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回马枪 - 商藏 - 庹政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商藏 >

第六十八章回马枪

“我没有想过,也可能想不出,但是有专门做这个工作的部门和官员,我相信他们,以他们的智慧,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时候,叶山河也可以圆滑地打打太极。“我记下了,我会过问这个问题的。”陈哲光认真地说。伸手从茶几上拿起纸笔,记下备忘。

叶山河心中暗赞。这个人能力出众,胸怀广阔,勇于任事,敢于担责,为官则是一方能吏,如果经商,绝对也会成为顶级商人,可谓人中之杰,用爷爷的话来说,碰上这种人,最好为友不为敌,“此诚不可与争锋”,但是此时此刻,他不得不跟他相抗。

“陈书记,关于晶体管厂改制,我还有一点想法。”

陈哲光愕然抬头,看着叶山河:不是刚刚已经达成默契了吗?

“你说。”他把纸和笔放回桌上,身子往后舒服地靠在沙发上,看似放松,其实是一种严密防御的姿态。

“周一现场办公会,您说了一个‘职工持股’,我个人非常感兴趣,会后想了很多,也做了一些资料和准备,希望能够在这次晶体管厂的改制中体现,或者说是实践这一想法。”

“继续说。”陈哲光露出感兴趣的表情。

“我的考虑是,每一位晶体管厂现在的职工,不管改制后能否上岗,都拥有对改制后新公司持股的权力,这个股份以缴纳现金的方式体现,每一位工人有一定数量限制,比如从一万到五万,或者五千到三万,完全遵从个人意愿,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拥有股份的工人,可以建立权益保护委员会,也可以借用以前的工会,性质类似现在正在兴起的小区住宅业主委员会,推举工人代表,不仅可以参与以后新公司的管理,甚至连正在进行的改制谈判也可以参与,进行监督,行使权力。”

“这个思路的核心是,让改制后的公司成为真正工人当家作主的公司,工人们拥有相当的管理权力,真正体现我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叶山河侃侃说完,陈哲光盯了他一会,才淡淡道:“叶总,你的政治素养,政治觉悟比很多官员都高,看来,选择晶体管厂做为突破口,没错,可以打造成为一面旗帜。”

市委书记在高度表扬,语气却是淡淡地:“我想问问,工人们缴纳的股份资本金从何而来?叶总你要知道,晶体管厂这几年效益不好,只能勉强维持,大部分家庭生活拮据,不要说三万五万,三千五千都可能有难度。”

“我考虑过这个问题,也有一些还不成熟的解决办法。”叶山河表情笃定地说,“现在家庭条件困难的,不能缴纳的,都可以通过这次改制解决。如果改制后不能上岗,他们可以用他们获得的一次下岗补偿中的一部分缴纳;继续上岗工作的,可以向金融机构贷款,以薪水担保,每个月扣除,因为上岗职工的薪水肯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所以他们完全有能力支付这笔每月的扣款,这相当于按揭,同时,山河集团可以为此向银行担保,或者以改制后的新公司集体担保。”

“宣传的时候,可以适当地提到,不仅股份每年有分红,如果以后新公司发展很好,争取上市,这些股份就是原始股,升值空间极大。”

这就是叶山河昨晚的思考结果。

这不是乌贼战术,而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

当晶体管厂明显出现变数,要煮成一锅夹生饭了,既不能抽身走开,又不能完全自我地发挥,他决定借力打力,改变山河集团与晶体管厂原领导层直接对抗的局面,引入第三方势力,或者能够形成缓冲带,或者能够拉到一个有力的盟军。

这个策略的基础是山河集团与工人们利益一致。

如果晶体管厂原领导大公无私,全心全意地投入改制后的新公司工作中,大家团结一致向前进,那么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据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不大,相反,晶体管厂以鲁伯雄为首的前领导层形成了一个利益团体,他们不甘心失去手中的权力,希望在改制后的新公司中继续巧取豪夺,损公肥私,那么,这必然就会损害山河集团的利益,同时也会损害工人们的利益,如果这时候,工人们具有话语权,由他们出面跟鲁伯雄团伙进行抗争,效果会很好得多。

他相信工人们整体认识,相信他们的力量,也相信这其中的商业原则。

同时,能够通过职工持股把工人们跟改制后的新公司捆绑在一起,毫无疑问会降低整个项目的风险,在不能掌控整个局势的情况下,这是相当于为山河集团在这个项目的投资买了一份保险。

陈哲光脸上的表情慢慢舒缓开来,点头说:“这个想法相当有新意。为什么呢?刚才你说的时候,我就在想,回到根本的问题,我们的改革开放是为了什么?我们的国企改革是为了什么?形式不重要,国营和民营可以并存,姓资姓社也不争论,重要的是要让普通老百姓过生好日子,具体到晶体管厂,就是要让所有的工人同志们,通过改制,获得更大的收益,一句话,薪水比以前拿得更多,保障更大,生活得更好。”

“你现在提的这个职工持股的方案,非常好,细节可能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商榷,但是大方向是对的。职工持股,对于晶体管厂的所有工人同志,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办法。首先是情感上,他们大部分人为晶体管厂辛苦工作这么多年,奉献了大半辈子,不能因为改制就冷酷无情把人一脚踢走。我们是要讲经济规律,但我们同时也要照顾人与人的情感,共同组人也有七情六欲,政府对于我们的工人同志,农民兄弟,有时候要承担无限责任,他们是我们执政的基础,他们的幸福生活就是我们的目标。同时,让他们参与到生产经营的管理中来,获得一定的话语权,既是对他们的尊重,也是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主人公精神,是对他们的安慰,对于社会稳定的大局是相当有益的。”

叶山河微微点头,心里松了口气。他精心设计的方案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得到了市委书记的首肯。昨天晚上他就明白,他无法用更有力的权力去对付权力,但能够用政绩这个诱饵去击中陈哲光,投其所好,现在看来,完全成功。

“有一些东西我一时之间还想不到,想不完全,但我先表个态,我支持叶总你这个想法。你把这个想法先向董主任,凌市长做个汇报,听听他们的意见,然后按这个思路去做,大胆去做,我支持你。我会跟他们通气的。”

陈哲光用力地说,脸上露出真实的高兴表情。固然,他一眼可以看出叶山河的某些用心,但他才不会在乎鲁伯雄和叶山河彼此的勾心斗角,利益争夺,比起鲁伯雄的“威胁”,他当然更欣赏叶山河这样独辟蹊径的“自救”,同时,他从这个想法中看到的是更高层面的意义和影响。

他想到春节进京拜年,老首长问他:一位官员,在前进的道路上,最有说服力的是什么?他回答说是政绩,老首长称赞他回答正确,说必须首先要有政绩,溜须拍马那一套已经被淘汰,一位官员没有政绩,好比一位商人没有信誉,很难走得远。所以他这几个月,没有被中央候补委员落选击倒,拳法没有乱,而是加倍地埋头苦干,希望做出更多的政绩,为自己的晋升增添砝码,尤其西川政坛马上面临大震荡,大洗牌,叶山河这个时候提出这个想法,虽然是脱胎于他在现场办公会上那番翻自上边的讲话,但经过这么充实,很有可能成为一桩亮丽的政绩,甚至,他可以看看晶体管厂改制中职工持股的效果,如果好的话,可以扩大成为一个施政的重要措施,写进他的履历中去。

“我要给你安排一个任务。”他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命令说。

“请书记指示。”

“我要让电视台马上对你做一个专访,同时,安排报纸对晶体管厂改制进行追踪报道,你必须配合,我说的是,你不能让其他人鱼目混珠地顶到前面来,你是董事长,你出面才有说服力,你要亲自接受采访,在电视和报纸上露面。”

叶山河愕然。然后哭笑不得地苦起了脸。

“我可以拒绝吗?”

“不行。”

“我可以拒绝一部分,比如电视?”

“一点都不行。这个不容许讨价还价。”市委书记的语气斩钉截铁。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苦恼且尴尬的叶山河,柔声说道:“叶总,我了解一些你的想法,听许总说过,什么藏器待时,什么安忍不动如大地,但是,过于低调未必正确,这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树立自己健康向上的形象,而其中,企业的领导者,掌舵者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如果大家对山河集团的董事长都不了解,大家如何相信这个企业?具体到晶体管厂,如果你不亲自跟广大工人同志交流沟通,他们如何相信你?相信这个改制能够成功?如何愿意拿出钱来交纳这部分资本金?不要小看这一万两万,这可能是他们的家底,是他们所有的财产和希望,所以,你必须要展示你的个人魅力,光辉形象,去影响他们,让他们团结在你的周围,这也是为了晶体管厂。”

叶山河默然。

现在,他的心里充满恐惧和畏惧。

他隐约感觉到,他的生活发生了某种质的变化,需要做某种相应的改变,但是没有想到会用这种方式来突破。

他第一反应是拒绝和逃避,心念电转后,还是想的是拒绝和逃避,可是此时此刻,他该如何拒绝一位市委书记的“无理要求”呢?

陈哲光看着叶山河,看着他脸上的表情变幻,心中除了高兴外还增加了得意,他觉得自己用这一招来对付这个看起来总是镇定自若的年轻人,再好不过了,他知道叶山河现在心里波涛翻滚,委实难决,他决定再给他加上最后一击。

他身子微微后仰,略微凸的一双眼睛在镜片后紧紧地盯着叶山河,说:“叶总,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这一生想赚多少钱?你这一生,赚钱是为了什么?”

叶山河一惊,他完全没有想到陈哲光在这种时候突然问出这样一个问题来,竟然把他问呆了。

如果这个问题由别人来问,或者不是这样一副略带轻蔑的表情,叶山河完全无动于衷,波澜不惊,可是由市委书记接在这么一番谈话后抛出来,竟然有点震聋发聩,当头棒喝的味道了。

叶山河一时无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