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茅山四宝 - 九品地师 - 弹指一壶醉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九品地师 >

第957章茅山四宝

白楚城一个人坐在院子里,靠着树,面前的茶桌上泡着三杯热茶,我环顾四周,不见那位的影子,白楚城的声音响起:“不用看了,走了。”这是迟早的事情,他自已也早有准备,再看白楚城,啧啧啧,现在像霜打的茄子一样,师姐眼尖,看到他面前放着一块像石头一样的东西:“她留下的?”

“嗯。”白楚城懒洋洋地说道:“早上醒过来时候,她就不见了,还是做了早餐走的。”

“你知足吧,这种际遇一般人都遇不上,你是积了善因,有了善果。”我再看这东西,觉得有点眼熟,怎么这么像搬山道人曾经给我的那块舍利子?

舍利子,是舍利中的坚固微粒,又名坚固子,舍利这一称谓,至后世脱离了其本意,而是特指佛陀或高僧遗骨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结晶体。高僧大德火化后,常在遗体骨中发现坚固或结晶的微粒。

高僧的骨灰藏在金属的、石质的、陶质的容器中,埋在地下。稍高出地面的即称为塔,塔是高显的意思,藏舍利的容器,无论是金属的石质的,有特殊形式,可以供奉在屋里,也称为塔。这种藏舍利的塔,就是宝塔的来源。爷爷早些年专程去瞻仰过舍利塔。

而舍利有有发舍利、爪舍利、牙舍利等等,色彩方面更是绝,听说还有彩色的舍利子。

“这是狐舍利?”师姐拿起来看了半天:“我的个乖乖,她走就走了,还留下这么珍贵的东西给你,这是万年修行的五仙才能火化出来的舍利子。”

白楚城一听,立马拿过去收好,看他这怂样,师姐说道:“这东西非同小可,你一定要收好了,财不外露。”

“我也怀疑是舍利子,”白楚城说道:“听你这么说,我更有谱了,我收进保险箱,一定不让别人看到。”

我和师姐对视一眼,有些事师姐没有讲出来,这狐舍利是不少修炼之人面面相觑的东西,一旦现世,后患无穷,白楚城心里一动:“你们有什么说什么。”

“我曾经听师父说过,狐舍利是修行万年的狐仙圆寂以后留下来的舍利子,它本身具有极强的灵力,是不少修炼之人想要得到的东西,她留这个给你,是看中和你的这段缘份,但是,这东西也是祸害,还是要小心,千万不能让有心之人发现。”师姐白我一眼:“记得保密。”

她怎么还防上我来了,我和白楚城是一条船上的人,肯定不能祸害他,我问白楚城叫我们来到底为啥,不会只是为了这块舍利子吧?

“你们进去看看,有些东西我看不懂。”白楚城腾地站起来,我看他步子都不稳,好像站都站不稳了,他这样子既可怜又可叹。

我和师姐快步走进白楚城的卧室,只见里面收拾得一尘不染,乡下地方见不到灰尘是稀罕事,我背包里的罗盘突然迅速跳动,我和师姐面面相觑,几乎同时迈到床头,掀开被子,只见里面放着四样东西,我和师姐的脸色倏变,异口同声:“茅山四宝!”

“她说是留给杨不易的谢礼,一谢你救了他的胞弟,二谢你对金狐手下留情。”白楚城纳闷道:“这些事我怎么不知道?”

这话说来话长,上次的铁棺材和伞下的事发生的时候,他只顾着隐居在这里过快活日子,管过外面的事嘛,可我也没想到她能留下这么宝贝的东西给我作为谢礼!

茅山四宝分别是玉印、玉圭、玉符、哈砚,玉印,现在想找到其中一样都极其困难,她居齐集了四样!

白印是白玉制成,印身印面,洁白无暇,上面刻有九老仙都君印六个篆体阳文大字,据说这枚玉印是和氏壁的废料刻成,有夜食四两朱砂,日盖千张黄表的功效,是镇邪利器,凡是有这印迹的物件,都可以消灾趋邪,更不用说玉印本体了。

玉印最后一次出现,是在明朝,明朝洪武年间,玉印曾被收入皇宫,明太祖朱元璋意欲将其改制成“奉天承运文宝”的皇帝玉玺。

但刻印匠第一天将印刻制成“奉天承运文宝”六字,而第二天印面之上便奇怪的变成了“九老仙都君印”六个篆体阳文之字。

如此三刻三试,印面仍然是“九老仙都君印”六字,明太祖朱元璋万般无奈,又心中疑虑,于是只好乖乖派人将其送归给茅山道士手中,之后就没了它的下落。

四宝之二,玉圭,玉质莹润,光透澄澈;顶部之纹远望如翩翩欲飞的蝙蝠,近观又似飞龙在天,中部之纹宛若苍苍茫茫的云山雾海;底部之纹则酷似山峦重叠的泼墨山水画;顶中底三部之纹,虽在一玉之上,却截然不同,且均为自然而成,巧夺天工,精美绝伦,一直被视为道教神物。

传说此玉圭还能随着一年四季节气的变化,而变幻出不同的颜色。而且在春秋之时,圭身之上往往会出现一层汗水,茅山道士古时只有举行特大道场时才能用上一次。

第三件,玉符,玉符又叫镇心符,上刻篆体阴文“合明天帝日敕”六字。合明天帝日与古代五行五方之说符,古为信物,或两半对合为一,或画上符篆,一般有木、竹、玉石三种质地,其早期也下落不明!

最后一宝是方砚,茅山一派称其为哈砚,道士要做道场的时候,需要书写榜文或表文,我们有规矩书写的时候要用朱砂笔,朱砂在普通砚台之中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溶化,但若将朱砂放入此哈砚之内,对之哈气,朱砂随即可溶,于是便能马上润笔写字,而且据说每次不多下少,正好够用。

传说此哈砚左上角原有两条天然花纹,细若两条小鱼,若投砚水中,波荡鱼游,形态逼真,蔚为奇特,又传说每日子午之时,二条小鱼会自然而然地进入砚中池内,游玩戏嬉,片刻功夫之后便会各归原处,一动不动,故而有人形象地将此现象称之为子午归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