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借威借势将军死讯
苛青阳这个办法一石三鸟,表面上看是以地方行权代天子抚恤事,顺应了当下节点的客观需要,让各方都无话可说。 私底下却巧借这次老兵荣归的事宜压迫这群拖延不办的老油条,除非他们胆大到愿意得罪北陵最威重的数十万边军将士,否则就得乖乖把征粮税事尽早提上日程。
最后就是借助此事提点各方,不要忘记了他的身后还在这威名赫赫的帅府和数十万边军的雷霆手段,要想得罪他先要掂一掂分量!
这就叫借力打力,算是在明面上化解了对方的“拖”字诀。
这份名义上光明正大,但私底下恰合时宜且暗藏用心的奏报被远处京城的天子敏锐得察觉到了,此刻他手里正拿着这份呈文坐在御案之上发出爽朗的笑声,“好好好!这个苛青阳果然机敏过人,看起来朕还真是派对他了,这事也只有他这样的身份才能够想得到,也才能够办得到,这事办得够高明!来人,即刻去将朕核准的这份奏报呈递兵部,交代凡荣归轮换老兵皆可凭此旨意,由地方妥善安置,所得费用钱粮皆可以由此办理。此事不必交有司论处,以天子特诏行诸地方!”
刘恒一边说着一边用御笔在条陈上飞快得书写了一个大大的“准”字,随后便递给了身旁的近身内侍。
就在这位内侍即将要带着皇上的旨意迈出宫,身后的天子顿时一阵剧烈的咳嗽声打断了他的脚步,立马转过身来看向天子。
“皇上,要不要给您传太医?最近您可咳嗽了有一阵子了!”
“无妨,只是最近这些日子实在是诸事繁杂,有了这份奏折朕可以歇一歇了!你去吧,朕歇歇就好!”
“嗻!”
见皇上缓了一会儿,似乎并没有异样,这才急急忙忙得将这份折子递往兵部有司。
这份中旨核发的奏折并没有引发什么争议,很快也就从兵部有司誊抄存档后行文地方了。
只是无心者无意,有心者心忧,身处京城的那位程府的主事人很快就收到了这条消息,此刻他的脸色可就没有前些日子那么惬意和从容了。
“看起来还真是小瞧这个小子了,居然想出来这一招,算你狠!不过有一件事老夫还是没有说错的,你不过是依借着你父亲的威名罢了!”
作为一个历久官场的老油条而言,这样的应对他看都不用看就知道用心何处,这一定是因为府上在庐阳迟滞了税赋事,这才让这位布政使大人出此下策。
不过这倒也确实是个有能力的小子,短短几日便能够被他寻到由头反攻,此事着实出乎了他的预料!原本他以为此刻坐收钓鱼台的,但现在看起来却不得不妥协一二了!
为了尚未实现的远期目标,在当下得罪北陵最有威望的边军着实不合适,一旦部队反扑,自己无论看起来多么干净,只要是有抵抗军需一项,就足以让程府世家人头落地了。
事到如今只能暂时以退为进,先把这件事处理妥帖,起码也能留一个好名声,万一闹僵了不仅自己这里过不去,恐怕也会影响到未来儿子那边的谋划。
思来想去,程不言终于不甘心得提笔给在庐阳主事的管家写了一封信函,指示他暂时配合官府处理相关事务,先行征缴岁赋配合地方劳军事项。
让人快马送走之后,程不言内心依旧不够爽快,这是他多年来第一次栽在一个毛头小子身上,这人的身上有太多依凭,恐怕当今天子意不断加封帅门也是有意为之。
如今端坐金銮这位绝不是什么易与的角色,那位藏身不知何处的太祖一脉不知有几分依凭?至少现在看起来仍然毫无胜算!
程不言捋了捋颌下花白的胡须,又一次闭目思度着所有可能性,此刻他依然没有真正决定要跟在哪一边,只是一次又一次得权衡其中的利弊!孤注一掷确实是他的风格,只是他只有在确定性很高的时候才会真正把自己的筹码压下去,现在还远远没有到这个时候……
皇上的旨意还没有下来,苛青阳突然接到了属下的人回禀,今日程府管家似乎有异动,一大早就遣派了众多的府上理事账房和人手出发前往程府的佃户村,看上去像是要行动了!
苛青阳据此判断,这只老狐狸肯定是收到皇上核准的风声了,“不愧是常青树,动作真快啊!”
程不言的反映在预料之中,但似乎有点意外得是天鹰楼至今仍没有和程府发生任何接触,除了上次的案件关联之后再也没有消息了。
程府的反馈虽然没有超出苛青阳这个铺排者的预料,但却出乎了他那些跟班们的预料,程府的屈服在他们的眼里意味着新政派的胜利,此刻对他们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这些人开始争先恐后得向苛青阳表示自己必当尽全力维护税赋征缴的流程,不会再让布政使大人烦忧!
和前些日子的嘴脸完全不同,苛青阳的手下们都不得不感叹于这些人的倒换速度。
随着苛青阳的行文布告贴出府外,那些人终于知道为什么程府会这么快变脸了,看起来这位布政使大人都被他们小瞧了,这一摊死水的必败局都能给他活生生翻过来了,如此手腕甚是了得啊!
整个庐阳下辖各府终于开始了流程上的征税事宜,而庙子村那一带的百姓们尤为高兴,这耽搁了这么些日子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那位大人不仅没有追究他们闹事的责任,而且确实也让程府按照朝堂的规定来征税了。
这样一来自己满打满算还是有一份余粮可以过年的,今年一整年的忙活儿不算白费了!虽然眼看着大部分的粮食被装车运走,但他们自始至终也不过是想要讨要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罢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事情和局面得以解决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伴随着那一批批的老兵开始从西北要塞裁撤下来会发生那样一件事,否则以当时的局面不至于会发展到足以动荡整个北陵朝堂的地步。
得到苛察将令归家值休的穆老将军死了,而且死得不明不白,这件事不仅打破了庐阳当地的平静,更将整个原本就尚处不安的北陵庙堂彻底推入到了难以预料的局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