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实际的理想 - 商藏 - 庹政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商藏 >

第三百一十二章实际的理想

叶山河见了最后一个人:凌明山。他直接给凌明山发了一条短讯:凌市长,方便电话吗?我是叶山河。

几秒钟,凌明山没有回短讯,而是直接把电话打了过来:“叶总,我刚好闲着。你有什么事?”

“看来是我运气好。我想向凌市长汇报一下思想和工作。”叶山河高兴地说。

“汇报思想和工作?哈哈哈,叶总你这词用得不对,你又不是政府的工作人员。想见面聊聊?行啊,到我的办公室来还是?要不,我们在西川大学正校门口碰面,我来西川这么久,还没有去西川大学的校园走过。”凌明山语速很快地说。

“啊,凌市长,我就是西川大学的学生啊,只是没有拿到毕业证,是个肆业生。回校园走走,求之不得啊。好,我这里过去大约二十五分钟,不堵车的话,我马上出发。”

半个小时后,叶山河远远地就在车里看见凌明山站在锦江边上瘦高的身影,赶紧下车,走过去招呼:“凌市长。”

凌明山看着缓缓流淌的江水若有所思,听见声音转过头来。

“太不好意思了,让您等我。还是堵车了。”叶山河歉意地说。

凌明山没有理他,皱直眉沉思着说:“你说这么一条小水流就是江?连叫河都勉强。蜀都虽然号称天府之国,资源丰富,得天独厚,但是水资源并不十分有利。一座城市没有水,就缺少灵气和生气,做为一个城市的管理者,必须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

叶山河心里一跳,不知道凌副市长这番话是真的自言自语,还是另有所指。倘若是前者,似乎一位副市长没有必要向一位小商人说这些,倘若是后者,那就相当的令人恐怖了。

想了想,决定不接招,笑着说:“怎么学校就没有安排个人来迎接咱们堂堂的市长大人呢?让您在门口这么干站着。”

凌明山扫他一眼,笑了:“西川大学校长书记的级别比我高得多。”

“再说,这里又是人家的地盘。”叶山河机敏地接了一句。

两人都一笑,凌明山转身,领头从小门进校,保安晃他们一眼,面无表情。

故地重游,叶山河心里充满伤感,但是此时此刻,他肩负着“汇报思想和工作”的重任,不是抒情咏怀的时候。

“凌市长,上次,在那个跷脚牛肉馆子里大家聚餐,你问我,你的理想是什么?”

叶山河不管不顾,也不起承转合,直接往他想表述的话题上引。他知道凌明山的性格,不用废话。

“我记得。但你当时并没有回答。”凌明山点头,目光沿着长长的林荫大道伸向远方。

“现在我有了一个基本的答案,就是做城南33号地,为这个城市留下一个三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的地标建筑。”叶山河铿锵有力地说。

“大家都这样想的。”凌明山淡淡地说,既不吃惊,也没有看他。

叶山河楞了一下,毫不气馁地正要把自己预先准备的套路继续表述,凌明山开口说道:“你了解严省长吗?”

“不算了解。只看过履历,没有打过交道。”叶山河沉吟一下,老实地回答。

“严省长以前跟我一样,也是从部里来到西川,在省城干了一段时间后,大约是十年前吧,主动要求去抚州工作。抚州你知道,是一个远城小城,少数民族占了一半人口,没有什么重要的支柱产业,各方面指标都排在全省最后,几乎没有人看好这里,但是严省长选择了那里。重要的是,他去了那里,也没有按照很多人猜想那样大刀阔斧地招商引资,而是着力环境保护,大力发展旅游资源。”

“这个战略决定可以说是相当有魄力,冒了巨大的政治风险,因为它见效慢,不如建工厂建水电站搞开发,可以立竿见影地提高当地政府的gdp,但是最后,他的工作得到了省委的肯定,同时,因为在抚州少数民族工作上的突出表现得到了中央和省委的高度赞扬,仕途一帆风顺,哪怕是后来略偏保守的张红旗不太支持他,也没有影响他稳步成为西川一省之长。”

直接点名评价前任西川最高首长和现在的领导,也只有凌明山这样底气十足的空降干部才会这样做,叶山河在心里思考凌明山为什么给他说这番话,是把同样从中央空降西川的严宇做为目标和榜样?

“你别胡思乱想。”凌明山完全看穿了叶山河的心思,笑笑,“我想告诉你的是,别以为严省长就忽略了招商引资,忽略了经济工作,相反,严省长比前几任省长的气魄都更大,因为他所处的位置,比哲光书记更加……提了一个‘百里中轴线,城市向南飞’的构想。”

叶山河倒抽一口冷气。

一百里?如果真的按这个构想操作,蜀都市今后十年二十年的发展重心都是向南不动摇了。

他苦笑道:“不是好消息啊。看来城南33号地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了。”

“大家都盯着它,必然,但我倒有些不同的看法。”凌明山淡淡地说,“所谓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做生意,有时也是这样,一个项目看起来有着诱人的利润,但同时,也藏着巨大的风险。”

“听起来说的是政治吧?”因为凌明山直抒胸臆,叶山河也大着胆子争辩一句。

凌明山瞪他一眼:“叶总你这是轻视我啊,以为我不懂做生意?生意是什么?南方人叫“生意”,北方人叫“买卖”,书面称“贸易”,政府称“商业”。生意的本初乃是分享,生是生生不息,意乃心上之意,如何?”

叶山河苦笑。这位凌副市长不知从哪里看了些鸡汤文字来跟他胡诌。

凌明山突然面容一整,说:“叶总你说到政治,其实,在房地产领域一个非常简单而根本的问题几乎被所有的人忽略了,从国家层面到学者、到房地产从业人员、到民众,经常都是首先政治化房地产,忽略了它的产业属性,这可以说是房地产的痼疾,也是调控难以奏效的根本原因之一。”

叶山河正在思考这番话的意思,凌明山的话题又是一变:

“回到刚才那个水能载舟水能覆舟的问题。我了解了一点点叶总你的成长历史,也经历过野蛮生长的时期,但总的来说,洁身自好,还算平顺和幸运,但是,你想过没有,那天我问你,你的理想是什么,你为什么没有立刻回答我,我认为,是因为你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走到哪一步,最终想要什么。”

“所以你总是把弦绷着想扩张,一有机会就想押上所有的赌注。”

“索性就以赌博为例吧,梭哈。一个赌徒,无论你有多少钱,无论你技术有多好,运气有多好,只要你还坐在赌桌上,就有输光的可能。因为不管你赢多少次,你总是希望赢得更多,而一次巧合,你就可能输光出局。虽然用赌博来比喻商业不太合适,但道理多少有些相同。”

“你以前公司有两三次飞跃地发展,每一次,都是相当的惊险,走错一步,就可能万劫不复,而这一次,竞争城南33号地,同样是惊险的一跳,是蛇吞象,先不说你竞拍能否成功,就算你创造奇迹,从众多强手中夺得了这块地,你觉得自己真的成竹在胸吗?”

“我没有把握。”叶山河淡然地接口,“但是,我不会因为没有把握就不做。”

“或者,凌市长,按照你刚才话的意思,我现在在西川多少属于有钱一族了,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属于实现了财务自由的人,那么,我是不是该偃旗息鼓,好好享受人生了?就像几年前的段万年段总一样?但是那种人生真是享受吗?对于我们这些商人来说,未必。段总不是也灰溜溜地回来了吗?他现在做东郊记忆,忙得一塌糊涂,却觉得比以前踏实快乐,所以,这就是一个人的命运,一个商人的命运。”

“凌市长刚才问了我到底想要发展到什么地步,的确,以前我还真没有想过,但是现在,我至少可以清楚,至少十年五年内,我的理想就是做城南这个33号地项目,这就是我看得见,摸得着的理想。”

“很实际的理想啊。”凌明山赞叹说,“既不好高骛远,空虚玄谈,又有一定的难度和高度,值得追求。但是,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在你愿意时结束。”

最后这句话让叶山河心里一惊,却猛然挺直了身子,沉声道:“我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凌明山扫他一眼,笑笑,看着远方。

这条差不多有五六百米的大道走完,前面就是西川大学著名的荷花池。叶山河想到以前在池边每一个花纲石椅坐过的姑娘,每一个发呆的夕阳,心里再次感叹。

“你觉得校办企业怎么样?”凌明山突兀地问。

“这个问题,我还没有考虑过……”叶山河慢慢整理思路,“校办企业可以做为一个窗口,让学校跟社会有更多的渠道交流,锻炼学生,让教授们也不至跟社会太脱节,可以及时调整研究方向,但是真要做为一个赚钱的企业,我个人认为,企业还是应该交给职业的经理人打理,或者直接跟企业联姻。校方可以以专利,技术,人才等做为股份,企业提供资金,渠道,管理等等,各施所长,互相配合。”

“你不赞成校办企业?”凌明山表情凝重起来。

“不是不赞成,是不赞成其中的一些管理和……理想。”叶山河沉吟着说,“专业的事,还是让专业的人来做。教授教好书就行了,做企业还是交给企业家。没有必要让练举重的人去参加体操比赛。实际上,我比较反对‘复合型人才’这个说法。一个人,一生中做好一件事已经很不容易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