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过年(一) - 穿越之齐女之福 - 云外的云外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2章过年(一)

第52章过年(一)吃过中饭,胡沈两家聚在正屋会客厅里,说这沈氏两个孩子怎样流落至人伢子手里一事,沈老爷子道:“去年年底,要债的上门逼债,那时我我们一家都临时住在村旁土地庙里,亲家一家早已被我们拖垮,不知搬到何处去了,其他亲戚朋友都躲着我们,我们早走投无路,哪还有钱给那些人,他们便叫方睿卖了媳妇和两个孩子,当时为了让他们暂时离开,便先答应让他考虑一晚,第二日再答复他们,但儿媳妇崔氏过于害怕,当日下午趁着我们出去找吃的时候,就带着两个孩子逃走了,后来再无音信。”想起那段时日,三人皆面露凄惶之色。

说着,将目光投向沈静沈心,颤声问道:“静儿,心儿,你们随你娘走了这后是什么情形,你们娘呢?”

沈静道:“我娘带着我们两个想去济南府找她表妹,一路带着我们一边讨饭一边向北走,可走了二十几天,我娘就病倒了,刚好附近有个烧瓦罐的窑厂,废弃不用了,晚上我们就住在里面,那里面有稻草,又背风,一点也不冷,白天我和弟弟两个出去讨饭,然后带回来和娘一起吃,过了四五日,娘的病也快好了,可是我和弟弟却在外面被捉伢子的人盯上了,那些人将我们抓住之后装入口袋,一路被到处买卖数次,我们只想尽办法逃跑。因我原来的夫子是陕西人,我便装成他说话的口音,叫弟弟不要说话,心想,希望有一日他们能把我们当外地人再卖回安淮府,果然辗转几番,我们又被卖了回来,后来便遇到了姑父与表姐。”

“可究竟我娘现在何处,是生是死,我们也无从知晓。”

大家这么听了,一方面为崔氏和两个孩子感到心疼难过,亦庆幸沈静之聪明机智,好歹三个找回了两个,还有一个大人再慢慢打听下落,已经这么久了,也不是急的事。

又问沈方睿还欠那些放高利贷的多少钱,沈方睿道上个月说是一百二十两,这一个月来他们东躲西藏,不知又涨到了多少,胡永强便干脆取了三百两银子,陪同沈方睿一道,去找了放贷之人,花了一百八十两,将钱全数还清,烧了欠条,从此与这些人两不相干。

又一同去官府报了失踪人口,为重新找回崔氏留下一点渺茫的希望,寒冬腊月的,也别无他法。

且说这胡家一下新添了这些人口,还都是喜事,那沈氏走路都带着风。

虽然雪还在时大时小的飘着,却也挡不住新年的脚步,更无法影响人们迎接新年的好心情。

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腊月二十八那日除了洗年澡,还要打年糕做挂面,到了腊月二十九,铺子里已上了门板,关起门来正式过年了。

除了三个伙计各回各家,今年胡家一共二十口人在一起过年,虽和那些大户人家动辄几十口一百多口人不能比,却也是一院子里到处是人热闹非凡了。

一早上,除了小鱼儿之外,胡永强将其余七个徒弟都叫到一处,每人发了一百文钱,叫他们趁着今日最后一天人们打年货,街上还热闹着,都出去逛逛,买点自己想买的东西,中午回不回来吃饭都可,只是别玩得太晚就行。

这些人高兴的雀跃欢呼起来,同着胡康双胞,甚至还带上了小鱼儿,一道嘻嘻哈哈勾肩搭背的出了门去。直玩到天黑才回来,刚好掐到饭点,沈氏嗔道:“你们这些猴崽子们,只怕不饿还不知道回来。”众人道:“的确是饿的受不住才回来的,外面卖的那些吃食那叫什么啊,都无法下口,怎么能和大娘子的手艺比呢!”沈氏笑道:“你们出去别的不知买啥了,但是这糖一定是买了不少,瞧这一个个嘴甜的。”众人皆道:“真话真话!”把个沈氏哄得的好不开心。

吃完晚饭,王氏和沈家老太太周氏,带着丰灵丰敏做糯米圆子,沈氏一个人守着个煤炉子,做蛋饺,沈老太爷和胡老太爷跑仇老头的门房里烤着火在一块闲聊,胡永强和他十几年的新舅头在旁旁听,时不时笑着插上两句,一众徒弟都聚在胡康的东厢房堂屋看胡康写春联,双胞和小鱼儿各房来回跑着乱窜。

杨菲尔那字实在拿不出手,但是她最喜欢看别人写,前世的时候她看爷爷写,今日她便看胡康写,顺便搞服务,店铺大门,内门,新宅大门,垂花门,各房门上,厨房厕所,前倒座房后罩房,窗棂上乃至树上,都要贴上不同尺寸的春联或福字,这就要专门人去裁纸,以及折成均等大小的七字或五字的囟字格,好让书写者能将字的行距分的平均。

几十副春联连裁纸带写,直忙到亥时末快十一点,总算全部完工,其他人早回去睡了,只杨菲尔陪着胡康写到最后,整整齐齐铺在地上晾着,一片通红,让年三十一早起来的胡永强夫妇都没地方下脚,沿途边走边把已经晾干的春联福字收起,才算脱困。

出来一看,断断续续连下四天的雪已经停了,院子里的雪积了两尺厚,东方已显出光洁柔和的鱼肚白,渐渐与蓝紫色的天空相接,侵蚀。看来今日是个大晴天,连道这天公作美,不影响下午去上坟的人家。

四位老人比他们起的还早,都是一辈子干惯了农活的人,起早也起惯了,正在院子里扫雪,已渐渐扫出一个田字形的路来。

年三十的早饭是鸡汤元宝下挂面,元宝就是鸡蛋,在过年期间的鸡蛋都叫做元宝,一家人无论大小,每人两个,务必要吃完,来年才会收获圆满。大家都正吃着早饭,就听远远近近的鞭炮声开始不绝于耳,那是别人家已经在吃年饭了,此地有个风俗,年饭吃的越早,来年发财也赶早。还有一个风俗,分了家的兄弟之间,不管是已经儿孙满堂的老兄弟,还是刚成家的年轻兄弟,年三十这天都要每家准备好年饭,请其他家去吃,有时家族大的人家,一天要跑数家,轮流转着从早上一直吃到晚上,是以,也要很早就开始吃年饭,否则,很可能要吃到年初一去。或者是要好的朋友之间,也会互相邀请对方去自己家吃年饭,共享自己家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饭,表示互相之间友情的深厚。

吃完香喷喷、热乎乎、咸增增的鸡汤元宝面,孩子们还有一项重要任务——贴春联。

铺子门板贴上:麦屑凝脂香调**,花纹生色味胜红绫,横批:甜蜜圆满。

新宅大门贴上:平安即是家门福,孝友可为子弟风,横批空置,需等吃年饭时与放鞭炮同步贴上。

垂花门贴上:云间树色千重满,门外山光万叠浓。横批:春满人间

正屋大门贴上:山青水秀春常在,人寿年丰福无边。横批:福寿齐天

其余门上皆贴上写着吉祥祝福期望的春联等等。

年饭需得吃的正式,阿振阿棠阿山阿水四人合力将厨房里的长餐桌抬到正房堂屋,胡康和沈静从旁帮忙,拿碗拿筷拿勺摆放整齐,双子和小鱼儿摆好椅子板凳。

所有女眷都在厨房忙活,杨菲尔不断叫男孩子们进来上菜,先是四个凉菜:花生米拌香菜,糯米藕,松花蛋、肉皮冻。然后开始陆续上热菜,红烧肉,红烧鱼,红烧鸡,卤拼,咸拼,蛋饺,梅干菜扣肉,冻骨,红烧蹄筋,红烧牛肚,三鲜锅,牛肉锅,药膳全鸭,炒山珍,大蒜炒咸肉,渣面炒茼蒿,钱串子(豆腐果白菜烧粉丝),芹菜炒香干,上汤菠菜,大骨炖萝卜,肉片木耳炒莴苣,大葱炒猪肝,银耳荸荠甜汤,老鹅汤。

总共二十八个菜,端上桌,琳琅满目,香气扑鼻,这一顿年饭,要准备两天的量,因为年初一不可动刀、剪、针,这些都属凶器,动则不吉。不可洗东西,因洗和死是谐音,亦不可炒菜,否则来年家中会有争吵,家庭不和。所以年三十就要多准备些菜,年初一中午的饭菜都是年三十所剩,这叫年年有余。

一切齐备,胡老太爷燃了一把捆香,靠在正房门槛上,胡康双手拎着一直放在堂屋长案上的大门横批,横批后面已经涂上了面浆,胡永强领着杨菲尔和双子,五人一起去门口放鞭炮,这边鞭炮一响,胡康站在梯子上立刻将横披贴上:春回大地。

请四位老人坐在面朝大门的正中上座,胡氏老两口身边依次是胡永强沈氏胡康杨菲尔双子,沈氏老两口身边依次是沈方睿沈静沈心,仇老头坐在沈心下手,其余位次众徒便随便坐了,满满当当,热热闹闹,济济一堂。

胡老爷子率先端起酒杯,向众人高高举起,众人也都哗啦啦端着酒杯站起来,胡老爷子道:“看如今这日子,我都不敢回想往年的光景,今天过年,不好的事情我也不多说了,只作对美好前景的展望,希望来年一切都好!干!”

众人都仰头干了杯中酒,都是喝的甜米酒,即便是小孩子喝了也是无碍。

胡永强端起酒杯,向着沈老爷子道:“今日这第一杯酒原是要敬我自家父母的,但今日却要先敬我岳父岳母大人,发自内心的感谢你们的到来,解了我家孩他娘,也就是你们女儿多年的心结,你们放心,从今往后,我会象亲儿子一样侍奉你们的。”

说完也干了杯中酒。

沈家二老微微笑着点头,端酒杯一饮而尽。

沈方睿端起酒杯站起身来敬胡家二老,道:“家中一时遇难,幸得你家收留,来年必励精图治,报此大恩。”

胡老爷子道:“英雄也有落难时,你还年轻,以后还有大把的机会和时间,假以时日,定会重新振作。”

和王氏向沈方睿举杯,三人同干了杯中酒。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