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银粮案发终归伏法
月黑风高,野岭寂寥,偶尔虫鸣鸟叫声打破平静,当然这在端州府境内,比起那些无家可归的可怜人儿来,或可算是一种另类的宁静。 “二当家的,你到底有没有算准有今天有肉?”
“放心吧,我都打探清楚了,这伙人近日总偷偷摸摸从这里过,而且那么多辆大车上面捆得严严实实的,都是大箱子肯定有肉。”
一个满脸横肉,左脸脸上横贯一道长长刀疤的汉子侧卧在野岭脚下的草丛里,嘴里嚼着一根草棍。再借着月色一看,他身边乌压压趴着一群人,少说也有近百,手里都提着形色不一的武器,最好的也就是长刀,次一点的居然连锄头都有。一看这就是一伙山匪,自古以来灾患之后必有落草,逼得走不通路的人大有人在,为了活命最后一般落不得什么好下场。
这条路是岩穗通往溧阳的必经之路,如果不是灾患根本不会有山匪敢在这附近袭击往来车马,只是这大灾过后哪里还会有人顾得这些,落草为寇似乎也成为了一种活法。
刚过子时时分,这本就乌云遮月树影摇曳的幽暗山脚下,远远看见火光摇曳行来七八辆的大车,上面小碗口大的麻绳打圈绕着木箱还盖着绸布,牵车的马儿似乎都缠上了蹄布和口布,防止发出声音,这到底运送的是什么东西?这么神秘?
为首的那位二当家看见车来,眼睛都发亮,吐掉嘴里的草棍,招呼身旁人准备动手!他看着马车慢慢驶近眼前,举手一挥,身旁人顿时会意,这一百多号人如脱缰野马般从林子里冲出去。
“杀呀……”一时间喊声震耳,把马车的护卫都吓蒙了,当他们想起抽刀的时候,山匪手里奇形怪状的武器已经砸在了他们的脑袋上,有些反应快一点的堪堪躲过,双方一时陷入混战。
看着车马的随从也不算少而且装备精良,但比起埋伏的山匪们人数确实是劣势。这群难民虽然并无半点武功在身,但瞅准时机突然发动,护卫人马双拳难敌四手,靠着碾压的人数拼命缩小包围圈,双方不断有人倒下。
终于在这场生生的肉搏战中,山匪以损失了将近大半的人数赢得了胜利,马儿的惊吓也被平息下来了。
那位二当家手上也挂了彩,擦了擦脸上的血渍,掀开马车上的罩布,用自己手里砍卷刃的刀砍断了马车上绳子砸开铜锁。
当他打开木箱的一瞬间,整个人都被眼前的白光晃楞了神,“天啊,好多的银子……”
这群人说是山匪,但其实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如今是受了灾才落草为寇,哪里见过这么多的银子,一时间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二当家身边的一个小伙子用手里的木棍戳了戳他,他才缓过神来,“这……这是官银?”,随手拿起一锭,看见上面写着“北陵官铸元武”等字样!
这下惹大麻烦了,这些人是官兵?可是为什么官兵要半夜押银过境?二当家一时没了主意,但是也知道此地不宜久留,吩咐剩下的人赶紧收拾,拉上大车先回山寨再说。
“什么?被劫?什么人这么大胆子敢劫官银……”张应理这下再也坐不住了。当他听到管家回报昨夜途经岩穗调仓的库银被劫时,简直想直接勒死岩穗的这群饭桶属下。这事也怨自己,明知道做得是掉脑袋的事情,就不该让底下这帮蠢货去办。
刘璋最近几日很少向他们过问银粮的事情,每日在府衙忙着督建恢复灾后民房,但这些用度统统都需要用银子,木料、瓦料、石料加上工匠支出,这一笔笔都需要对账核销,张应理知道刘璋在等着他出问题,在总库存银里有一半的银子是通过火耗重铸的假银子,一旦用到这些银子难保不会被有心人给捅出来,到时候一切掩饰都会被曝光。这种假银子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重量、成色都对,甚至连铸印都一模一样,但是它的里面是掺了东西的,因为他们知道官银市面上很难流通,一般只做入库对销使用,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现在这万一就活生生得摆在了他面前,怎么能让他不心慌?
官银被劫,库存数量上立马就不对了,一定会被会被刘璋知道,到时候一旦这批官银流入市面,被火耗重铸,那马脚立马就漏出来了。
张应理正头疼,要死不死,他那倒霉的外甥又跑上门来呼救来了!
“舅舅,大事不好了……”这位同知大人正听不得坏消息,气急了一巴掌就朝这大呼小叫的外甥呼了过去,打得童四海晕头转向,捂着腮帮子不敢再喘气!
“你报丧呢你?到底什么事?”张同知厉声问道。
“舅舅,那刘璋派人来粮行借粮来了!”
“借粮?不可能,官仓里还有存粮,跑你一个粮行去借什么粮?”
“真得,他今天派衙役来我店铺点名通知的,怎么办?舅舅,你可得救救我,我手里哪还有粮啊,之前的不都调给你补仓用了吗?万一他以我不尊调令,囤集居奇来抓我怎么办?之前市面上无粮哄价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我四海粮行有粮,我现在说没有他能信我?”
张应理这下知道这个刘璋为什么会被人称为铁面阎王了,这一招太毒了!四海粮行账目上的存粮对账,一旦和总库的存粮消耗对上关系,那他就知道了调仓补亏的事,整个端州府谁不知道他同知大人和四海粮行的关系。
张应理一下子反应过来了,“账册!快,四海,快去把账册毁掉!快去啊……”
童四海捂着脸,一脸的愧疚,“舅舅,来不及了,账簿被刘璋的差役拿走了,他们来得太突然了,我根本来不及反应……”
张应理听完一下子就瘫在了他那张名贵的花梨木椅上,嘴里喃喃自语道:“完了,一切都完了……”
正在张同知大人知道自己命运的同时,刘璋的府衙门口被人投放了一封匿名信件,上面没有署名,只有十三个字“丢失官银在鬼火林,银内有乾坤”,刘璋急令差役前往鬼火林取赃并再次彻查所有银库和粮仓,同时让人逮捕张应理及所属犯官到案!据说这位张大人和他的外甥正携眷出逃,被堵了个正着!
至此刘璋经过审讯,终于将这起震惊北陵的赈灾贪腐大案查了个水落石出,所涉官员几乎把整个端州府掏了个空,抄没的家财几乎把整个钱库又充实了起来。
虽然名义上刘璋被授权先斩后奏,但此案所涉诸多,因此他还是将相关人等押监候判,上表奏达有司和天听,让皇上发落!
半月之后,待刘璋安置流民妥当,圣旨也下来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息左都御史兼端州赈灾抚慰钦使所报,端州一府涉贪墨赈灾银粮及渎职一案,牵连深广,罪行恶劣,乃北陵开国以来所未见,汝等上负圣恩,下负黎民,其行应诛连九族!然天子仁德,除张应理等主犯斩立决不得宽恕外,另所涉官员及亲眷乃发配苦寒之地为奴,遇赦不赦,钦此!”
这场天灾人祸终于在主犯人头落地中结案,而后相关灾后重建也在新任官员补充和刘璋的安排下逐步得到了缓解,大部分的流民都得以重返家园,而河道的清淤和重新整修的河防也让人们重新将秧苗栽种下去,一切似乎又恢复了平静……
刘璋复职回京,将所有的端州情况详细奏报了皇上,但似乎少年天子对这样的结果并不满意。这时候刘璋才想起来,上次给他来信的那两位先生,他们那里似乎才是天子最急切需要得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