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一本书读完特种作战的历史》(41) - 一本书读完人类的历史 - 崔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一十五章《一本书读完特种作战的历史》(41)

多箭齐放——美军入侵巴拿马

1989年以来,拉美地区民主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在智利经过大选向文人政府过渡后,拉美军人政权只剩下诺列加一家。巴拿马的军队实权派不仅控制了几乎所有的文职部门,而且还直接操纵着总统人选。自从1982年以来,巴拿马先后6位总统中,4人就是迫于诺列加的压力而辞职的。这导致诺列加在拉美国家中的处境孤立。在这种形势下,为拉拢拉美其他国家,美国人权衡利弊,决定出动特种作战部队抓获诺列加。“祈祷书”计划

1989年,共和党人布什取代里根成为美国新一任总统。布什上任后关心的第一件事不是经济,而是如何推翻巴拿马的诺列加政权。他把入侵巴拿马、抓获诺列加看作是最好的“圣诞节礼物”。

早在乔治·布什还是副总统兼白宫危机特别处理小组主任时,他就让参谋长联席会议秘密制定了总代号为“祈祷书”的入侵巴拿马计划。这个入侵巴拿马的计划由4个相互连贯的分计划组成:第1个分计划代号为“邮件收发时间”。它规定:一旦发生危机,美军立即沿着运河航线部署军队,固守船闸和马登水坝,以确保运河在战争状态下能够继续通航而不致关闭。第2个分计划代号为“克朗代克钥匙”。它规定:一旦发生危机,美军在控制巴拿马城的同时,应调动大批军用和民用飞机实施撤走非战斗人员的行动,以防止美国人被对方扣为人质。第3个分计划代号为“盲人逻辑”。它规定:一旦诺列加政权被推翻后,美军应该让新的文官政府提出要求,然后由美国提供擅长民政事务的军事专家协助新政府组织新的机构。第4个分计划代号为“蓝匙”。它规定:如果美国无法通过其他方式推翻诺列加政权,就由美国驻巴拿马陆军的指挥官统一指挥由4个军种的部队组成的联合特遣部队,对巴拿马国防军采取进攻性的军事行动,摧毁这支军队。

“正义事业”行动

1989年12月17日下午,白宫作战会议做出决定:“正义事业”行动的实施时间定为12月20日凌晨1时。对此,美国方面考虑已久。同时,为了在入侵行动开始后,大肆向新闻界渲染,乔治·布什批准将原来代号为“蓝匙”的摧毁巴拿马国防军的作战计划改为“正义事业”行动。

“正义事业”行动期间,参加行动的特种部队由联合特别行动特遣队(以下简称“联合特遣队”)指挥,司令是华纳·唐宁少将。参加行动的部队被编成了几个队:红色特遣队(陆军第75游骑兵团)、黑色特遣队(陆军特种作战部队)和白色特遣队(海豹部队和特种作战艇分队),由心理战和民间事务部队协助这3支特遣队的行动,此外,还有陆军特种作战直升机队和空军的突击队。

红色特遣队

红队是联合特遣队里最大的一支特遣队,它主要由第75游骑兵团组成,为加强它的力量,调拨心理战第4队、第96民间事务营、空军特种战术队、海军陆战队炮兵联络连加入这支特遣队。它的空中援助包括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的ah-6攻击直升机、第1特种作战联队的ac-130h攻击机和常规部队的“阿帕奇”ah-64直升机和f-117a战斗轰炸机。

指挥部的行动计划是,在总攻开始的1989年12月20日午夜1点,从2个地点同时空降作战人员,一个是奥马尔·杜里荷国际机场与托库曼飞机场,另一个是里奥·哈托飞机场,空降成功后,空降部队将和常规部队会合,一同开始行动。

杜里荷/托库曼机场战斗

奥马尔·杜里荷国际机场是巴拿马的主要国际机场,与它邻近的托库曼飞机场是巴拿马的空军基地。“正义事业”行动的第一个关键是拿下这2个机场,阻止巴拿马第2国防连和巴拿马空军干扰美军的行动,确保第82空降师在这个地区顺利空降。

红色特遣队的司令是威廉·科南上校,他把夺取2个机场的任务交给了第75游骑兵团的1营。1营的指挥官是罗伯特·华纳,因为第82空降师的一个旅将在行动开始后45分钟空降到这2个机场,所以他们必须在45分钟内结束战斗。为加强1营的力量,第75游骑兵团3营c连、心理战分队、民间事务队、2架ah-6特战直升机、空军特别战术队和一架ac—130h“空中炮舰”战斗机加入了1营的行动,与他们并肩作战。

▲巴拿马城

攻击开始之前,3个作战管理队和1个空降救援队首先在机场跑道末放置了行动导航塔。凌晨1点整,行动开始了,“空中炮舰”和几架ah-6开始轰炸机场里驻守的巴拿马国防军,ah-6特战直升机消灭了3个目标,“空中炮舰”持续轰炸巴军第2“来复”连的营区和指挥楼。事实上,行动之前15分钟,美军就已经对巴拿马城的巴军指挥大楼发动了进攻,也就是说,守卫在杜里荷/托库曼的巴拿马国防军,在游骑兵于1:03分开始空降、第一个士兵跳出机舱时,就很清楚地知道了美军已经入侵巴拿马。

a连只遇到了零星的反击,仅用了2个小时,他们就完全夺取了巴拿马空军指挥部,抓获了大约20名躲藏在飞机棚里的军人。b连也顺利降落在目标区域,很快就完成了它的清理警戒任务。和a连一样,他们只遇到了一些零星的抵抗,也抓获了一些俘虏。c连在空降中遇到了一个意外,一些巴拿马车辆不顾警告信号,试图在地面布置路障。游骑兵开火以示警告后,大部分车都逃走了,有一辆因为轮胎被打爆留在原地。逃走的车中有一辆正是曼纽尔·诺列加的轿车,当晚他正在军队娱乐中心享乐。c连攻打巴军的2连,他们遇到了一些无效的抵抗,但迅速清理了现场,消灭了一名拒绝投降的巴军士兵。

第75游骑兵团3营c连的任务是拿下国际航管中心,在这里,他们遇到的情况远比预料的要困难。首先,四分之一的士兵降落在跑道西边10英尺高的一个草垛上,他们用了2个小时才与部队会合。在清理航管中心周围的建筑过程中,他们没有遇到麻烦。与此同时,ah-6摧毁了航管中心外面的警卫室,消灭了里面的两名警卫,3排占据了航管中心北部的火力点。

游骑兵从北面进入了航管中心,两件事令他们吃惊。一是恰好在进攻开始之前,2架民用飞机抵达了机场,大约400名旅客当时正在航管中心,其次是他们在这里遇到的抵抗,比在机场其他任何地方遇到的都激烈。

在二楼,2名游骑兵在搜索一间大办公室时,2名巴军士兵从一个隔间跳出来,用手枪向一名游骑兵连发数枪,他受伤倒地。另一名游骑兵立即还击,在其他2名游骑兵的帮助下,他把受伤的同伴抬出那间办公室,自己头上也挨了两枪,所幸凯夫拉尔头盔救了他。在办公室门外,他向里面扔进一枚手榴弹,但隔间保护了巴军士兵。之后,他再次进入那间房子,等待巴军士兵首先行动。2名士兵突然冲过来和游骑兵近身格斗。真是不知好歹!极少有谁能在和游骑兵的格斗中占上风。很快,一名巴军士兵被杀,另一名打碎玻璃向窗外逃了出去。他从两层楼上落下,差点就落在一名巡逻的游骑兵身上。当他拔枪的时候,巡逻的游骑兵已先他开火,将其击毙。

这期间,2排从南面进入航管中心。这里有三层主楼,每个班负责一层。第三层的敌人向他们开火,游骑兵的还击迫使敌人逃离了航管中心,使他们没有遇到其他麻烦。但第一层的情况比较复杂,大约10名巴拿马国防军士兵劫持了两名美国姑娘作为人质。

▲特战队员跳伞

他们匆匆逃离航管中心,但一出大楼他们发现正撞进游骑兵的包围圈里,只好又撤回大楼。在楼里,2排和他们进行了几次交火,对峙了两个半小时后,到凌晨5点,游骑兵发出了最后的警告。为了避免全部覆灭,他们放了人质,选择了投降。

大约上午11点,82空降师接替了第75游骑兵团第1营,开始执行在机场外的任务。下午3点,3营c连加入了清理机场空军指挥大楼的行动。在夺取机场和清理现场的战斗中,游骑兵的训练有素,加上周密的行动计划,保证了以最小的代价赢得最快的胜利。

里奥·哈托机场战斗

在巴拿马市以西60英里,是里奥·哈托机场,它是巴拿马的一个军事基地,有巴拿马国防军2个连驻守,分别是第6和第7“来复”连。第6“来复”连装备有19辆装甲车,第7“来复”连是忠于诺列加的防暴精英。此外,巴军工程排和巴军训练学校也在这里。红色特遣队的任务是消灭这些军事力量并占领机场。据先前情报,这里巴军的兵力超过500人,这些部队特别是第7“来复”连,可能会进行强烈的抵抗。

攻打里奥·哈托机场的指挥官是科南上校。他指挥的部队包括游骑兵2营、3营、心理战4队、民间事务队、空军特种作战战术队和陆战队炮火联络队,担任空中援助的有2架f-117a战斗机、2架ah-64直升机、4架ah-6直升机和1架ah-130h战斗机。任务分工为:2营空降到跑道南端,包围敌兵营并伺机消灭敌人;而3营空降到跑道北面,夺取并清理跑道。

按计划,首先由ac-130h摧毁机场的两个防空工事,随后13架c-130运输机将这两个营运送到机场。到达目的地后,2营首先空降,然后是3营。其任务是:2营a连攻打、清扫巴军训练学校,b连从东面进攻巴军7连。如果任务完成后b连伤亡不大,将继续向西推进,清除巴军6连;如果b连伤亡过重,c连将接替他们完成该任务;如果b连可以继续战斗,那么c连的任务就改为占领诺列加的海滨别墅。

▲f-117a战斗机

尽管游骑兵希望f-117a直接空袭巴军营区,但他们还是决定,先制造爆炸以威慑巴军官兵。为此,他们选择了一处靠近营区的地方作为爆炸的目标。在进攻开始之前,游骑兵埋设好炸弹。随着一声巨大的爆炸,ah-6和ac-130h立即开始攻击预定目标。

虽然空中打击持续了3分钟,但巴军的防空工事依然在不断射击。11名机组人员被打中,一名游骑兵战士在飞机里就被打伤。尽管如此,凌晨1:03,游骑兵还是按计划实施空降。这些游骑兵大多参加过1983年在格林纳达的行动,他们认为与那时相比,里奥·哈托机场的火力要猛烈得多。

刚降落到地面,2营的游骑兵就看到许多巴军士兵向他们奔来,他们迅速实施打击,很快就控制了局面。看上去巴军部队已经离开了营区,要么转移到机场周围准备抵抗,要么逃走了。按照计划,a连首先完成了任务,前去攻打训练学校。

就在a连向学校挺进时,b连开始攻打巴军的7连营区。他们用炸药在营区的高墙上炸开了几个洞,快速突入营区,开始逐个房间搜索。期间没有出现大的伤亡,因此继续向西推进。12月21日凌晨,他们开始攻打巴军的6连营区。b连行动的成功,使c连在进攻开始两个小时后,按计划攻击诺列加的海滨别墅。他们的行动也非常顺利,迅速占领了别墅。

3营在2营空降之后才开始跳伞。随3营官兵空降到地面的,还有4辆吉普车和6辆摩托车。a连的摩托车沿跑道从北开进,防止可能针对美国人的进攻;与此同时,b连的吉普车小队设了岗哨,监视巴军的一举一动。

3营a连空降落地后,从南到北,散落在泛美公路上。该连的一个主要任务是“拔掉”里奥·哈托机场入口处的一个机枪碉堡。真碰巧了!a连的指挥官和其他几名游骑兵正好降落在距入口处约30步远的地方。一着地,他们迅速投入战斗,很快就消灭了向游骑兵开火的巴军机枪手,占领了制高点。

a连的其他兵力开始清除训练学校大楼和教学区,他们遭遇了大量散兵游勇。用3营指挥官约瑟夫·亨特的话说,这些巴军士兵“为了在30分钟里把所有的钱花光而四处疯跑”。随着游骑兵的步步推进,巴军士兵放弃了抵抗,在游骑兵到来之前纷纷逃跑。a连抓获了167名俘虏,他们自己解除了武装,充满恐惧,唯一想做的就是投降。进攻开始后1小时,a连就胜利完成了任务。

3营b连降落在泛美公路的东面,公路上的车辆比预想的要多,警戒分队开枪示警,要求他们立即离开。之后,b连开始清除跑道,使美军的飞机能顺利着陆。很快,他们就清除了公路上的卡车、铁丝网等路障,同时还占领了飞机导航塔。行动开始一个半小时后,游骑兵完成了清除跑道的任务。紧接着,一架架c-130运输机开始着陆,运来了更多的作战人员和作战物资。

在泛美公路北面的游骑兵遇到了巴军的抵抗。黎明时分,天色变亮,一些巴军士兵开始撤退,从一幢建筑撤到另一幢,边撤边打。在追击过程中,最前沿的游骑兵一个班与巴军士兵交火,在难以快速获胜的情况下,他们呼叫两架ah-6直升机给予火力支援。同时,几名游骑兵潜伏到一排树后面,试图从翼侧包围巴军士兵。迅速赶来的直升机在上空盘旋了几秒,就发现树后有目标移动,以为是巴军士兵,便毫不犹豫地开火。误伤悲剧发生了——2名游骑兵被打死,4名被打伤。尽管如此,游骑兵还是按计划,于12月20日顺利占领了里奥·哈托机场。

白色特遣队

1989年12月19日,联合特遣队的海军特种作战部队——白色特遣队开始在巴拿马运河以西的罗德曼海军港准备出发,他们的任务是占领帕蒂拉机场。

负责攻打帕蒂拉机场的白色特遣队共有62人,包括3个海豹突击小队(代号分别为“狂徒”、“三角洲”和“高尔夫”,与ac-130武装攻击机进行联络的空军作战控制人员、一个迫击炮班,另外26人编成救护队、信号情报队、心理行动队。

19日19:30,15艘作战橡皮艇载着地面作战人员,从距离帕蒂拉机场8海里的霍华德海岸出发。与此同时,2艘巡逻艇也离开罗德曼海军港。23:30,橡皮艇到达了机场海岸,2名海豹队员游向沙滩,侦察靠岸的地点,并在沙滩上安置照明灯。

▲橡皮艇

20日0:45,正在从沙滩上接近跑道的地面作战人员,听到了攻打巴拿马巴军指挥大楼的枪声和爆炸声,他们知道那里的行动提前开始了。也就是说,帕蒂拉机场的守军已经知道了美军的入侵。他们加快了行进速度,从机场铁丝网上剪开的洞快速穿过,在跑道的南部集结。他们得到情报,诺列加将乘一辆小飞机逃离这里。“三角洲”突击小队在半路上埋伏了几分钟观察四周情况,然后才向飞机控制塔摸去。“狂徒”和“高尔夫”突击小队在草地掩护下,沿跑道两侧悄悄移动。

两个海豹突击小队悄悄地摸到了最北边的3个飞机棚。巴拿马士兵在中间的飞机棚前站岗。海豹指挥员判断,那里停放的必然是诺列加的喷气式飞机。2个突击小队迅速向岗哨靠近。接近岗哨时,巴军士兵发现了他们,马上问他们“口令”。一名海豹队员胡乱回答,巴军士兵发现不对,立即开火。海豹队员迅速还击,但仅仅过了2分钟,就有8名海豹队员受伤,其中5名伤势严重。“高尔夫”突击小队的指挥官立即呼叫要求增援。地面作战指挥官立即派出了另一个突击小队。突击小队迅速赶到,实施增援。效果果然明显!海豹部队很快就占了上风。

▲海豹突击队员训练中

在2个排的强大火力下,巴军士兵被压得抬不起头,不得不撤离。1点46分,海豹突击队控制了机场,并立即向指挥部报告。随后,一架直升机赶来,运走了伤员。同时,海豹突击队在机场的最南端建立了有效的防线。几分钟后,从罗德曼海军港出发的巡逻艇到达机场。黎明时分,海豹突击队一个排开始对飞机棚进行清理,其余队员将飞机从跑道上拖走,使其无法起飞。

21日14点,后续部队到达机场,5架ch-47直升机运来了一个游骑兵连,成功占领帕蒂拉机场的海豹突击队搭乘这些直升机离开。原计划5个小时完成的任务最终用了37个小时,4名海豹突击队士兵阵亡,8名负伤。

完成在帕蒂拉机场的任务后,白色特遣队又被赋予新的任务:搜查武器秘密窝藏点,抓捕、搜剿诺列加及其追随者。他们一直在巴拿马托行任务,直到1990年1月1日才解散。次日,队员们全部返回美国。

黑色特遣队

美军一发动入侵,巴拿马国家am中波和fm短波广播站就开始播放诺列加的一个录音讲话,他号召国民奋起反抗美国入侵者。必须立即停止诺列加的声音!第7特种作战大队3连编成黑色特遣队。黑色特遣队的首要任务,就是破坏支持诺列加的电台广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