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回首(完)
刘小备是在晶体管厂收购时进入他的视野的。当然,他以前就觉得她是一个不错的管理人才,所以才会断然聘请她直接出任山河集团企划部经理。但是,他现在承认,他还是有些轻视了她。他聘任她,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她是海归博士,又在上海两家外企做过管理人员,对于刚刚成立的山河集团来说,有了刘小备这样的人,至少开履历的时候,会显得光鲜。
后来叶山河及时改正了自己的失误,立刻委任她出任改制后的晶体管厂的总经理,但是,错误早就发生了,她在这之前,就跟张德超暗通款曲,私下结盟,她甚至逼着张德超向集团公司借了一千万去注册新的公司,自有另立门户,大干一番的野心。
也幸好那一千万意外地出了纰漏,后来山河集团又是收购晶体管厂,又是窥伺蜀都饭店,又是介入云山国际,一堆事接着一堆事,不然张德超说不定哪一天就会走到叶山河的办公室来,抱歉地对董事长说他要分家了。
因为叶山河及时“改制”,刘小备成为公司的合伙人之一,矛盾暂时压了下来,虽然最后,刘小备还是撺掇着张德超另外搞了一个公司,但至少,张德超应该没有更多的想法和异心了吧?
叶山河决定等云山国际尘埃落定后,再次调整公司的股份,杨迁离开后的股份,可以分补一些给刘小备等一些重要的员工。
这也算是对张德超的另外一种补偿。
——
对于张德超和刘小备的私情,叶山河决定彻底驼鸟,装聋作哑。
然后,他又想到了王佩。
这个差点引爆他和江林团队矛盾的女子,——尽管只是猜测,但是王佩在西川饭店假扮记者,在蜀都电视台大放厥词,一切都显示她最有可能写了那封匿名信。叶山河并没有对她有异见,而是及时地把她推向更高的岗位,先是东郊记忆的后勤部经理,然后是云山国际的后勤经理,王佩也没有辜负这种信任,工作努力,能力突出,尤其是这一年来配合叶山河应付难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叶山河已经决定,如果山河集团有其它的项目,他准备把她推出去独挡一面。
或者,万一有什么变化,刘小备真的不愿再在晶体管厂了,可以让王佩去接她的班。
尤索林说过,神让你感到疼痛才不是为了让你防范危险。这两个女人,都给叶山河带来过麻烦,但是叶山河觉得好好发挥她们的才能才是对她们最好的回报。
同样的回报还有刘军民。
这个独行特立的销售经理,叶山河差点就失去他了。幸好,他这些年见识的人和事足够多,已经能够静下心来从不同的角度去做权衡了。他认为刘军民以前可能受过一些挫折,甚至可能因为肥胖而遭受冷眼,为了引人注意,以便表现才能,刘军民故意采取一些令人侧目的言行。
叶山河没有研究过心理学,但是从一些书上看过类似的讨论,比如刘易斯?拉普曼(lewishlapham)在《上流社会》(upperclass)写过,做作的人也是一些心急的人,他们急于跨越时间、沉淀,希望能走捷径,迅速跳到社会声望更高的阶层。刘军民大概有一些这样的希冀。
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刘军民真的有才。
不仅是在销售上表现出来的敏锐和大局观,尤其是那一天叶山河突发奇想,向刘军民询问如何应付云山国际的难局,刘军民随口说了一些办法,其中有一条对叶山河触动很深,那就是:授信。
虽然当时不可能用上这一条,却一直记在叶山河心里,渐渐的,经过叶山河不断的思考,成了隐藏在叶山河心里一道最深的刻痕。
他已经考虑了适当的时候,要给予刘军民重奖,以现金的形式。
因为刘军民的个性,并不适当管理岗位,不擅长带领团队,同时,奖励公司股份,他的贡献还不够。
然后想到江林。
江林和他的团队的贡献显然足够得到股份的奖励,所以叶山河跟他们进行了坦诚的谈判,在完全占到上风的情况下,叶山河还是适时刹车,适当地给予江林他们要求的股份。
这件事叶山河一直觉得自己做得非常漂亮,有理有据。
一开始是像橄榄球队员那样寸土必争,接着又大度地释放善意收买人心,结果就算不是皆大欢喜,也是双方都可接受,但是现在,叶山河开始心平气和地反省自己,三年前自己的做法真的是最好吗?
换了他是江林,会不会最终接受那样的条件呢?
以叶山河的个性,如果像江林一样功高盖主,绝对不会忍气吞声地因为一个画饼而签城下之盟,所以,这是不是说江林在三年前也算是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呢?
如果再把张德超,杨迁,刘小备这些人加起来,是不是说叶山河并非他自己想象的那样与人为善,正直大度呢?
相反,他是不是有些吝啬,有些过于抓紧自己的利益,而忽略同伴的诉求?他最终在跟同伴的利益分配中总是拿到大头,仅仅是因为他聪明,有手段,而不是因为彼此真实的贡献?
是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叶山河可能还真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公平和高超?
古人说“贪贾三之,廉贾五之”,过分吝啬的人,并不是一个好的商人,他这种强硬的个性,是不是在他过去的商人生涯中已经对他造成了伤害,本来他可以做得更好的?
比如晓可。他如果不是那样牢牢掌握公司说一不二的话语权,晓可可能不会断然离开他,他和她联手,是不是会发展得更好?
叶山河不知道答案,只觉得心里在悸痛。
然后,他想起跟他一样个性的凌明山。
但是凌明山跟他不同,有些人天生来就是要做领袖的,就像梦露在银幕上只演一种角色,只表现她的性感就行了,凌明山的个性是建立在他的能力和背景上。
但他并不羡慕凌明山,只是觉得幸运,能够遇上这样的对手。
是的,他一向把凌明山当成“对手”看。
他曾经很长时间把段万年当成追赶的目标和对手,然后很长时间又突然觉得四顾茫然,即使在西川有很多人比他有钱得多,他并不觉得这些商业大佬有多了不起,“彼可取而代之”,可是凌明山不同。
凌明山毫不掩饰地展露他的个性和能力,而且丝毫不带炫耀,也不顾及别人观感,他做事说话只是因为在那种情景下应该那样做。叶山河曾经有趣地想过,倘若凌明山来做商人的话,肯定也将非常成功,至少,不会比自己差。
就像爷爷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凌明山的命是从政,叶山河的命是经商。
然后,想到爷爷。
一想到爷爷,叶山河就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时候听过的一首歌《牵不到你的手》,那歌词非常切合他此时的心情:
“你曾经轻轻牵着我的手/走过草地踏过山坡/你说那青山永远挺立/流水它永远无尽头/人生是一场血泪的斗争/不要向失败低头/噢爸爸为何你走的匆匆/来不及告诉我来不及告诉我你就走/生存的条件就是要忍受/经得起现实折磨/为何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牵不到你的手……”
不会再有人耐心地听他讲述从商的事情,犀利地指出问题提出建议了。
不会再有人期待地对他说,不要怕犯错误,但一定要有能力纠正。
不会再有人带着他改善生活,去镇上的小餐馆叫上两个炒菜,然后回家喝茶。
不会再有人在他无助的时候给予坚实的支撑了。
爷爷是一个奇人,他后半生从事的大部分工作都是他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完全是靠着他的聪明无师自通:农、医、卜、相。
依靠这些“旁门左技”,爷爷安然地保证了自己晚年的生活和安定,包括叶山河和陆承轩,甚至,还巧妙地保存了叶家祠堂,这是一份了不起的“事业”。
虽然,爷爷最想做的,还是一个商人。
但是爷爷最了不起的,是他知命达天,审时度势,断然放弃手中的一切,回到小镇,蛰居一隅,按捺争霸商场的雄心,淡然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