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谁人谋划香茗之谜
千里之外,北护山峦,还是当初那个石窟中,冷先生正潜心造诣自己的书画,笔走浓淡,一幅山河图跃然纸上,如果苛青阳在此他一定会讶异于此画,因为这个画上不仅两岸景色生动,而且图上有河有堤,同时堤上还站着一位手持利刃、挥刀做笔之人,这个人就是他自己。 这位冷先生怎么会知道苛青阳巡查新安县河堤的?居然连场景都一一勾勒出来,这太可怕了!
“先生,那位将门知府去屯溪县搅局去了,刘府的事似乎已经被定为悬案压了下来,在吏部也没有收到相关的消息,看起来此次我们处理妥当,不会再出现意外了!”
“端州……冯恒这小子倒是打了一手好牌啊,一边拉着苛察,一边让他儿子去给自己捞本钱!行,那就看看谁的牙口硬吧!你嘱咐下去,端州的事要不露声色进行,这次的事决不允许再发生,否则你们就都去后崖思过去吧!”
当冷先生说出“后崖”这两个字的时候,明显看到下首的手下浑身发抖,想必是一个令人生畏的地方。
“属下不敢,此事绝不会再有了!另外先生,两国边贸如今已开,古川城这边我们是不是要多加一点人手,属下怕川德楼掌柜一个人忙不过来,这段时间苛察的亲兵营巡查频密了许多。”
“这样的小事你还要来问我吗?你们真得是越来越不济事了,去安排吧!另外你盯紧了郅都和呼伦兰的行动,随时报告!下去吧!”
冷先生不再理会属下的心思,抬起自己画的那副画,盯着画上的苛青阳,嘴角轻扬冷笑:“看你这个小家伙到底有多大本事?”
冷先生环顾周围石窟冷寂异常,自己谋划布局多年,他不允许自己再因为一次失误葬送这一切,这几十年来他隐姓埋名,原本以为一个在木都扶植一个天作汗就可以让自己东山再起,没成想他连个女流之辈都对付不了,还差一点就牵连到自己身上。既然所有人都不济事,那他就只能靠自己来,这一次他必须要成功,北陵的江山本来就应该是自己的……
苛青阳此时头疼得可不是出现在某个人的画作上,他更担心那凭空消失的茶样究竟跑到哪里去了?这个时候再举办一次茶品会不是难事,但如果四家人都觉得有欠公允就会演化成为死局,说谁输赢都不会心甘情愿的。流程上茶品本身除了质地之外,更重要得是能否供应得上。
如果供应成为问题,不仅贡茶无法保障,同时还会损失在边贸上的丰厚税收,这对于此刻需要稳住端州局面的苛青阳而言不是一件好事。现在他依旧觉得设局此事的人不会脱离开四家,到底是谁会在其中获益?
陈家在所有人的眼里似乎只会深耕茶园,这会不会太过武断?毕竟一个生意世家,单靠老实是不可能维持下去的,所谓慈不掌兵义不养财,老实木讷从来都不是一个行商世家的处事标准,这个陈家很可疑!
而王家呢,王文元倒是一副精打细算的模样,经营收茶散茶,这一方面做着养工收采的生意,一方面他又想在经销上和谢洛江争一争。王家的买卖这上需要靠着白府过手,下需要看着陈家的收成,都是过手的买卖,看起来这次王家是想借着争边贸权一举翻身。
白府倒是很沉得住气,这位二奶奶看起来当真是当家的好手,府内似乎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不过看二爷的手艺,他们似乎并没有很急切需要扩大的利益诉求,毕竟制茶是整个茶业的长久的核心内容,无论种茶、收茶,还是后面的卖茶,如果茶品无法保存,那即使边贸的利润再高也无用,换句话说无论白府有没有这个边贸权,实际上都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
而最后关于谢府的底倒是自己摸得最透的一个,谢洛江擅长于行商,谢家在北陵各省、府、县、乡都有茶站,这些都是铺货的渠道,边贸是西北新开的生意,这些东西谢家是有底气得到的,只要不出乱子,从明面上看最终的赢家都应该是谢家才对。现在茶样丢了,最着急得也应该是谢家。
这么看起来,这出戏围绕得就是一个利字,但这和让四家茶样同时消失不符,此人还有后手!一定是有什么东西让他的优势明显弱于其他三家,才会想出这种釜底抽薪的办法阻止茶品会。现在陈家和王家很可疑,这两家都有利用这次茶品翻身的动机,看起来应该把重点放在这两家身上!
看起来自己应该去陈家的茶园和王家的茶脚行走一趟了,另外香茗苑也该去探探现场,起码应该要搞清楚这茶样到底是怎么弄丢的,它会帮助自己找到策划者。
“大人,京城有书信送达!”
“嗯,拿进来吧,应该是两位先生的回信!”
果然不出所料,前些日在新安县的禀报有了两位先生的回应,信中提及天子已然首肯了自己治水的建议,但也看到了自己说得从长计议,因此此项议程会在后续新政改革的规划之内,但这样做会有一定的风险,一来此事耗资巨大且费工日久,恐在朝议之上无法形成共识;二来工程涉及漕运、河工以及诸多相关职能,协调效率仍需谨慎。所以两位先生认为此事应该等新政稳定之后再行运作,现在济水河上暂需苛青阳用心稳固。
看完两位先生的信,苛青阳也知道这种巨大的治水工程从来都需要经过极其复杂的谋划方可执行,自己的初步想法得到首肯已经诸多不易了!既然如此那只能权且放下,处理好屯溪事宜后,自己还要往下巡查。给两位先生写了回函,同时又顺手给母亲和在溧阳的夫人也写了一封家书。
嘱咐属下送出去后,苛青阳今日打算去香茗苑看看,这地方毕竟是案发地所在,所有的线索和指引应该在这里。
一眼看到了香茗苑的形制,苛青阳和秦捕头的感受完全不同,震撼谈不上但确实体会到了白老爷子当初对于茶的定义。种、采、制、售,四门乃是一茶所出,缺其一不可成香茗,故而才有了这香茗苑。不过看起来这些年纠缠颇深的四府倒是没有忘记了传道这件事,起码香茗苑里还有孩子们的朗朗书声。
秦捕头引路,他很快就来到了前厅所在,这里应该就是当日茶样启封的地方,此处四面通达,并不易下手,而且众目睽睽之下也不现实。既然如此那么问题就有可能出在开封之前的流程上,当日白二奶奶言及,这茶样在送抵香茗苑之前是各自保存的,也就是说在送抵香茗苑之前,不可能对四家茶样同时下手,那么范围就又缩小了一些。只有在四府抵达香茗苑汇聚启封的这短短一段时间内被动手才有可能造成四家茶样同时丢失,启封前存储的地点就是唯一动手的地方——后院。
绕过了学堂,苛青阳来到了秦捕头嘱咐看守的小院,此地就是茶样被送来之后被汇聚封存的地方,这里原是制茶之所,因此灶火和铺晒的痕迹随处可见。灶院之内有明堂香案,烤炉俱全,想必是考虑到此时乃是临冬季节,茶样需要维持合理温度,因而才会放置此处。
苛青阳仔细查看了一下放置茶样的香案,并未有移动过的痕迹,但是似乎案面之上有些许压痕,看样子确实是当日封盒的形状。俯身闻了闻桌面,除了茶香之外也没有其他味道,苛青阳又看了看周围的环境,左右乃是梯形向上的一排置茶台面,上面有不少的茶砖和茶饼。
“秦捕头,你可曾查问过香茗苑里的人,当日都有谁来过这里?”
“禀大人,属下已经细细问过,当时茶样送达之后,只有书香苑的管事、四大家的主事之人以及一些打点的下人来过这里,一般人等是不允许进入的。当日的宾客很多,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浑水摸鱼就不得而知了,这里院门处是有人看守的,但茶样在此并没有安排守护。”
苛青阳点了点头,“如此说来,这里又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而且茶样在此的时间并不算长,如何能够做到移花接木又不漏声色,此人一定是熟悉香茗苑和茶品流程之人。”
苛青阳来回踱步,突然转过身来看了一眼陈设在台上的茶饼和茶砖,“是他?可是为什么呢?没理由啊!肯定还有内情,看起来自己得设个局让他们自己跳出来!”
看着自家大人的脸色变化,似乎已经有了线索和主意,这些日子的相处让秦捕头已经有点熟悉这种状况。
“秦捕头,明天你陪我去唤儿山走一趟,案情不明我们去缓一缓,说不定就有了新思路。”
“啊?大人,这时候茶山已经封山了呀!”秦捕头刚以为有着落了,结果却大人却让自己大冷天去爬山?
苛青阳嘴角一扬,“对,就是要在封山的时候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