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她不是李匀 - 重生农门,我成了科举大佬 - 芊煜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二十三章她不是李匀

“吴院长,何必动怒,就算没有书本教材,但李娘子肯定记得更多,你忘了,这些书都是她出的。”

骆明笙的突然出现,拦住了本来准备离开的吴院长,作为学院的首席夫子,吴院长还是非常尊重骆明笙的,但是听完这话也院长并没有松口答应,但好在也没有再次离开。

“李娘子,不知你是否方便将课目内容告知于我作为教学提纲。虽然没有书本,但只要有课题也照样可以学习,还能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和创新能力,不再局限于书本。”

“当然可以,你要什么课题,我现在就写给你”王舒语听完骆明笙的话觉得欣喜不已,转而又看向吴院长“不知院长是否可以给我们一次机会呢,我保证只此一次,书院的教材我们一定三天内补上。”

吴院长听完虽然觉得有些道理,但仍旧面色不豫,甩了甩宽大的袖袍说:“你和骆夫子商量吧。”

随即便走了。

王舒语看向骆明笙眼里充满了感谢,自从李然来县城读书以后,骆明笙对李然的教导也是十分尽心,让孩子进步很大。自己之前的担心完全没有出现。此次更是帮了自己这么大的一个忙,她连忙上前,

“骆夫子,这次真是太谢谢你了,你不仅把李然教的很好,还次还这般帮我们,不知你可有空,我定要专门设宴答谢你。”

骆明笙面容清俊,举止有礼,从李然成为了自己的学生后与王舒语也是有过一些接触,知道她有不少的奇特本事和不同寻常的点子,当即也犹豫了一番,“那就有劳李娘子了。”

王舒语将骆明笙请到了县城最好得饭馆,白宜兴致缺缺,义愤填膺的说要先找到纵火之人,便没有一起跟来。

两人的饭局从一开始的有些拘谨,到后来王舒语的高谈阔论,讲了许多奇闻异事,骆明笙也是大感兴趣,引经据典,最后更是饮酒助兴,直呼对方为今生知己,十分愉快。

酒过三巡,见王舒语有些微醺,骆明笙便提议暂且结束,待来日再叙。

王舒语欣然答应,但骆明笙却说有些醉了想继续留下歇息一会,让其先行,见此王舒语便买了单先行离开了。

“主子,人带来了。”

“把药给她服下。”

屏风之后,正是刚刚借口留下的骆明笙,脸上毫无醉意。

平日里原本温和有礼的清雅面容,此刻却面色漠然无情,带着沉厉黑暗,周身更是笼罩着一股阴鸷的气息。

“你们干什么,是什么人,带我来这里干嘛,我爹是村长,你们快放了我。”一名女子被带了上来,即便她一直怒骂,也没有任何人回应。

“李匀,你真让我失望。”

冰冷的男声从屏风后传来,带着丝丝的寒意,李匀仿佛被扼住了喉咙,觉得这声音十分耳熟,又想不起来。

自己得知李大哥一家来了县城好不容易求了爹爹答应搬来县城住,没想到刚刚进了城就被带到了这里。

“你是谁,你怎么知道我是李匀!”

骆明笙并没有回答,只是冲旁边的人使了个眼色,那人会意从怀里拿出一颗药就朝李匀走去。

“你干什么,你要给我吃什么,不要!”李匀的挣扎再来人得手里根本没用,药物入喉,李匀只觉得整个脑子就像炸裂一般得疼痛。

“啊!”李匀不断的发出撕心裂肺痛苦的惨叫,但在房间里的所有人都仍然不为所动。

一盏茶后,李匀的叫声逐渐变小,她抬起头,一张娟秀白净的脸上此刻不再是往日小女儿的娇气,而是一种与骆明笙有些相似的冰冷嗜血。

“想起来了。”骆明笙的语气听不出喜怒,但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却让地上的李匀整个身体都紧绷了起来。

“是,主人,属下浮桥任务失利,还请责罚。”

骆明笙冷笑一声,给手下的人使了一个眼色,便将李匀带了出去。

簌簌的冷风一忽闪地吹着油灯,飘然的光束隐隐映出王舒语紧蹙着的一张小脸。

果然树大招风,只不过她未曾想到来的如此之快,且手段如此张扬。

书店在这县城里可谓是风光一时,短短时间如此成就,四周眼红的人自是不胜其数。

可论谁愿意如此得不偿失地加害她一介草民?她一时间毫无头绪。只是撑着脸颊默默放空神思。

正寂静时,突然有人推门而入,挟着一股冷风,一下吹灭了原本忽明忽暗的油灯。

她立刻回神过来警惕地循声看向门口的一片黑暗,屏息问:“谁?”

来者熟悉的声音,语气中尽是担忧:“舒语,是我。”

他提着烛台,逐渐让自己的面容变得清晰起来。李玄琅三步并作两步走近她,用烛台点亮油灯。

王舒语安静地等,一双被衬的明晃晃明眸直直地看向他俊朗的眉眼,不过如今却丝毫没舒展开来,使之平添了一丝忧郁。

“我听闻了今日书店之事,你们可还好?没有伤及自己吧?”

“唔....我们当时不在,没事。”

“......”

面对李玄琅的问候,王舒语只是了了只言片语。听出她没什么兴致谈论此事,他也渐渐的不问了。

只是承诺必会将此事彻查,予她个明公正气的结果。

县城的府衙早早来知会了她,称已在调查此事,让她在家等官府传唤便是。

王舒语虽满口称谢,但内心却对衙役们的能力充满怀疑,早早与白宜约定在一家茶馆商议。

曾日熙攘热络的书店此时也不减往日的人流,不过现今已是一处不堪入目的建筑残骸。周遭的人群也是唏嘘不已,许多本就不看好的人讽笑她们垮台之快,也有不少读书人在连连摇头惋惜。

以往妒恨她的生意人无不都窃自暗喜,毕竟自己的财路眼看着就又要回来了。虽说现今尚存在翻盘的可能性。

但先不说这些损失对她这等毫无背景身家的女流是怎样的重创,且与书院的合作也必定受了不小的影响,若是少了书院名声的加持,那必会大大减少顾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