的人了。
犯人惊惧道:“我不知道……”
“你怎么会不知道?”一旁的女子脾气不好,话听了半句便怒从中来,厉声道,“你是周简帐中护卫,天天跟在他身边,你不知道还有谁知道?”
“乔姑娘。”叶明安见她动怒,拦了一声。
乔倚云气焰稍敛:“快说。”
那犯人便又解释道:“我虽是他帐中守卫,却不是他的亲信……你们问的,他为什么不去救燕城,为什么杀了朱勉,我真的不知道。”
乔倚云怒道:“那你知道什么?”
那犯人闻言又看了看宋谊,重复道:“我知道的真的都已经说了……我躲了十几年都没躲过去……事到如今,何必再隐瞒你们?”
叶明安道:“说过了便再说一遍。”
那犯人看着面前虎视眈眈的几个人,终于道:“好罢。”
他说:“你们问的,我只知道那天突然有个人跑到军营里来,说燕城告急,请求支援,但将军看了求援信,什么话也没说就让人把来人拖出去杀了。他对军中说这是羌无人的圈套,想引他们进埋伏,他不会上当。”
那人说着,察觉到了眼前诸人神色越发难看,他咽了口唾沫,继续道:“但当时在场的人当中,也有人觉得他太过武断。有个副将说,这关系到燕城的安危,如果他有顾虑,应当先派哨兵去打探虚实,而不是立刻下结论,但周简却认定那次求援必定是假的。
“那个副将情急之下还跟他起过争执,说周简以公谋私,但话没说完周简就拔刀相向——他是虎贲军的老大,谁不服就杀谁,谁立了功就奖赏,这支军队就是这么壮大起来的……这件事之后,这个副将在军中就说不上话了,没过几年就投别的山头去了。”
“投别的山头……”元鹤轩眼皮一跳,心中想到什么,问道,“那个副将叫什么名字?”
“我记得他姓韩……”
“韩永年?”
“对、就是他。”
元鹤轩闻言便与乔倚云对视了一眼,乔倚云道:“原来如此。我说当年朱府被抄的时候,怎么会有周简的人来帮咱们。原来是早有嫌隙。”
叶明安道:“韩永年后来投入了孟晋楚将军麾下,多立战功,但勋阶却未见多长,许就是周简在朝中刻意打压的缘故。”
那犯人听他们说起这个韩永年,想起什么,又说道:“这个韩永年,还有件事,可能对你们有用——”
“什么?”
“他手里有那封信。”
众人稍怔,宋谊原本只是旁观,此时也转过目光来。
“信?”叶明安很快反应过来,追问道,“难道是宋夫人的那封求援信?周简不是说那封信已经被他烧掉了么?”
“是烧掉了,但没有烧干净,剩了一角残片,当时被韩永年捡走了——”
当年宋夫人作为燕城之围的亲历者,出来为朱勉作证,其中一个重要证据就是那封求援信是她亲手所写,绝不是周简所说的是羌无人伪造。但当时长江以北遍地战火,没有人可以证明从燕城出发的求援的人和周简杀的那个“细作”是同一个人,即使姚书意没有说谎,也不能证明周简的判断有误——但如果有那封信的残片,可以证明是姚书意手书,那么周简的狡辩便不攻自破了。
元鹤轩知道这证据的紧要之处,急忙问道:“韩永年捡去了?那东西现在在哪里?”
那犯人摇头:“这我哪里知道?不过当年那位夫人来问的时候,我已经都告诉她了。”他说到这里也有些奇怪,看了一眼宋谊,“这些事当年我就都告诉她了,也就是因为这样,周家父子一直追杀我,我迫不得已才逃到了福建去——这些事难道你们都不知道?”
众人闻言,纷纷看向宋谊——隆嘉五年的事,在场几人当时年纪尚小根本帮不上忙,许多事情都是耳闻。那一年后来,宋夫人翻案失败,带病离开杭州,最后在永固病逝。至于她收集到的这些证据托付给了谁,如今宋谊手中又有哪些筹码,他们也不清楚。
宋谊见众人看他,无意在此时解释,只是淡淡道:“问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