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合伙人
路明生先赞扬了这个方案非常好,他个人同意,然后坦白地说,他只是具体经办人,他上面还有科长,科长上面还有分管副经理,还有经理,路明生热心地建议,他认为,要让公司同意这个方案,应该直接去找经理,直接迈过科长和副经理。叶山河点头,说公司的情况他们不了解,就按路科长说的办,也请路科长引见安排。
路明生没有客气和推诿,立刻带着他们去了经理办公室。
路明生已经想清楚,想比越级汇报的后果,不能完成装修任务更加严重,如果他按部就班地向科长汇报,再经过副经理到经理,这个方案肯定会半途夭折。
叶山河做了充分的准备,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表演,他给经理讲解那个别致诱人的方案时,表情,语气,语速以及层次推进和节奏都掌握得恰到好处,无可挑剔,再加上路明生看似客观,实则倾向的补充和诱导,经理由心动到行动,立刻同意了这个方案。
叶山河和钟表公司迅速签订合作协议,迅速进场,一边施工一边在报纸打广告宣称,优惠出租钟表店摊位。
——
路明生看出了叶山河他们装修方案明亏暗赚的高明,但还是没有看到这个方案最精髓的地方。
春熙路的店面不能光用租金来衡量,而是一种稀缺资源,无数想在这里开店的人,都无法找到合适的铺面或者根本就没有闲置的铺面。叶山河他们把钟表店划给他们的一百多平米隔成了一米一米的摊位,目标瞄准街面上那些地摊主们。
叶山河敏锐的目光,天才的构思得到了满意的回报,他们推出的这种小摊位大受欢迎,地摊主们蜂拥而至,纷纷准备搬至钟表店的柜台摊位。因为叶山河推出摊位的同时提供了配套的优惠政策,租期越久越优惠,大部分摊主都选择半年付,甚至年付租金,整个摊位柜台还没有装修好就被抢租一空,山河装修迅速收到大量预付租金,完成了整个店面的装修,付完二楼出租底价后,仍有不菲结余。
这个时候,叶山河独排众议,否决了张德超,杨迁希望在二楼继续复制这种分割式零租的摊位和柜台,而是进行超级豪华的整体装修。他认为地摊主位已经被一楼消化得差不多了,二楼面积更大,短时间无法再吸引足够匹配的地摊主,不如向另一个方向发展。
晓可接手了二楼的经营,以她的名字命名店名为“晓可”,她从广州进了一批服装,开了一家女性高档服装店,率先在店里配置了沙发,饮水机,音响等,一开业就生意火爆,很多顾客在春熙路逛累了,都会想到去晓可休息。晓可又率先推出会员制,不打折,但消费积累到一定额度,会邀请参加时装会,郊游,音乐会等充满小资情调的聚会,大受欢迎,增加了晓可服装店的凝聚力,一时间,晓可成为整条春熙崛起的新贵,引领潮流,同时也给山河装修公司带来巨大的现金流。
正是通过晓可服装店和一楼的摊位分割转租,路明生深深地了解到叶山河团队的精明和魅力,半年后,面对科长一再紧逼,忍无可忍的副科长跟叶山河进行一次长谈后,提出辞职,进入山河装修公司,并且被立刻任命为刚刚创立的霓虹灯厂的总经理。
户外装修业务中有大量霓虹灯广告,利润空间很大,叶山河决定自己开了一间霓虹灯厂,他安排路明生过去负责,因为这半年来通过租金、电费、维修等跟路明生交往过程中,了解到了路明生的品性和能力,但是起决定因素的,可能还是叶山河下定决心拿下钟表店装修,他们第二次在悦来茶馆见面时,路明生没有提起“回扣”,反而帮助他们想办法。这不是还人情,而是叶山河一惯的用人思想:好的道德就是好的生意。
按照叶山河一惯的作风,进入一个行业,一定要有自己的优势或者杀手锏,他和路明生认真讨论后,决定不打价格牌,而是强调服务来吸引客户。他们借鉴刚刚空调大战中令人耳目一新的售后服务,同时户外霓虹灯广告又经常损坏的特点,打出了“终身保修”的宣传,这在当时是很诱惑人的承诺,立刻震响整个行业,客户趋之若鹜,为了不受“半边字”“断脚字”“砍头字”这些尴尬宁愿付出大价钱,霓虹灯厂立刻成为叶山河手中又一张盈利丰厚的好牌。
两三年后,霓虹灯技术不断升级,或者被更加先进更加时尚的户外招牌取代,几乎所有的客户都没有完全享受他们希望的“终身保修“,而这时,路明生因为表现出众,被叶山河提拔为新成立的山河房产公司担任总经理。
因为钟表店装修业务让山河装修在春熙路一炮震响,接着在那这条蜀都最繁华的商业街又接了好几个装修业务,多多少少都按照这个思路在装修业务外赚取了一些利润,这愈加诱惑了叶山河心中的地产野心,然后,春熙路旁边的蜀都大道修建过街地道,叶山河本来是去竞标装修,但是一来二去,贪欲勃发,再加上段万年踊跃,决定倾尽所有资金入股,参与这个地产项目,注册了山河房产。
这是惊险的一跳。
看起来他们完全没有地产开发的经验,他们团队中除了叶山河以前都跟这个行业没有资产过,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而叶山河,仅仅在十几年前在房产公司打过工,仅仅工作过一个月,连入门级的知识都没有,但是,叶山河做了决定,并且再次展示他那惊人的说服力,让整个团队的所有的,支持他的决定,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新的工作中来。
这种看起来非常冒险的商业行为,在叶山河一路走来,以后发展的历程中经常遭遇,每一次,叶山河都抓住了那一闪即灭的机会。
过街地道的修建是承包给建筑商的,但是销售,在段万年的支持和运作下,其他几位大股东放弃语话权,完全让做为新手的叶山河来操盘。叶山河再次使用化整为零的战术,把过街地道分割成小块的面积出售出租,独创“防空洞模式”,售卖之时,一度万人空巷,超高的订购率打破了蜀都的地产销售记录,也让初次亮相的山河房产一举成为当年的房产黑马,名震蜀都。
接着,又做了两三个类似的项目,销售业绩都非常不错,虽然体量在顶级的房企眼中,不值一提,但山河房产迅速成长壮大,成为叶山河名下几家企业中最赚钱的支柱产业,奠定了山河集团的基础,而路明生,也慢慢成为蜀都房产界一名知名的经理人。
这么一路走来,他把叶山河视为生命中的贵人,不是他为山河房产贡献了多少,而是觉得自己在叶山河身上学到了不少,就算奠定他在业界地位的山河广场,很多人都认为是他的业绩,实际上他才知道,大部分都是叶山河在那里决策,他不能无耻地据为已有,同时以此做为筹码去兑现更多更现实的利益
但是,让他继续保持目前这种状况,他心里还是有些不甘,山河广场的成功,无论如何还是刺激了他的野心和欲望,春节时叶山河普发的大红包也不能满足他,平息他心里的欲望之火。他想过向叶山河提一些要求,却不知如何说出口,也不知该提哪些。
但是现在,叶山河突然之间推开了这道门:合伙人!
再也没有比这个更温暖,更实惠的方式了。
有一瞬间,他差点掉泪。
叶山河看着他和刘小备,把他们的表情尽收眼底,很明显,路明生比刘小备更加激动,这似乎也很自然,因为刘小备那个项目的体量不大,几千万,她那百分之二,折算下来不过一两百万,而蜀都饭店项目,粗略估计就是好几个亿的投入,算下来路明生的身份立刻上了一个档次,这个时候,只怕别的房产公司再对他提什么“百万年薪“,只能微微一笑了。
但是叶山河已经考虑过了,这跟他们的贡献是相匹配的。
虽然刘小备这几天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但路明生和山河房产的亮眼业绩是有目共睹的,刘小备应该满足。而且,他给了她这个机会,她以后做出了贡献,他也不会薄待她。
叶山河让路明生这两天尽可能搜集有关蜀都饭店的资料,越多越好,并且迅速分门别类,进行初步归纳总结,下周一,他们先开一个碰头会。
他特别点了刘小备的名,要她也要做这个工作。虽然晶体管项目是她的主要工作,但是目前,她还兼着企划部经理,在新的企划部经理到位之前,这部分工作也要做。不仅要做蜀都饭店的工作,还有其它的,比如他前几天安排的“我为公司献一计”,这个周末是截止时间,他要求她在周二,最迟周三就要把山河集团下属各个公司所有的员工反馈的意见整理出来。
刘小备什么表情也没有,应了一句好的。这位刚刚升为合伙人、刚刚被正式任命为晶体管厂项目总经理的企划部经理,似乎对刚刚发生的一切漠然置之,波澜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