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帝王志向寻本知耕 - 谋定山河之缘起故旧 - 嗜文老鬼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第24章帝王志向寻本知耕

自古帝王在史书上只有三种评价,有为、无为、昏庸,除此之外,绝无第四种可能。北陵开国自古川起兵建国如今传至三代,开国皇帝冯文征乃穷苦出身,因潦倒起兵抗税,得遇苍莫先生指点一路东征西讨终成伟业。先皇冯景乃太祖嫡长子,自幼聪慧明达,自束发之年被立为太子,得称文韬武略。文授于百阅书院,乃识得青竹、文白两位先生指教;武则源早年和太祖攻城掠地一身武艺来自于战场磨练。后太祖薨逝乃登基为帝,开元景佑,至三年,就有了人们广为周知的那场边塞大战。景帝初时,北陵国势日增,纵至东南,横至草原,一时气候。故当时草原部族深感压力,也才有了天作汗被拥立的事实,彼时就是为了对抗北陵,北陵两代帝王可谓有为。  这段历史已然伴随着先皇入载宗庙,如今在位这位北陵少年天子年方及冠,称冯恒,乃是景帝嫡次子,长子十岁夭亡未及寿长,乃改立太子,如今立朝元武刚为亲政。在未封太子位前,这位少年天子其实经历颇多,虽然一母同胞皆是皇后所生,但因嫡长子早立太子,因而在宫中颇受冷落,但他心智颇坚,乃为后沉稳。当时的青竹和文白先生都有评语,对先皇言及此子胸有韬略,颇具慧根。可惜当时先皇宠爱太子,未曾留意,后来太子疾染天花,不治夭亡,人们才重新把目光聚焦到了刘恒这位嫡次子的身上。

至先帝崩殂,刘恒太子即位,这位少年天子终于踏上了属于他的帝王之路。他深知守业艰难,先帝执掌后期因为遭遇爱子夭亡,懈怠朝政日久,因此放纵北陵官场昏暗,也正是那时候文白和青竹两位先生屡谏不纳,愤而出走,文白先生隐于百阅,而青竹先生四方游学,北陵庙堂多生溃疾。

如今这位少年天子需要担下这千疮百孔的江山社稷,他不想自己成为史书上记载三世而亡的昏聩之君,吏治、民生、兵事三者都需要择有为者替他寻找答案!

“如今已经两月有余,先生端州一行居然还未归来,不知会给朕什么样的答案?”坐在御书房里的皇帝又嘱咐内侍将御史刘璋递送上来的奏章翻找出来,这已经是他第三次翻看了。

吏治溃败如斯,民生必凋,民生凋敝,则举国不振,家国危已,何以持兵事?何以御外敌?两次边战都平息了,一胜一平,未必下一次就不是负的结果,到时候自己如何坐稳这江山?每每想到这里,这位少年天子总是诸多忧愁,御极以来似乎极少笑容。

“太后驾到!”

“儿臣恭迎母后!给母后请安!”听闻太后驾到,皇帝收起心思,放下奏章,赶紧下榻迎接!

“免礼吧,皇儿啊,听说你近几日用膳甚少,为娘来看看你!虽然为天子勤勉乃社稷之福,但也要爱惜龙体,不可操劳过度,你可知道?”太后摆手让皇帝随她坐下,语重心长地嘱咐道。

“来人,端进来吧!这是我嘱咐御膳房特意给你做得秫米粥,可健脾养胃,你赶紧尝尝!”太后一边招呼着门外传膳,一边拉着儿子的手,心疼无比。“这才几日啊,都瘦了!”

“劳母后挂念,儿臣有愧!不妨事的,只是刚刚亲政这朝务繁重,加上这端州大水一事需多劳神,如今事已平息儿臣会注意的!”

宫女很快把膳食端上来,皇帝喝了一口,突然觉得这秫米粥似乎格外清甜可口,抬头看了看嘴角含笑的太后,他突然明白了太后为什么会让他喝秫米粥的原因!

端州洪岭,这里是这次洪涝灾害受损极大的一个县,如今官场事了,很多的商户和农民都回到了自己曾经的家园,原先了无生机的地界上又渐渐有了炊烟的痕迹。

“百灵姑娘,文白先生可在?我想请教一下这青苗到底是不是已经芽成了?”苛青阳手里举着一株看似发了芽稻苗从篱笆外跑进来。

百灵看着他着急的模样,不禁轻轻笑出声来,“你看看你,还关心稻苗呢?你关心关心你自己吧!我去给你打盆水去。”

苛青阳一脸疑惑,低头看了看自己,嘴里还念叨着,“我怎么啦?”

下一秒才发现,自己这幅模样是有点怪怪的,好好的长衫半边系腰,鞋袜上都是泥水,袖子也一边长一边短的,好不狼狈!

百灵给他打来了水,递给他一方干净的毛巾。“快擦擦吧,爷爷和青竹先生一早就去周围拜访农户去了,可能要晌午才能回来了。你去下田去啦?”

“嗯,先生说半月有余了,这些农户翻耕需得见苗了,所以我今早起来去看看。”青阳举起手中的青苗对着阳光,“百灵你看,这农事里好多学问,小小一株苗成芽、栽种、耕作,再等它熟成,就可以养一方生计,育万千黎民了,好神奇!’”

百灵看着在青阳手上那株青翠欲滴的稻苗在阳光底下熠熠生辉,两个人似乎一时之间都入了神!

门外两位先生正商量着什么从不远处走回来,刚好看见两个年轻人的举动。

文白先生笑着看了一眼青竹先生,“我都有点羡慕你了,青阳这孩子真不错,你看看这些日子,他一个帅府子弟,居然对农耕之事如此在意,踏实、稳重、好学,品行实为难得啊!”

“百灵这孩子我看也不错啊,你倒是好福气,天天都有孙女给你做好吃的,还不知足啊,哈哈哈!”

青竹先生这一笑,倒是把两个年轻人给惊动了,连忙跑出去迎接。

“爷爷,你们怎么回来这么早?不是说要到晌午吗?”

“我们去周围农家问了问生计,现下端州一府灾情也差不多平稳下来了,给皇上勘查的情况也差不多摸清楚了,想着明日应该启程赴京了所以就提前回来了,不然青阳该赶不上此次应试了!灵儿,你去收拾收拾吧!”

“好,我先去把饭菜给你们端上来,吃完饭我再收拾!”

青竹先生看了一眼自己的弟子,“怎么弄得灰头土脸的?”

苛青阳这才想起来,举起手里的稻苗,“两位先生,弟子今早下田看稻苗去了,您看看这是不是出芽了呀?”

“嗯,是差不多了,我们今早也是去看长势去了,没想到你居然起得比我们还要早。如今补种的稻苗再有半个月就该种下去了,这样差不多百姓的生计也就稳下来了。幸亏此次皇上仁德反应迅速,不仅及时下拨了银粮,同时也派了一位能干的人下来督赈和核实。要不然不知道这灾情还要有多大的影响!”

文白先生接着说道:“国之本在农,在耕,其后才为百业计!只要我们亲眼看见这稻苗能够重新种植下去,百姓有了希望,起码就算给了我们时间了!”

青竹先生点了点头,这时候百灵已经饭菜端了上来了。很简单的清粥和野菜,这些日子他们都习惯了这样的待遇,就连阿义和那几位大内侍卫也没有敢抱怨。百灵姑娘的手艺已经尽量将这些最质朴的食物做得很好吃了。

端州一府百姓这些日子都只能靠着府衙的粥过日子,等这些青苗种下去之后,州府的粥场也会撤掉,改为直接发放口粮了!新官上任之后,粮价也渐渐平抑下来,各地的周转粮也陆续抵达,所以后续维持百姓的正常生活不会再出现什么大的问题,是时候启程前往京城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