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紧凑行程督查回府 - 谋定山河之缘起故旧 - 嗜文老鬼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第57章紧凑行程督查回府

苛青阳接下来的行程很紧凑,还有小半月的时间就要到年关了,此时他依然在奔赴其余几县的路上。墨余、漳河的情况不比屯溪和新安,这两个地方自古就相对贫弱,大部分地区受制环境无法提供灌溉条件,这里的人们多数都依赖一些手艺生活,到了荒灾之年又开始大规模迁徙外出,因此这两个县的治理一直都是端州的难点,无论县官如何努力,依然难以改变积弱的现状,索性很多时候这里的现派官被认为是一种变相的下放。  现在墨余和漳河虽然没有受到此次水灾的影响,但这里的人们也并不好过,很多外出的人因为水灾返回这里,安置就成了这两县最大的麻烦。苛青阳沿途看了一下这两县的基本情况,此刻时值冬月,很多的人还只能穿着单衣过日子,口粮依然需要定时定量发放,这库藏的存粮不多了,之前应急已经调拨了一部分给其他县,现如今这两县反而陷入了僵局之中。

这两地的县令也和屯溪的县令一样在职多年,张老县令那是有意“无为”,而这两位可称得上是真正的无为了,啥都不愿意干,因为仕途晋升无望,索性就破罐子破摔。

苛青阳到了当地第一次大发雷霆,为官者不体民之苦,要尔何用?两个县令似乎听惯了这样的训示,一概都是敷衍的态度,所有一切都按部就班让你挑不出毛病,但似乎一切都理所当然的“一事无成”。这把苛青阳气得够呛,他毕竟是个年轻人,血气方刚,和这群混迹官场的人格格不入。

苛青阳想了想这个奏章还是不好上,就算要皇上下旨替换也需要寻个合理的由头,但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只是滚刀肉而已。只是苦了这里的百姓,看起来自己无论如何要多在这两县下功夫了,引渠之事如果能成则功在千秋,否则此地民生之态难以为继。

只是当前最大的困难在于远水解不了近渴,修河一时计在长久,此时朝廷尚未有答案,现在的墨余和漳河处境如何安置?现在两县除原始居民外,其余县涌入的难民也不在少数,此刻寒冬将至,最起码也需要搭建足够避风遮寒的地方以供过冬。

苛青阳在最近这段行程里不仅忙着督促两县的总务核查,也让秦捕头亲自招聘大批的工匠修筑暂时安置所,稳住相关居民生活。贴出公示,凡非本县居民留容,开春之后必须返回原住地以供协调,不得遗留两县之内。

这一忙就又是十几日,至于剩下的两县,岩穗和洪岭已经无需再去,那里的河工需要看朝廷批复新安的旨意,而两地除了稻种之外,桑田也是赶春的工作,大水过后往往是需要撂荒一年再行植种的,否则水患后的虫害必重,暂时的改桑为稻估计是今年的协调性工作,这一点两位新上任的同窗倒是做得不错,无需他操心。另加上这两个地方距溧阳较近,寻常的督查也有,所以也无必要再行勘实。

这一轮的下县巡查,着实让苛青阳对治下的认知清晰不少,底下的官场民生自有生态,如果皇上真得要大规模铺开新政的话,领衔州府县乡都需要一点点渗透下去,而不是一朝图变,那样非旦于事无补,同时也会削弱人们对于新政的正面反馈。

现在看起来治下六县的问题自己基本上已经明了了,新安首重河工,屯溪意为营商,墨余、漳河需重构地方生存环境,岩穗、洪岭兼顾河工、桑植、手工、商贸等诸多,然而所有县政的基础都在于农耕稳固和民众生存,因此苛青阳在上书给天子的奏章中,首先提及了新政只要仍在稳定民本,民本不定万事皆不可为!

临近年关的压口,苛青阳终于巡查安置妥当,急匆匆地往溧阳赶,这倒不是他们急着过年,而是每年府台都需要在年关前张榜年告,同时需要处理好相关公文呈交各司存档。这项工作虽然已经通知杜之番主持,但没有府尊大人的亲笔落款还是不行的,需要署封!

紧赶慢赶得,一行人终于在年关前回到了知府衙门,此刻除了寻常的工作之外,知府衙门的岁籍存档也要结束了,苛青阳都要一一处理。百灵虽然隔了这么久才见到自己的丈夫,但也知道此时他仍需繁忙于公务,除了迎接风尘仆仆的丈夫回家,最近这几日依然看不到他的影子。

苛青阳刚刚将所有的文书工作处理完毕,同时协调府库将所需物资分配下县安置,这一边皇上处置屯溪的旨意终于下来了。

“妥处相关民要,晓地方之艰难,特旨免贡一年,至于边贸茶权则着有司另行地方协调,屯溪一事卿言及多生灾后,此事需得警惕其他地方有无此等状况,一并具表,朕无有不允!”

苛青阳让文书知会行文转述屯溪县衙,此事算是一个正式的了结。

诸事落定,一眨眼就已经到了年关了。苛青阳总算是把这上任一整年的流程走完了,这一年真得是人生经历跌宕起伏。此时总算是从繁忙中体会到了当初父亲在西北边塞无法回家的感受,明明妻子就在身边,自己却无法抽身。

这一年让百灵一个新婚妻子跟着自己东奔西走,实在不是一个丈夫应尽之责。所幸百灵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姑娘,她不仅将府内打点好,而且时不常得给母亲写信问安,这孝之一道总比自己这个儿子要好得多。

苛青阳这几日回府,看着她一手熟练得打点着下人,安置一些东西给她们回家过年,前几日又去了溧阳广济寺祈福,昨天又抽空去了学堂,似乎知府夫人的身份也不怎么轻松,可百灵这短短数月就已经如此娴熟,当真难为她了!

苛青阳此刻正在给两位先生和母亲写信,这一次不是例行公事,而是年前必要的问安,不过他估计他这封信到京城的时候,这年估计都奔元宵去了。摇了摇头,自己给自己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这到底算不算得上是节前的问候。

转头刚好看见夫人从门外回来,百灵也刚好听到了丈夫的叹息,“夫君,你这是怎么啦?”

苛青阳笑了笑,“没事,就是给爷爷和母亲写信觉得自己好过分,这明天就除夕了今日才提笔问候,约莫到了京城都该元宵上节了,唉!”

百灵笑了笑走进房来,“你呀,能记得写就不错了,母亲、爷爷和青竹先生都知道你忙,上次来信的时候还让我嘱咐你多注意身体。”

拉过妻子的手,“灵儿,你这些日子辛苦了,里里外外打点,我这在外奔波也不着个家,娘子多担待些!”

“夫妻之间不用说这些,心里知道彼此就行!青阳,这明天就是除夕了呢,好快啊!”

苛青阳搀着妻子坐下,两人依偎在一起,百灵将头搭在在丈夫肩上,窗外明月不清,云层压低,,一阵北风吹过,苛青阳轻轻地搂紧百灵,两人相视一笑,下雪了……

端州今年第一场大雪在腊月二十九的晚上才迟迟到来,而远在皇城的惠阳已经积雪甚深了,瑞雪兆丰年,整个皇城到处一片雪白,漫天飞卷。

文白和青竹两位先生现在住在皇上御赐给青阳小两口的院子里,大雪窝冬,两个老人家至今也没闲着,身上穿着韩夫人命文伯送过来的棉衣,桌上烫着酒,几碟小菜,可这两位老人家看着窗外依旧没有动筷。

“往年这大雪是好事,如今我倒是着实担忧青阳那端州府了,大水刚过,百姓刚刚见缓,不知道能不能先撑过这个冬天。对了,灵儿上次来信是什么时候了?”

“大半月前了吧,这俩孩子也够辛苦了,刚刚新婚燕尔也不得消停些许。我虽然心疼我这孙女婿,但也无奈这社稷萧条、沉弊难清。现在你我也只有尽快替陛下理顺新政纲目,让他尽早去推开,或许还能够给他分担一点压力!距离他上次上折子也蛮久了,这孩子实心用事,这性格倒是真随了苛帅的性子。”

“不是我夸口自己的弟子,如今的北陵官场有几个像这孩子的现任官啊,懂权变能实务,又体恤百姓,天子圣明也需要多些这样的人去做事才行。他出身将门又谦逊知礼,将来前途不可限量!我们都老了,但凡多几个这样的苗子,这新政纲目哪里轮得到我们这老头子来拟定啊?”

两人对饮了一杯,屋内炭火正暖,一杯酒下肚,两位老人家的眉头似乎又紧了起来。

“皇上现在虽然有心图改,但也知道如今的北陵其实经不起大折腾,要不然也不会冒险让苛帅支持边贸,这草原劲敌的心思难测,如今不可势弱,一旦被他们瞧出个究竟就不得了了。”

“前几日皇上招你入宫所为何事?是岁核官迁之事吗?有定论了没有?”

“正是此事,但皇上还在犹豫会不会动到根基,现在朝议纷纷,已经有新政非议存在,如果直接针对官治,恐怕阻力过大。依皇上的意见,此制还是再等等……”

“可是岁核官迁一事如不执行,那这些做事的位置谁来腾?京官尚且无碍,底下的人可都眼瞅着升迁呢,如果不变官制,那就意味这我们要推行新政的效率会被这些官场上的是非裹挟着!”

“我们得另寻个法子,天子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你别忘了水至清则无鱼,你真当把他们扫干净了是好事吗?到时候就该轮到我们头疼了!”

两人一时无话,都知道此路不通,还需另寻他法。

“哎,不说这个了,夫人让文伯过来说让我们两个老家伙去帅府过年,小映雪可是想你那只小笛好久了,这次送出手吧!”

“你还说我,你这个爷爷是不是也得备件拿得出手的才能进门啊?哈哈哈哈”

两位老人家言语间总算是脱离了朝务,谈及孩子们的心情似乎格外好,爽朗的笑声顺着院子外的雪花飘出去好远好远……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