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苦寻线索审结仍疑 - 谋定山河之缘起故旧 - 嗜文老鬼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第49章苦寻线索审结仍疑

苛青阳从府衙大牢审讯胡一山回来之后,对这个案子仍有很多存疑。府内员外和夫人已经确定是被管家及二夫人谋害,但死者身上依然有多处死后造成的外刀伤,另外就是那两本账册到底去了哪里?刘少爷这边如果真如胡一山所说,那么凶手另有其人杀人动机又是什么?会不会和府内丢失的账册有关?

叹了一口气,自己上任的第一个案子似乎异常棘手,现在当务之急还是需要先去查证胡一山的说法。  喊上秦捕头和一众衙役前往城外竹林处,这里离刘少爷被发现的地方其实并不远,城郊偏远少有人烟,这里确实是一个幽静杀人的地方。现在苛青阳吩咐秦捕头带上一众衙役以胡一山描述打斗的地点以及刘少爷尸体被发现的地点为范围,全面搜查附近是否有可疑之处或者目击证人。

这一方地界不小,秦捕头不敢怠慢,嘱咐属下仔细认真探查,不得遗漏任何一处细节。苛青阳看了一眼秦捕头,他似乎对胡一山的事少有的认真,或许这位出身于底层的捕快也和自己一样不希望这样的寒门不幸成为现实吧。

总之底下的衙役被嘱咐之后动作很快,他们迅速搜查了周边,很快就有了新的发现,当日在刘少爷尸体旁发现的车辙印确实是由此地向那边延伸过去的,这也就意味着刘少爷确实是有可能被另外的人所挟杀害的。

不仅如此,在胡一山讲述打斗的现场附近确实发现了一块带有血迹的棱形石块,苛青阳仔细查探了一下血迹的沾染位置,与胡一山头上的伤口角度是吻合的,而且他不太可能以这样的角度自己敲击自己的脑袋。

只剩下最后一点,那就是必须有人证明当日的打斗之后,胡一山确实昏倒了,而不是他驾车带离了刘少爷,这样的证据链才是完整可靠的。而此时众人刚刚放下的心又被悬了起来,这里会有这么凑巧的目击证人吗?苛青阳安慰大家不要气馁,先去找才能有结果,除此之外只能交给天意了。

这片城郊地带地处溧阳城夹角,此地的往来多半都是樵夫或者是路经行人,所以搜索范围不能局限于当地,在秦捕头带领衙役们反复探查的同时,苛青阳也下令全城张榜寻觅线索,这样的排查无疑难度是极大的,但大家也只有希望能够在海底捞针中迎来转机。

好几日不眠不休的搜索,以及线索举报似乎依然石沉大海,要么时间不对,要么地点不对!不过这样的情况并没有持续很久,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官府所有人都焦头烂额的时候,一个入城贩卖柴火的老大爷看到了张榜告示,他们家就住在城郊一线,当日同样是砍柴入城,恰巧看见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躺在地上昏迷不醒,他大约还记得那个时刻是辰时左右。另外他也看见了一辆马车疾驰而去的背影,那辆车中隐约听到有人说话,但因为离得太远听不到。他刚想放下柴火去看看那位小伙子的情况,结果他自己又醒过来晃晃悠悠地走掉了。老大爷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此也就没有太在意,这几日在家中忙活,进城才发现全城都在说这件事,看了布告不敢耽搁才上府衙来禀告!

这下子胡一山当真就摆脱了杀人的嫌疑,既然有证人、证词、证物相互关联,那么此事即可清晰。

这不仅让秦捕头松了一口气,就连带着苛青阳和百灵夫妇也都松了一口气,要是这寒门出事成为舆论,这端州就别想好过了。

既然事实已经查明,则即令秦捕头释放胡一山回家,而此事在胡家村引发的后续影响其实远远不止于此,此间按下不表!

但胡一山的无罪释放并不代表着整个案件落下了帷幕,反而让这一件案子成为了断了线索的悬案,不过刘府另外一边的案情也已经基本落实,需要开堂审理,判决议定!

这件灭门的惨案,似乎仍是案中有案,不过二太太和管事长期通奸,并在当晚谋害员外和夫人的事实清楚,当事人为了谋求家财,谋害亲夫,按北陵律该判秋后问斩,通奸情事一并通禀处置,于是苛青阳在公开审判中第一次落下了自己的惊堂木,将此二人暂时收押府狱大牢,待公文上报三法司审核后处决问斩!至于刘府家财公告三月,如无继承情事,则由官府一并处置妥帖!

在民众高呼大人公正廉明的喧嚣中,苛青阳审结了案件,但似乎这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结束,其中关碍仍没有真正被解开,但头疼的事也只能在后续追查契机中去对待了,这个案件一查就是一个多月的时间,此时端州府已经逼近年关了,这对于苛青阳来说又将是另外的一个难题!因为每逢年末,除了要勘核下县存数,同时还要对一整年的文书工作进行总结,以待明年开春!今年端州一府的情况是很难汇总和上报的,但是难也得报,这是程序必须执行。

这段时间苦了府里的衙役,除了查案每日繁忙,还要应付苛青阳频繁嘱咐他们下县递送文书的工作,驿丞这个时候是最忙的,除了送走的还有迎来的,苛青阳上头也有上司需要应付,因此一时间很少看到府衙点卯之后还有人在,因为都各自忙碌去了,就连百灵这个知府夫人也不轻松,要打理府内的事情外,北陵的知府夫人是要束管女德和女工的,因此她最近除了管好自己丈夫的伙食之外,还要去往秀坊这样的地方去教导民众,有时候也要和爷爷一样去书院看望私塾童子们,勉励他们好好读书。

就这样日子口很快就来到了腊月,端州府治下逐渐因为气温的下降显得平静了许多,街面上的人们渐渐地也不愿意再出门了,这时候苛青阳反倒有一件事被逼着要出门了,那就是他打算再一次巡查下县,只不过这一次他没有再让夫人和阿义随行,而只有他带着秦捕头等一众差役。苛青阳从胡家村回来之后就一直在惦记这下县个关碍治理的盲角,虽然回来之后就已经行为下县不得纵容地方豪绅强行伤农加租,但实际效果如何他并不知晓,因此必须要重新下去看一下情况。这来年的春耕才是他来端州之后最为紧要的一场铺排,如果这一轮春耕不济的话,各府库存粮也已经不多了,撑不到秋天转圜,因此这是一次覆盖端州全境必须要达成且一定要做好的事情,所以他需要下去了解具体的情况,做到有的放矢才行。

上一轮次巡查花费了整整一个半月的时间,这一次因为要更加详实可能花得时间更久,因此府衙事务他全部都托付给了同知妥善处理。经过这几个月的合作,这位同知杜大人倒是没有再敢出什么幺蛾子了,心思倒也配合着苛青阳,只是不知道这种情况可以维持多久!

苛青阳倒也不与他计较,打点完一切又一次踏上了下县摸底的行程中。百灵将此事详细写信告知了京里的两位老人家,随便给帅府寄去了当地的土产和过年需要安置的一些年货,另外给映雪打点了一些绸裙和首饰,又将青阳下县一事回禀母亲知晓,诸事繁忙不孝回家陪伴云云。

回信里夫人一个劲儿地夸自己这个媳妇知书明礼,叮嘱两人需得守望相扶。映雪也写了一封信告知嫂嫂,礼物自己收到了很是喜欢,只是还是比不过他们在身边,快过年了甚是想念。

百灵捧着家人的回信,感受这言辞间的牵挂,她又向着窗外望去,“不知青阳到了哪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