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童言无忌
“你们挖出什么来了!”刘彪杵在院外,对院里的差役道。
差役们满头大汗,气喘吁吁,道:“头儿,能挖的地方都挖到了,就挖出两段烂木头,一口破铁锅。”
刘彪点点头,挑起眉梢冲董逸臣道:“大少,你不是亲眼看见鲍秀才把死人埋在这院儿里的嘛?可现在什么都没有,你怎么说?难不成,你是在戏弄我们这些当差的?”
董少爷支吾半晌,指着鲍秀才又骂:“是他使诈!是在使诈!”
邻里们于是都议论起来,有的说:“没有证据凭什么说人家杀人!”有的说:“我看是他贼喊捉贼!”有的说:“他半夜爬人家的墙头,应该先逮他!”
阿明也跟着道:“一定是这个小眼睛诬告。诬告谋杀应该反坐!抓他!”
华贤瞪了他一眼,道:“你别瞎掺和!我看这里一定有隐情。”
我想也是,这董少爷再傻,也不至于无端诬告鲍秀才。可他倘若真的目睹埋尸,那为何挖不出尸体?是鲍秀才把尸体转移了?我又想起,当日他搬米时候的情景,难不成那时是装的?
众说纷纭,搅得刘彪心烦,他喝道:“都别闹了!既然死尸找不到,我看还是先请两位去趟县衙门,由太爷发落吧!”
*
正当此时,一个八九岁的小孩儿捧着一枝“唆了蜜”挤进人群。他是街坊王婶的儿子,小名叫“铁蛋”,喃喃道:“刘大爷,鲍嫂子不是鲍秀才杀的,是卖肉的黄小胖杀的!”
四下哗然,都道:“天大的事,小孩子家家可别胡说!”
铁蛋犟道:“我没胡说!那天我看见的,黄小胖跟鲍嫂子吵架,还打过她哩!”
这句话一出,四下都道:“对的对的,我们也看到的。”
我与华贤听了都摸不着头脑,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半路杀出个黄胖子来。
刘彪点点头,对差役道:“既如此,你们去胡同口把黄胖子带过来!”
差役们得令而去,一炷香的功夫,吵嚷着架来一个微微谢顶的男人。众人纷纷回头,交头接耳。只见黄小胖嚷嚷着,扎挣着,咧咧着:“你们这帮贼,凭啥抓老子!王八蛋,老子没犯王法!”
刘彪见他这样蛮横,摇头道:“先让他冷静冷静再来问话!”
差役们自知道这“冷静”的含义,不由分说把他拽到胡同的深处,接着就传来黄小胖杀猪一般的嚎丧,可那声音不久便沉寂下去了。
华贤见我有些不知所措,因小声道:“穆兄不必奇怪,对这些刁民,有时是得用些手段的。比起有些酷吏来,这位刘捕头还算仁慈呢。”
我斜看着他微微上扬的嘴角,心想,他一定不是个寻常角色。
又大约半炷香的功夫,刘彪不耐烦道:“都什么时辰了,赶紧拉过来!”差役们于是将“冷静”后的小胖又拖回他面前,此时的他,已是鼻青眼肿,口中嘟囔着,可绝不喊叫了。
刘彪问道:“艾氏是你杀的吗?”
小胖摊在地上,哼哼道:“小的是杀猪的,不会杀人……”
刘彪冷笑一声,道:“官断十条路,你再嘴硬,就不是打两下儿这么简单了。”
这位黄小胖也住在这胡同的街坊,因仗着他表弟在邻县衙门里赶车,故素来十分气壮,每每做些缺斤短两的丑事,邻里们也只有忍气吞声,连一贯爽朗的郝大娘也在背地里骂过他几回“不要脸皮”。如今众人见他被官差痛打,虽都默默地看着,可心中却无不大快的,更有谁会肯替他说话呢?
我时而闪念头,天底下的事,多是要凭一个“像”字的。譬如某甲骂某乙,不像个男人。这倒并非是某甲验证了某乙胯下空空,而单指其行止配不上“男人”的名头;如又赞某某像个男人,则大约是其做了几件足可称道的豪爽事。
俗语说,做什么像什么。我看不但是“做”,连容貌也得“像”。孟子曰梁惠王“貌不似人君”,这“似”就是“像”的意思了。所谓“君君臣臣”之语,大概也是劝君要像君,臣才能像臣,不然,则要天下大乱。可见“像”与“不像”是多么重要。
这黄小胖今天的挨打,恐怕多一半只怪他生了一张凶狠的脸,这凶狠的脸,配上稀疏的发与缺了半颗的门牙,又恰恰像极是人们心目中杀人犯的模样吧?
——不过,眼下的他可是彻底的凶狠不起来了,套用一句戏词就是“凉水浇头,怀里抱着冰”,哭告道:“刘大爷,小的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杀人,小的冤枉……”
刘彪笑道:“冤枉?方才问你,你说与她毫无瓜葛。如今有人看见你打她,你当怎讲!”
黄小胖趴在地上,抬起头恶狠狠地环顾了身后的人群,道:“是她先勾老子的,事后又问老子要钱,老子气不过才动的手!”
这句话一出,只见鲍秀才和董少爷都低下头了。
阿明笑道:“没想到鲍嫂子还这样风流的~”
华贤依旧是那句“别瞎掺和!”
“要当老子衙门里当去!”刘彪立起眉,对手下道:“你们且将他带走,容太爷细问,鲍秀才与董大少也上衙门一趟。其余不相干的,都散去了吧!”说罢掸掸前襟,自拨开人群,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