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接任知府复杂人事
在国府朝堂掐架刚刚开始的那几日,青阳在夫人的陪同下终于将整个端州一府六县巡视完了,这时候距离他们抵达端州府界已经十几日后了,期间吩咐阿义带着亲笔信函前往溧阳告知同知杜之番大人暂由他署理衙门相关事物,待巡视完成之后再行交接。 这倒是让杜之番这位同知出乎意料,他那天召集衙门官吏亲自前往迎接苛青阳到任的,但等了整整一天都没有等到,憋了一肚子火。他以为苛青阳故意刁难他,想给他一个下马威,可没成想等了几日都没来。如今接信方知,这位新任府台大人居然实地探查去了,难不成这小子真有几分本事?带着这样的狐疑,杜之番打量着重新审视一下这位新任知府大人,看起来需得慎重不要到时候偷鸡不成蚀把米,糊里糊涂得罪了上司那才真叫鸡飞蛋打呢!
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属下琢磨了好多遍的苛青阳夫妇现在正在赶回溧阳的路上,这时候马车里已经不再是当初来时的模样,多了很多册的文扎,这些文扎中详细记录了整个端州府的现状资料,一府六县所有被包含的民生事项,甚至细致到了本地的风土人情和气候条件,这些东西可以最大程度上帮助苛青阳以高起点去抓住地方的主要管理漏洞和疏通技巧。
在茶山和梯田上凭空晒了好多日,夫妇俩的脸上都留下了印记,苛青阳倒是不怎么在乎,连累百灵也如此辛苦倒是让他心疼不已。可百灵觉得辛苦值得,起码让自己的夫君没有在经验上落后于那些熬资历的官员,甚至比他们更加出色。
苛青阳倚在车上还在看相关的情况,听的前面阿义告知已经进入溧阳地界,离府衙已经不远了。他今天并没有提前通知府衙里的人即将到任,自己需要看到他们最真实的一面,毕竟知道自己年轻,这些官场上的老油条是先生之前反复告诫过的。
所以当阿义的车马停留在府衙门口一侧时并没有引起什么注意,搀扶着夫人下车,苛青阳环顾了一下这个自己即将主掌的地方。呈半扇形的门口广场,府衙门口两座威武的石狮,石狮旁有一显眼布告栏,建筑呈开口的形式,桥廊下树一打鼓,这就是所谓鸣冤鼓!现在这个时辰,门口并无守卫,也无指引,甚至连府门都紧闭!
苛青阳觉得这样不行,如果寻常百姓要告状或者是有紧急事务非得耽搁不可,这个规矩得改改!他招手把安置好马匹的阿义叫过来,附耳给他嘀咕了几句。只见阿义心领神会,走到府衙门口拿起鸣冤鼓槌对着就是一阵“咚咚咚”乱敲,那声音震耳欲聋。
敲了一会儿,苛青阳示意阿义可以停下来了,过了好一会儿才从府衙里走出来一人,打开门缝探出头来,“谁啊?这一大清早的,敲什么敲?家里死人啦?”
看见阿义不说话只一脸似笑非笑得盯着他,盯得他发毛,一时心头上火,推开门走出来一把拍在阿义肩头上,嘴里骂骂咧咧的,“嘿,你小子欠收拾是吧?知道这是哪吗?”
“我知道这是哪儿!”苛青阳从远处走过来开口说道。
这衙吏转过头来一看,旁边还有一男一女,约莫二十岁的年轻模样,他正要开口突然发觉刚才拍在别人身上的手臂吃痛,下一秒钟已经反手压在了地上了。
“你们闹事是吧,来人啊!有人擅闯府衙啦……”
这下可把整个府衙的人都惊动了,从门口里涌出一大帮人,手里还提着杀威棒!苛青阳一脸肃然地看着这群衙差,示意阿义可以放开那个人了。
阿义刚刚松手,府衙里就走出来一个四十岁左右官员模样的人,身旁还跟着一位师爷。那位刚被阿义压在地上的人,立马鞠躬对着那位官员称道:“同知大人,这几人擅闯府衙……”
杜之番上下打量了一眼这几个年轻人,开口问道:“你们究竟何事?竟敢擅闯府衙闹事?”
“你就是端州府同知杜之番?”苛青阳一开口就把所有人吓到了,这个年轻人居然敢当众直呼同知大人名讳。
“你是?”杜之番也好奇什么人敢如此大胆。
“在下苛青阳,端州新任知府!”
这下把那群刚刚还拿着杀威棒的衙吏吓得够呛,全部趴下不敢动弹,就连杜之番也吓了一跳,赶紧俯低施礼,“卑职不知大人驾到,有失远迎!还请大人赎罪!”
“同知大人免礼,诸位也请起来吧,本府今天新来乍到惊吓各位了!不过也算是知道了端州府衙最真实的一面!”苛青阳一脸平常得说道。
“属下惭愧,今日是卑职一时疏忽了!”杜之番此刻简直想找个地洞钻进去,他千想万想,就是没想到这个年轻人不按常理出牌,这么看起来自己那些天的怀疑是对的,真不能小看这个年轻的知府大人,今天这个坑就差点把自己给埋进去了。
听得身边的同知大人连连赔罪,苛青阳并不想一来就给属下立一个苛刻的印象,但是也知道这群老油条如果不震慑一下的话,他接下来根本寸步难行,更不要说什么真正做事了。于是他给了杜之番一个台阶下,“本府知道这些日子杜大人替本官操劳许多,想必是因为事物繁忙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过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是,谢大人不罪!”
“都起来吧,你们去帮忙将车上的文札取下来,放到文书处归档,上面每一项都有大项和分类,另外帮助夫人将行李拿到后衙去!”
“是,大人!”
杜之番赶紧把苛青阳请到府衙正堂,北陵地方行署机构交接需要几个步骤,其一勘验吏部呈文以及官属大印,二账目以及各项公物、公事的盘查和交代,三就是府衙官吏以及部门职责的沟通。苛青阳给属下人展示完了吏部呈文和大印之后,反而不着急交接账目了。因为他的上一任是被问罪处斩的,所以无论多大的窟窿也都得自己填,这个只要查实库存就行。因此他反而想要先认识底下的人,不过今天刚刚到府,在衙门口又上了那么一出,现在和他们见面反而尴尬,于是他跟杜之番说明天一早请大家衙门口集合,自己有话要交代!
杜之番只好连连点头应允,等苛青阳回到后衙之后,这位杜同知才深深舒了一口气,今天算是阴沟里翻船了,这个年轻人还真是小看他了,一来就给了自己一个下马威,这看起来哪里像二十岁啊!
先把自己的小九九收起来再说,看看他到底还能玩出什么把戏来!
苛青阳此时回到了后衙,百灵已经将日常用品和包裹行李都打点好了,看见丈夫回来先给他打了一盆洗脸水让他洗漱一番,苛青阳接过妻子递过来的毛巾搽了搽脸,开口问道:“夫人,你觉得这个杜大人怎么样?”
“老道干练,滴水不漏,用别的话说就是圆滑,这个人看上去唯唯诺诺的,但未必是他的真面目。夫君,你要知道他也是科举出身的同知就够了!”百灵显然一下子就把关键给点到了。
“夫人不仅越来越聪慧,眼光也越来越好了。这个人可用,但可能会比较麻烦,他的心思在之前任上可能会比较合适,但在我这休想!”苛青阳经过这段时间对底下情况的实地了解,性情上逐渐变得更加稳重务实,对于这样复杂的人事,不仅依靠两位先生提点,他自己也悟出了很多道理!
“我明天先试试他们的积极性,另外也要重新归核一下府衙的账目,这些应该在接手最初全部弄清楚,一点纰漏都不能出,否则下面想要形成像样的想法就很难了!”
“嗯,不过你刚来,也肯定不可能一口气吃个胖子,今天做饭来不及了,我让阿义去附近点几个菜回来,我们先吃饭再做事,好不好?”
“好!听夫人的!先填饱肚子再说!”
知府府衙还是很大的,关于常设官员有同知、通判、教授、训导、府经历、驿丞,此外还有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等协理各项,帮助知府处理督粮、捕盗、海防、江防、水利、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育学、文书等州府公事。另外府衙还有相关小吏补充办理诸多杂务事项,另设公堂捕快且同级知府有所属府兵可堪驱使!
总而言之,这些人的官职官治都需要苛青阳一一了解清楚,再逐一介入具体事务的处理过程。
阿义吩咐底下的衙役小心将公子的文札搬进文书处之后,便去街上打听饭菜去了,顺便夫人有交代,需要去大街上探听一下溧阳的情况。
之前大水堤坝被冲垮之后,溧阳城北一带尽皆淹没,虽然新任官吏已经相应上任了好几个月了,但听说那边依然有不少的难民无家可归,因为现在整个赈灾事项已经结束了,那么这些人就成了被不管不问的|弃儿。
阿义挑了一家比较普通的饭馆,随便点了几个菜色,当做顺口聊天和掌柜的打听起这个事,掌柜的也不隐瞒说是全城人实际上都知道,好几个月了这群人拖家带口的,只能去挖野菜吃维持度日,前段时间又死了好几个,死了也是随便裹张草席就丢到乱葬岗去了,真是可怜!
打听清楚了状况,阿义提着食盒往回走,路上经过不少的店铺也是人烟稀少,这饭口的点一点生气都没有,这可是整个端州府的首府溧阳啊,似乎人们还没有从那场天灾人祸中完全恢复过来!
回到府衙,阿义将所见和探听到的情况告知了公子和夫人,这不禁又加深了苛青阳必须要做好一任的地方父母的决心。另外这几个月这个杜之番到底在干什么?这么久了连灾民安抚都做不好吗?还是在等着看自己的笑话?如果此人心胸如此狭隘的话,即使能力再大也绝非可用之人。
既然赈灾事项尚未完成,那么其余诸事都可先放一边,先处理好这些遗留下来的麻烦,归聚地方人心才是当务之急。如果一个地方到处都弥漫着凄凄惨惨的氛围,那你拿什么来让人们相信未来会更好?
苛青阳交代阿义吃完饭亲自领着几个衙役去城北一带探听,光凭道听途说也不可深信,做事要务实,如果真有此事就把人数和情况记录下来,明日等升堂之后再行处理。另外自明天起贴出安民告示,府衙恢复一切机构运转,同时下属六县所有详情速速禀报统计,此事交由文书处处理,成文后再交给我。
百灵看着自己丈夫有条不紊的模样,知道他这就是已经正式担起知府职责了,现在剩下的就是交给时间和历练了。至于她要做的,就是在背后默默得支持他,鼓励他!
其实城北这事还真怨不得杜之番这个同知,他上任那会儿的交接也很成问题,因为他的上一任也是被判斩立决的,因此他自岭南上任之后对于所有赈灾事项的梳理也难以把握周全,尤其是这灾民的数量汇总工作,那时候府衙缺兵少将,根本无法有效掌控局面。
自从刚刚门口的那一出之后,杜之番现在确实有点怵这位年轻的顶头上司,听说他让人去了城北就知道可能要出事!城北的难民他不是不知道,只是最近这些日子让府衙杂事耽搁了还没来得及处理,心想着反正新任知府还没来。现在反倒成了棘手的事情了,希望他不会以为是自己的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