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叛乱(二)
第230章叛乱(二)端木玦走后,转身之间沈义澜便寻了一处僻静的位置,将方才小太监塞给他的字条展开,只见慕容霓裳娟秀的自己却是笔锋透漏着卷狂之气,上面写了几句短诗,“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好一个慕容霓裳!沈义澜揉捏着手里的信心中又气又恨,好一个张狂的小女子,调侃自己不说还吓了自己一遭。
端木玦去了承乾宫,还未进宫门,便嗅到了美酒飘香,看来慕容原来是得了好酒,“朕正说着要义澜陪着喝酒,没想到皇后却得此美酒,看来今日这一醉方休是跑不掉了!”
慕容霓裳已经换了早起的那一身衣裳,现在竹青色的曲裾衬托出腰肢柔美,丝带在杨柳般的腰间编织出繁复的同心结,头发简简单单的挽着,好似刚出浴后的随意,那一截露出来的雪白的脖颈在乌黑的青丝间若隐若现,“请皇上小酌一杯!”慕容霓裳亲手斟酒奉上,端木玦已经被美色所迷惑,并不看那酒杯,只是看着慕容霓裳那一双清澈如湖水的双眸,一口饮了下去,没想到却是立即的便了脸色。
“这……这酒!”端木玦皱紧眉头看了看被子,只见慕容霓裳用袖口掩住自己的唇齿,微微一笑,说道:“不知道陛下觉得味道如何?”
“这酒怎么是酸的?”端木玦只觉得慕容霓裳奉上来的酒酸的好像是醋一般,酸的他从舌尖一直到喉头都逃不开那种古怪的味道。
“酒不酸,臣妾倒是觉得皇上的心是酸的,所以喝起这酒来就是酸的!心是如此,与酒何干!”慕容霓裳显然是在调侃端木玦吃醋,端木玦听闻过后亦是觉得心中恍然大悟,一把将她抱起,却是再无暇理会还在等着他喝酒的沈义澜,二人自顾自的逍遥去了。
沈义澜独自站在廉顺门附近,心里隐约的觉得皇上是不大可能回来了,正来回的逡巡,只见魏意远远地朝自己走了过来,礼貌的一打千儿,说道:“沈大人,皇上有事滞留在承乾宫了,怕是一时半会儿过不来了,吩咐奴才少个口信儿过来,说是这酒改日再喝!哦,对了,这壶竹叶青是上好的佳酿,是皇上赏给大人的!”魏意将手里的酒壶交给沈义澜。
宫里头有规矩,百日不可宣淫,就算是皇上,白日里也不能轻易地宠幸后宫,所以就算是皇上在后宫,也不能明说,但是魏意隐晦的话语还是让沈义澜猜得出几分内容来,于是沈义澜接过酒壶,说道:“我听说,公公在侍奉皇后时,皇后称呼您为‘魏先生’,而且还有意让您做五皇子的伴读陪侍,看来皇后对公公可谓是不一般的倚重!”
魏意淡然一笑,恭谨的一作揖,说道:“沈大人,皇后一早上在廉顺门与大人相谈甚欢,沈大人也曾贸然闯宫,皇后却不曾怪罪,可见皇后对沈大人可谓是亲近有加,不知道沈大人与皇后何时走的这么近?!”
沈义澜知道魏意是个老奸巨猾的人,也不打算与他正面冲突,现在魏意在皇上身边侍奉,为了明哲保身也是不敢在于皇后来往,他又何必徒生枝节,于是便说道:“魏公公,那就替我谢主隆恩了!”
魏意看着沈义澜远走的背影眯了眯自己的眼睛,他心里有一个预感,那便是沈义澜会成为皇后今后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恐怕皇后也是有所察觉的,只是皇后一贯是心狠手辣,不留下一丝隐患,偏偏对这个沈大人却是手下留情面,早在西北的时候就应该借臧步泰的手杀掉沈义澜,可是皇后心软,上次沈义澜闯宫,皇后也应该早借口给他些苦头,可是依旧混沌而去,也不知道皇后的真正意图,魏意不免心中担心。
放了沈义澜鸽子的端木玦此刻正在红绡帐中拥着慕容霓裳柔软如同绸缎的身体闭目养神,有一种说法,那便是一个男子爱不爱一个女子,要看之后什么样的心情,若是想要相拥而眠,那便是心之所爱,而端木玦此刻便是想将虚弱的慕容霓裳揉进自己的身体。
“臣妾听说皇上还要请沈大人饮酒,这回沈大人怕是恨死臣妾了,让陛下放了沈大人的鸽子!”慕容霓裳闭着眼睛声音柔弱的说道,端木玦正值盛年,床笫之事她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端木玦吻了吻慕容霓裳汗湿的鬓发,说道:“不用理别人,朕此刻只想要你!”
听见端木玦的回答,慕容霓裳心中冷笑了一下,看来男子果然是,让他舒服了,他的心也就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里了,慕容霓裳在他怀里转了个身,微微的单手支起头,看着平躺闭目的端木玦,用自己白皙的手指在他的发线上轻轻地抚着,问道:“皇上,知辰也大了,该请一位老师了,臣妾想让陛下在国子监请一位好的国子博士来,臣妾虽然不是男子,可是还是读了几年私塾的,想在知辰上课前,看看这位老师,还请皇上准了!”
莺声燕语,又在这样的时候,慕容霓裳志在必得,她必须为知辰亲自选先生,既然魏意不能陪读,她就必须把关,端木玦此刻养神却不糊涂,说道:“你是想亲自为知辰选先生,而且还要精挑细选一番,可是这样?”
慕容霓裳被他猜透了心思,粉拳轻握的敲了一下端木玦,娇嗔道:“臣妾的心思看来是瞒不过皇上了!”
端木玦握住了慕容的粉拳,在唇边问了一下,说道:“知辰是你的宝贝儿子,自然也是朕的心头肉,给他寻一个好的先生是必然的,可是后宫后妃是不能与国子监博士相接触的,这一点是规矩,朕也不能破!”
慕容霓裳嘟着嘴撒娇的抽出自己的拳头,翻身给了端木玦一个后背,“臣妾不选就是了。”
端木玦翻身从身后抱住了慕容霓裳,吹了吹她闭着眼睛的长长的睫毛,哄她说道:“好啦,别生气了,朕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可好?”
“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
“朕亲自挑选国子博士,你坐在屏风后面听,碰上喜欢的就记下来,朕一定会选一个中你意的,如何?”端木玦的办法果然是两全其美,自己既不用违背了祖制,也不会担心人选是否合意,遂了心意之后,慕容霓裳故意绷着的脸露出了笑意,端木玦见她笑了,手在被子里不安分的在她的纤腰上捏了一把,咬着她的耳朵小声的嗔道:“坏心眼儿的小东西,看朕怎么收拾你!”承乾宫里如同三月初春。
……
恩爱之时端木玦已经答应了慕容霓裳让她自己于屏风后给知辰选老师,皇帝金口玉言,自然是不能反悔,于是五皇子选老师便在毓庆宫的大殿举行,国子监的翰林博士加上国子博士一共三十八人均等候在宫外等着传见,慕容霓裳便坐在屏风之后,与端木玦只隔着一扇屏风,身前一个小案,上面是笔墨纸砚,魏意便立在端木玦的身边侍奉,为屏风前后的皇帝和皇后传递消息。
其实端木玦倒是并不抵触慕容霓裳亲自为知辰选老师,毕竟知辰从小聪颖过人,而且天资很不错,若是经过一番调教,倒是个储君的人选,要比知安更加的适合,慕容饱读诗书,慧眼识人,正好可以给出意见,要比自己随意的指定一个老师给知辰要好,于是端木玦便想出了这一个办法。
端木玦示意魏意可以开始了,“宣翰林博士吴准觐见!”
翰林博士要比国子博士地位高一些,一般五年的国子博士就可以经过一次严苛的学术考试晋升为翰林博士,国子博士不过是皇家的教书匠,只在国子监奉职,教授皇子、世家子弟或者是国子监招收进来的人才,俸禄便是教书育人的钱,并没有任何的权力,也不能举荐官员,地位比较低,三十八位博士里只有六位翰林博士,其余都是国子博士。
翰林院的博士较比国子博士地位要高的很多,翰林院隶属于中书省,归宰相统领,有拟发、校对圣旨的职责,而且翰林博士还有举荐文官、言官的权利,翰林院博士均受聘于国子监,俸禄有两部分,一部分来自于国子监教书育人,另一部分来自于翰林院供职,虽然翰林博士地位、权利都很高,但是翰林博士的考试却是极其复杂的,大部分国子博士穷其一生都未必晋升为翰林博士,当然这样学而优则仕的制度,让翰林博士大部分成为老学究,并没有极高的学术造诣,而是死读书的迂腐之人。
当然能够成为太子和皇子老师的并不一定是翰林博士,国子博士优秀者也可以教授,若是皇子成为太子或者是亲王,国子博士便能够自动晋升为翰林博士,但是即使如此,本朝的翰林博士也不过六位,其中一位谢觉便是当今圣上的老师,只不过谢觉官至宰相,也是端木玦在位的第三位宰相。
慕容霓裳写了一张字条,经由魏意传给端木玦,只见上面写着《资治通鉴》,端木玦会意后便问道:“吴准,若是皇子问道,《资治通鉴》为何书,你应该如何回答?”
只见吴准叩头起身后说道:“《资治通鉴》乃司马光所著奇书,供天子借鉴,神宗有曰,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停着吴准长篇大论,慕容霓裳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魏意会意后向皇帝使了个眼色,这个吴准,不仅是皇上不喜欢,看来皇后也是不喜欢,这样教下去,恐怕就算是五皇子天资聪颖,也非得教成书呆子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