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紫意——战国》 - 仙逆之传 - 同期留级生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仙逆之传 >

138.《紫意——战国》

“先生,来,再来一口?”卫鞅将手中水袋递给紫,抹去了嘴角的水迹,微微笑道。

“就这么一袋子果酒你也好意思……”紫最终不断喃喃的抱怨着,但手里却半刻也不停,一把将那水袋捏了过来,顾不得二人斯文,凌空便向着口中倾泻而出。

卫鞅捏了捏空空如也的右手,嘴角略微尴尬的张了一张,不知所措的微微缩回。

“先生此次远离安邑,适才还曾听闻先生口中长啸道:‘此生此世,再也不踏入安邑一步’?”卫鞅看了看一副洒脱自然,箕踞而坐的模样,却不似寻常那些自年幼开始便接受礼法教育,食不言寝不语的大家子一般,但看其文学修养,为人之品行……

卫鞅乃魏国贵胄之后,只因魏国弱小,卫鞅大才,却苦于无力施展,故而才千里迢迢,离家背井地来到魏国,几经曲折,方才在丞相公叔痤,门下做了个中庶子,后来因为明珠显露,才被公叔痤赏识,二人虽说名义上仍然是上下级的官职关系,可私下里,却是如同师徒父子一般的亲密,甚至于公叔痤一些上奏魏王的建言,都是从卫鞅的口中说出,经过公叔痤的一番推敲修改之后,这才成功定稿。

上,见过一国丞相,下,身为中庶子的他也曾见过无数贩夫走卒,无数平头百姓,无论是眼光、学识、眼界等等等等的方方面面,能够让他一眼看不出个一二三四五,看不清真假虚实的,可以说,世上少有。

但,紫确实是这些这世上少有的那么极小的一部分之一……

“确实如此,怎么,卫兄有什么赐教之处?”紫将手中水袋轻轻一丢,水袋落地,其中早已空空如也,撞击在地发出砰砰的声响,此刻夕阳渐渐落下,阳光渐渐地灰暗下去,夜已降临,这声音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却是在在场二位心里掀起了点点的涟漪。

卫鞅目光微眯,遥遥指向远方,在淡淡的黑暗之中渐渐隐没下来,在哪点点灯光仿佛一双双择人而噬的猛兽的狰狞双目一般,在这种光影的点缀之下,整座安邑城仿佛一头旷古的凶兽一般,静静地,静静地趴伏在哪里……那些来往的行人,好似这头凶兽那数之不尽的食量一般,一个个,一个个的……被他缓缓吞没。

仿佛失去了灵魂。

“如今魏国雄踞天下列国,可谓之曰群雄之首,掌握龙庭,天下气运皆在掌中翻腾,安邑,更是魏国首府,人杰地灵,俊才辈出,几乎人人习文,个个会武。且魏国重商,此时天下皆知,商贾繁集,往来商贸交易更是数不胜数,天下交易市集几乎一大半都在魏国,可谓是天下膏腴之地,通俗来讲,那可是富得流油啊,试问天下,哪一国有名有学的才子,不以在魏国某得一官半职而以为生平第一理想乐事?先生自言今生今世不再踏入安邑一步,敢问先生,可是另有高就?”

卫鞅目光闪烁,右手虚招,向着紫微一拱手,身段微微放下三分,向着紫问道。

紫微微一笑,看着眼前这位白衣士子,不由得拍起了肚子,听起来仿佛一首歌谣一般,这才缓缓轻吟开口道:“另有高就?在下文采不足,武功低位,上不能辅国,下不能安家,只有这张嘴皮子厉害了些,若是学人街头相面,天桥卜卦,倒是还能混得两口饭吃,可若是在一国庙堂,向在下这般的利口,恐怕是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阳哦,这可哪算什么高就的啊?”

卫鞅却是不以为然的笑笑,说道:“天下诸子百家,昌盛无比,其中便有一门,名为纵横之学,便是以一双口舌说动天下诸侯,或而合纵,或而连横,纵横捭阖之术,可为天下绝步,世人多所言:‘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先生若入鬼谷门下,当能纵横天下也。”

“纵横之学虽好,然若不能在朝谋国,主合纵伐交之事,那也不过是口中空余斤斤计较之事,不过一村头村妇而已,泼皮无赖,无理絮叨而已,加上这幅口舌……呵呵,鞅兄啊,你可是将在下的死亡日期提前了不少啊……”

“看来是不主意魏国了,那,不知乔兄此去,要投哪一国啊?”卫鞅一副惜哉的表情,却是带着三分可惜之色,向着紫珍重问道。

“鞅兄博学多才,多闻多思,天下之事都离不开你这位中庶子的耳朵,还请鞅兄,为我选国啊?”

“那,齐国?”

“齐国君明臣强,上有齐王苦思强国之策,下有群臣贤能百般进策。置稷下学宫,招揽天下贤士,共议家国天下,文有邹忌,武有田忌,更听坊间传言,昔年被魏国害的身受膑刑之苦的孙膑,也秘密的入了田忌府中,就此看来,恐怕此刻,已经与齐王坐而立谈了,齐国文昌武盛,在下前去,不过锦上添花而已。”

“那,应当是韩国了?韩国占据宜阳铁山,天下冶铁行业未曾出其数,兵戈尖锐,臣民用死,有劲韩之称!”

“韩国……”紫微微一笑,嗓音之中却是带着一抹不屑。

“手握铁厂,占据铁矿产地,兵戈正利,臣民舍生忘死,本来如此血性之国,正当有横扫天下,囊括寰宇之气势,可惜,可惜,可惜命不好啊!身处四战之地,没有率先突围的实力,全国版图犹如砧板活鱼任人宰割!且大部分国土是山区,算得上肥沃的地方也就是新郑附近,耕地不足,国力累积无法真正大力发展,更是地处魏、楚、秦的包围之中,其地域狭小,无力攻伐魏、楚而真正拓土,而若是向西攻讨秦国,先不说秦人血性狠厉能否轻易脱身,凡秦国丢失寸土之地,秦人便咬牙仇恨,必如血仇一般,牢记千载万世,得不偿失啊……韩国,人好,资源好,可惜,命不好!”紫双眼一翻,将心中所想和盘托出,言语之中,大有感慨惋惜之意。

“那……楚国先生意下如何?”

“楚国?诶呀,地广人稠,地大物博,可是七大战国之中最为富裕之国,论人口,论财力,论疆土之广阔,更无一国有匹敌之力,楚国更是早在周朝立国之后不久便自立为楚王,其后更是有楚庄王问鼎之轻重,大有席卷天下之意,只可惜,韩国是人好,资源好,命不好,而楚国刚好相反,他是资源好、命好,人却不好。”

“自从庄王以来,楚国变一代不如一代,堂堂楚王,居然能放任国内世家实力膨胀,乃至于拥兵自重,国内任官,用亲不用贤,世家势力纵横纠缠,几乎将整个楚国牢牢地捆成了一团,楚国啊,楚国,就是被这些世家困住,原本一个堂堂而立的七尺男儿,居然愣是被裹挟成了一个三分阉人?敢问鞅兄一二,这楚国,到底是他楚王,到底是他芈姓熊氏当国领政,还是那些世家拥兵自重,剥削民脂民膏的?一个大型世家,居然轻易之间便能拉起一支多达数万人的家族私兵!?放眼天下,简直荒唐!这样的国家,就算哪一日臣夺君位,我也不做惊叹!”

卫鞅听了这么许久,眼中肃然之色缓缓扬起,更是有一丝敬意在他心中渐渐升腾,双手缓缓交叠胸前,向着紫深深一礼。

“先生慧眼,将天下战国批驳的粉身碎骨,片点不留,是乃是天下英杰,世所罕见,还请受在下一拜,以示在下微薄敬意。”

“且慢!且慢!”紫眼中光华闪过,却是看见卫鞅此举,心中不由得有了一丝敬佩,在这个诸子纵横的世道,人人皆有才华,个个都是略知一二,这样的世上,能让人口服已经是不易,更何况……是像卫鞅这样的心服口服。

“天下列国,不是还有个赵国么?鞅兄为何闭口不谈呢?”

“赵人血性,与秦国同源,国君用命臣民不畏死难,举国上下一体同安,内有贤臣,外有悍将,即便在此时此刻,也是强国之一,倘若假以时日,何愁大事不展,只是赵国现在需要时间,可惜,这天下最缺的,就是时间,赵国能否强盛……只能任由光阴荏苒,再做判断了……”卫鞅大是唏嘘道,在这世上,哪里还有将本国国运赋予时间这个最不确定因素,而更加悲哀的呢……

“不过……先生好似还忘了一国?”卫鞅的目中,隐隐有诡异的光芒闪烁。

“鞅兄所说的是……”不知为何,紫的眼中同样略过那一份奇异。

“……”

“秦国……”

“哈哈哈哈——”

二人相视而笑,双双微微拱手,一个往回,一个往外,各自都不再多言,纷纷跨马上坐,勒紧马缰,天涯茫茫,各奔一乡……

“秦国……呵呵,他年相见,若是战场刀兵,想起今日,总将有些尴尬,不如不说。”

“秦国……秦国啊,若要一展抱负,恐怕,唯有秦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