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意欲何为新的契机
这一边程不言稳坐钓鱼台,那一边苛青阳为了收税跑断了腿,光是这两府十三县各辖有司就把几乎所有的精力都砸在了这一件事上。 济水河的漕运码头上满满当当都是北上的钱粮船只以及护卫森严的北陵禁军,端州那边已经收税完成有待转运了,自从黑煞帮覆灭之后,整个漕运码头又恢复了官制转运的传统,这里倒是平稳了许多。
除了这两府之外,北陵各地方也都加紧了税收的步伐,但那些府县往日里的府库补充不多,权且只是稍末。不过尽管不动筋骨,却依然需要通过水陆运输抵达京仓归库。
北陵的漕运由于今年丰年有成也颇感吃力,集中了所有的运调船只现在仍然有所欠缺,很多的税粮只能就地入仓,以待后续周全。
事多必生祸乱,原本端州有足够的大仓足够安置转运,但这些仓存都分布各县,北调的粮食也不可能分散再聚拢,这一下子全部都堵死在了漕运之上。另外北陵东南冬季又常连绵细雨,没有河运的粮调更显艰难了许多,更有甚者不少损毁于路途之上。
这场税收风波注定了从一开始就不会是个风调雨顺的局面,就像是这初定的新政下暗藏着诸多的阴暗不定。
北陵元武五年冬,赋税事杂,多显积弊,终成乱事之源……
看着窗外依旧下个不停的毛毛细雨,苛青阳这几日的心情越发不怎么好了,前调的府衙人手都已调派出去,各县巡视和督运忙得焦头烂额,如今天公如此不作美,恐怕越往后耽搁越容易出问题。
现在他除了担心流程上有所懈怠之外,关键还在于人会不会闹出什么事来?天鹰楼和程府最近沉寂得可怕,如果照皇上的说法,这些暗中蠢蠢欲动的势力不会轻易放过这样的机会,他们到底会在什么地方出手呢?
庐阳这边自从程府动了之后,似乎各方也都不再僵持着抗税,但从效率和进度上看却故意拖沓了很多,苛青阳顿时心里就明白了程府的打算是一个“拖”字,表面上看不出一点破绽,但却能让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不仅如此,这些人肯定是私底下皆有串联的,这导致了整个庐阳的税收进度被严重拖延,如今冬雨连绵,再过一段时间就有可能是大雪降临,到时候漕河冰封之后,京调就等于妄想了。
这么一大批的钱粮运也运不出去,那就极有可能会影响到来年的开朝布局事,到时候他这个布政使就算是天子门生帅府子弟,也必然是要被牵连的!
北陵新政本就是想要借助着两府此地的岁赋重振过去多年的国库空虚,眼看着颇有成效但却被耽搁在此无法动弹,现在苛青阳这布政使必须要想个办法打开局面。
天不可为,人却可。老天爷要下雨他管不了,漕运疏通一事上尚有可为,苛青阳在值台之上摊开两府行运图,上面除了济水河支流漕运直通京师以外,唯一的办法就是从外海汇通,但海运和漕运有极大的差别,风险性很大。
由于北陵官船的形制普遍只有四帆,万一在海上遭遇大的风浪,很容易会因为抗风能力不够导致船毁人亡。另外加上外海抵达京师之后还要再度回到漕运码头方可卸货,这无疑会加剧京师转运带来的短时压力。
不过现在看起来所有这些风险都比不上漕运积压直接导致粮食损坏得好,这种风险想比起海运损耗无疑是相权其轻。
苛青阳主意一定,即可命属下携自己的布政使司行文,下达端州准备海运事宜,尽可能将仓压重再行调运出发,特意嘱咐海运形制官员必要时可以征调当地渔船分小批大量转运。
端州本地就有多年运调丝绸的商船和渔船,这些船只都各自有自己的特色,应该充分运用此等调力,光靠官船显然是不够的!
不仅应该短期运用和调用,也希望端州地方以此为教训,多熟悉海运水文条件,以防以后再出现类似窘境。
这样一来,海运、漕运、还有陆运,三路齐发,应该足以缓解地方调粮的窘境,那么接下的的事情只剩下庐阳此地的“痼疾”了。
现在程府的策略是拖字诀,这到真得难倒苛青阳了,表面上的催促似乎并不管用,人家那里有一万个理由可以搪塞,比如天公不作美。
他派去庙子村盯梢的人回来禀报,这程府根本连人都没有派去过,这已经半月有余了,迟迟没有入村核量计数。
有了带头的就一定有跟班,这两县周围的达官贵族官田现如今都是这种状况,派人去问就说此时阴雨连绵,尚待时日整理府仓存积。
他们这种做法就是光明正大得跟苛青阳作对,但表面上你又挑不出任何毛病,真不愧是老狐狸。
正在苛青阳为此事困扰不已的时候,一封来自西北的信函为他彻底打开了局面。
这封来自兄长的信函,里面详述了西北今年早雪成灾,物资补给不及,甚至出现了短缺的情况。
西北边军今年新政改制,轮换调防初试,大批量裁撤下来的老兵回归地方安置,这中间自然也有庐阳当地的,规模数量看起来还不少。
苛烈武这封信本来就是遵照边军策府所出的半公文性质,是为了地方提前做好准备安置老兵。这些准备当中自然就包括了抚恤等钱粮安置,这些费用原则之上都是需要地方报呈朝廷批复再行纳府出账的,而以现在庐阳的库存根本无法给予安置。
既然如此,这些账自然应该是要归结到今年的赋税上了,挂上了军需的名义,苛青阳的眼中就没有那么无奈了。
“好呀,既然你们都觉得我这个布政使年轻好欺负,那我边军帅门二公子的身份就不用白不用了!看看你们这群老狐狸牙口硬,还是我沥血边塞的老兵们牙口硬?”
苛青阳久久难以打开的局面,因为这些老兵们的荣归终于有了一个新的方向,他随后便依据苛烈武信函上所呈附上的清单撰写了一封相关的公文报送朝廷,以此名义要求皇上核准以当地现征税赋作为钱粮筹措办法方可妥善处置。
这样一来整个事情的主要述求就不会再以庐阳当地的名义去左右了,而是事关军需调配以及边军荣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