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1第19章幽州0阅天机暗沉 - 谋定山河之缘起故旧 - 嗜文老鬼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卷1第19章幽州0阅天机暗沉

这不大不小的风波在幽州城也算是茶余饭后,只不过因为趣斋虽然从不宣扬自身实力,所以多数人只拿它当文谈之所,但现如今连幽州刺史府都敢得罪,说明背后所持不小。可怜了那位张公子,往日里嚣张跋扈欺行霸市,现在弄得灰头土脸成了城内笑柄谈资了。

这口气自然是咽不下去的,回府被老爹训斥之后,心想着趣斋惹不起,那两个毛头小子还不好收拾?查到了主仆二人住在翠雅居,这又纠结着一帮打手奔着这里来了。

呼啦啦一群人围了翠雅居,刚好碰上苛青阳接到青竹先生来信,嘱咐他前往书院拜访,他正收拾着装准备出门。阿义在门外就看见这阵仗,不禁莞尔:居然有人挨揍个没够。

这翠雅居的掌柜的倒是怕事情闹大,一直赔笑个没完,怎奈这张公子实在目中无人,见到仇人分外眼红,上来就奔着主仆二人去了。

“我说小子,想不到我能找到你吧,敢管我的事,今天让你知道厉害……”

阿义噗呲一下笑出声来,这桥段怎么跟看戏一样,但今天公子要去书院懒得和这群人口舌,自己招呼这群人就行了。之前帅府之人都很低调,出门极少暴露身份,但对于这种泼皮你不拿身份压他,他估计就会没完没了得找你麻烦,索性一次解决。

阿义从腰间提出边军都护府腰牌,别小看这玩意,整个北陵估计除了皇城禁军腰牌就属这个东西最有震慑力,毕竟下辖统领着几十万的边军精锐,令行禁止是必须的权柄。

走到张公子身前,挡住两人身形,“睁开你的狗眼看看这是什么?你再胡搅蛮缠,估计你爹都承受不起!”

这张公子虽然跋扈但并不是傻子,看着硕大的“边军都护帅府”几个字,顿时再也不敢说半句话了,刚才还叫嚷着要教训人,现在则一脸哭也不是笑也不是的模样。

苛青阳刚好收拾利落出门,路过张公子的时候对他说:“令尊这刺史之位乃是造福一方百姓的职责,不是给你嚣张的底气,你我年纪都差不多,听在下一句劝,多读书明礼,给尊长积点德行吧!”说完便带着阿义出门去了。

围观众人纷纷诧异,这位顽主今天居然吃了瘪,因为刚才阿义遮住了身形,因此只有张公子看清了腰牌,于是所有人都在好奇:另外那位年轻公子到底是谁?

出了门的苛青阳则没有理会那么多是是非非,他在车上还在教训阿义不该暴露身份,帅府虽然威重但落人口实总归不好,那是朝廷赋予的权柄,是万千边军将士的能力,于自己并无半分关碍,这种身份父亲和大哥就非常慎重,因此以后还是少用,不然和那个张公子有何不同?

阿义郑重地点了点头,苛青阳说完倒是觉得自己略有所思:威权到底该如何让人敬畏?

这一路上苛青阳都在想着这个问题,窗外街景走马观花似飘过,似乎已经不在他的眼界内。

百阅书院成于太祖年间,乃是当年帝师苍莫先生所创,传言于西北壮大至斯,如今书院的院首是前翰林撰修、国子监祭酒邱闻机,号文白先生,与青竹先生乃是故交旧友,相传当年两人曾共修文史残卷引为知音。书院位于整个幽州城东北一侧,内有净水一湖,称灵水湖,穿书院汇于城内河,而书院规模经百年之工完善扩建,此时鼎盛远非当初可比,这里一时为西北学子圣地。

车马行至书院门前,一股文脉气息铺面而来,朗朗书声与门前繁茂桃李竟成佐证,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才是百年文园的底蕴和气脉所在。苛青阳一抬头,正见坊牌上以狂书所著“百阅书院”,锋走龙蛇,笔力浑厚,一股狂傲洒脱跃然于前,听先生说过这牌匾乃是苍莫先生所著,不愧是一代帝师。

嘱咐阿义安置好车马,自己提着拜帖前去递送,苛青阳在这里自是不敢失礼,恭恭敬敬将拜帖交给门前管事,主仆二人站在门口耐心等待。

苛青阳看着门前景色,开口吟道:“愿与桃李久作伴,不求千秋一功名。”

“嗯,说得好!小友小小年纪如此透彻,实为难得!”突然一阵爽朗的赞许声打断了苛青阳的思绪,回过头来一看,自己先生正和一位年纪相仿的老者迎面走来,两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盈盈笑意。

苛青阳赶紧拱手见礼,“弟子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了!”

“哎,闻道有先后,却无老幼,悟性一事并非阅历,天然偶得也是有的,难得你小小年纪对功名一事没有执念,这一点老朽和你先生都不及了。”

“青阳,快来见过文白先生!”

“弟子拜见先生!”

“免礼免礼,赶紧进来说话,我与你先生正巧要去跨院考较文试,听说你已经来了那就一同去吧!”

“长者邀不敢辞,弟子遵命!”

“爷爷,你们要去哪啊?我也要去……”几人正待离开,突然从不远处传来清脆悦耳又略带调皮的少女声,人未到声先至,苛青阳转头一瞧,一个身着轻粉红裙的姑娘从远处踩着轻快的步伐飘然而至。

“百灵见过青竹先生!”走到文白先生快速见礼道。

“你这丫头,这几日又疯哪里去啦?整日连影子都看不见一个,今天怎么有兴趣去看文试啦?”文白先生虽然口中责备,但满脸的笑意和宠爱。

“哎呀,前几日师兄都是考较一些陈词滥调的东西,不好玩嘛,嘻嘻嘻”,当女孩跟自己爷爷撒完娇才发现原来旁边还有人,转头一看,她和苛青阳都不约而同地脱口而出:“是你!”。

还是苛青阳反映快一些,“百灵姑娘有礼了,想不到我们还能再见面!”

百灵莞尔一笑,“我也没想到啊!”

两个年轻人自来熟,倒是把旁边两个老人家看傻眼了,这是什么情况?问清缘由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么一段。

“这个张乾,怎么养出这么一个儿子,真不像话!”两位老者都摇了摇头,北陵官风近些年来极其晦暗,如今朝廷之上吏治不振,又刚逢新皇登基无暇顾及,可就苦了下面的黎民百姓了。文白先生和青竹先生心忧不已,但突然他们又相视一笑,今日之文试题目有了!

这次轮到两个年轻人疑惑了,这两位老人家怎么一会儿一个脸色,好生奇怪!第二次相见,苛青阳倒是和百灵热络了许多,“我听水伯说,今天那个张大公子又去找你算账啦?没事吧?”

“没事,劳姑娘挂记!”

“谁挂记你了?我只是怕他伤到你……”百灵的声音一下子就弱了下去,“对了,你还没跟我说,你叫什么名字呢?”

苛青阳这才想起来,之前自己为免麻烦连名字都未曾告知,“是我失礼了,在下苛青阳!”

“原来你就是苛青阳啊,边军都护帅府的二公子,青竹先生的得意弟子,这些日子我爷爷都快在我耳边念出茧子了!”

“是文白先生谬赞了!”

……

两个年轻人聊得热络,两个老人家在后面倒是一脸的戏笑。

“文白兄,你这宝贝孙女怕是保不住咯,呵呵!”

“我怕是你那宝贝弟子保不住才是真啊,哈哈哈!”

一行人紧步慢行,沿着书院门廊的曲折,穿过两进的院落,清雅的灵水湖畔,正见三五成群的学子或席座诵读,或挥墨成文,见得两位先生前来都纷纷见礼。

两位先生吩咐招呼各位学子聚拢席座于风晚亭前,待所有人落定,文白先生先开了口:“前几日我与青竹先生作试于诸君,文史子集,琴棋书画,其中佼佼者不乏。但今日所题乃为策论,是以为天下苍生计,关乎黎民社稷之根本,乃汝等学子出仕之必要!因此希望尔等认真思索,体悟心得,不可诓骗于天地圣贤,可知晓?”

“弟子谨记!”底下学子一应作答!

文白先生点了点头,示意青竹先生出题,“好,相信诸君都已知晓,今次科举皇上很有可能会殿前问策。所谓策论,并非纸上之谈,乃治民之术,用心之实。上系朝廷之谋划,下关百姓之生息,不可谓不重也。所以文白先生提点,望诸君切实谨记。本次题试就是权作何解?请诸位深思作答!”

身后的苛青阳一听这个题目,心中不由一动,这不是自己刚才就在想的东西吗?权以何解?威乎?恩乎?法乎?情乎?

小小一个刺史之子,何以如此嚣张跋扈?不过是借父之权,其父之权乃秉朝廷之治,然权治无非恩威法情,其身不正则权亦不正,多生祸害至此。为官之本乃恪守权限,治理一方,造福一方。因此权治之解,在于恪守,在于立命,在于制约。为官不可以权谋私,否则权乱必出!朝廷于权之外,设御史闻风奏事不就是为了督正权治吗?如此一想,苛青阳豁然开朗!然而又思及近些年来,朝廷御史所困于地方常态,言路不畅乃至于吏治不清,官场晦暗,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这一声叹气虽轻没有惊动底下的学子,倒是把自己先生惊动了。青竹先生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弟子,知道他又有所悟了。自己这个学生一贯聪慧,因此尽管他知道皇上有意于殿前问政,也不愿意提醒弟子注意,凭青阳的才学所缺不过是阅历和体悟罢了,让他感民之疾苦,多思才学之外才是正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