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民族逸闻·种族趣事
1.在人类历史上,阿拉伯人为什么要多次外迁?阿拉伯人泛指说阿拉伯语的人,其来源可以上溯到远古的闪米特人,与亚述人、阿拉米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犹太人)等都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他们生活在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并在那里孕育了他们的文明。
一般来说,一个民族的强大必然要经历一个发展的过程,而一个民族的发展则需要一块“肥沃”的土地。没有稳固的根据地,发展也就无从谈起。然而让人费解的是,在人类历史上,阿拉伯人曾多次离开他们的故乡,迁往其他地方。这又是为什么呢?
是他们不爱自己的故乡吗?当然不是。阿拉伯半岛既是阿拉伯文明的发祥地,也是阿拉伯人赖以生存的地方,他们在这里辛勤地劳作,将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都挥洒在了这片土地上,并创造了光辉而灿烂的文化。如果不是深深地爱着这里,他们又怎么可能如此努力呢?
是战争或灾难使得他们不得不离开这里吗?也不是。阿拉伯半岛虽然也曾多次发生过大的灾难和战争,但这些并不是阿拉伯人外迁的理由。因为在无灾无难的和平之年,外迁之事也是时有发生,甚至比动荡时期发生的次数还要多。
这就让很多人不解了:既不是自己愿意离开,也不是战争或灾难逼迫他们离开,那么这些阿拉伯人为什么非要背井离乡呢?
原来,阿拉伯人外迁是为了寻找另一片生存之地。因为阿拉伯半岛上土地贫瘠,生活资源匮乏,无法容纳过多的人口。因此,当岛上的居民达到一定数目的时候,就会有一些族长带领自己的部落向北迁徙,寻找“肥沃新月地带”。也就是说,阿拉伯人外迁虽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阿拉伯人都要迁徙,而希腊、罗马史作者笔下的阿拉伯人就是指多次迁徙后留居在半岛上的居民。
2.为什么有泰国人起源于中国人的说法?
泰国人跟中国人攀上了亲戚,这可是一件新奇的事儿。虽然中国位于东亚而泰国位于东南亚,两个国家相距不远,但从长相、语言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看,中国人与泰国人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既然如此,泰国人又是怎样和中国人扯上关系的呢?
原来,很多学者认为泰国人起源于中国,二者有着共同的祖先,所以才有了“兄弟”之说。有美国学者指出,泰人的发源地在阿尔泰山和蒙古纵深地带。泰国的历史学家干乍那克潘也对这一观点表示认同。
中国学者尤中通过对《史记·南越尉陀列传》《汉书·两粤传》及《华阳国志》等史籍的考察,指出了泰人的祖先即是秦汉以来的百越部落。另一位中国学者吕美珍则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了佐证。她认为,从发声学上看,泰人的语言与傣语和壮语有着共同的起源;从类型学上看,泰语也与傣语和壮语有着相同的结构。在这3种语言中,有500多个相同的词根,而且语言和语法也是基本一致的。
由此看来,泰国人起源于中国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但即使如此,也应该是泰国人称中国人为兄长,怎么反过来了呢?这主要是受到了一位叫作罗特的美国传教士的影响。他曾写过一本书,书名就叫《泰族:中国人的兄长》。在书中,他讲到自己在中国境内见到很多讲泰语的中国人,于是就此推断中国大地的主人应该是泰人的祖先,所以说泰国人应该是中国人的“兄长”。
尽管泰国人起源于中国的说法被很多学者所认可,但有些泰国学者对此却不以为然。在泰国的《文化艺术》杂志上,曾刊登过一篇题为“泰国人来自何处”的文章,其中引用了苏联考古学家的考古证据,证明了阿尔泰山地区并没有任何泰人居住过的痕迹。
近年来,在泰国东北部的班清地区相继出土了一批5000年前的历史文物,这更让一些泰国学者相信泰国人并非出自他处,而是在泰国土生土长的土著居民。
关于泰国人的起源问题,虽然已经出现了很多观点,而且似乎每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却没有一种能真正解开泰人的来源之谜。不过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考古工作的进行,谜底终有被揭开的一天。
3.犹太人与以色列人有何渊源?
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犹太人为主体的国家。让人不解的是,既然以色列大多数都是犹太人,那么为什么不叫“犹太国”呢?既然犹太人是以色列的国民,又为什么不称他们“以色列人”呢?有些人认为犹太人就是以色列人,二者并无差别,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
《圣经》中提到的犹太人和以色列人,都是指亚伯拉罕的后裔,但“以色列”这一名称的出现时间要比“犹太”早。以色列的意思是“与上帝角力”。相传以色列的先祖雅各曾在半梦半醒之际与一个对手角力,直到清晨时分,雅各也没有被打倒,因此对手才给了他“以色列”这一称号。
雅各有12个儿子,他们分别得到了父亲的祝福,并成为了以色列12个支派的祖先。这12个支派虽然期间经历了一些变化,但始终沿用着这种支派的制度。直到所罗门王统治结束以后,以色列民族的12个支派才被分成两半儿,其中的10个支派组成了北边的“以色列王国”,剩下的2个支派则组成南边的“犹大王国”。
后来,以色列王国被亚述帝国摧毁,曾经生活在那里的以色列人或者流落异乡,或者被外来的民族所同化,渐渐失去了民族的特质,最终在世界上消失了。至于南边的犹大王国,则延续了他们原有的信仰和文化,虽然也曾被他国所灭,但他们又获得了重回故地的机会。这些重回故地的犹大人在新约时代便被称为“犹太人”。
由此看来,犹太人与以色列人虽然渊源颇深,但说二者毫无差别显然是不恰当的。
4.今天的玛雅人什么样?
曾经辉煌灿烂的玛雅文明早就已经离我们远去了,玛雅壁画中描绘的那些热烈且绚丽多彩的场面也不复存在了,但这个伟大的民族却并没有消失。在中美洲,仍然有一块土地是属于玛雅人的,因为只有他们才是那里真正的主人。
与他们的先祖不同,如今的玛雅人似乎太过安静,安静得让很多人几乎忘了他们的存在。人们不禁要问,今天的玛雅人变成什么样了?
对于从未见过玛雅人的人来说,认识玛雅人主要是通过雕刻和壁画中的人物形象,但这些形象是否真的是玛雅人的真实再现呢?雕刻和壁画毕竟是艺术作品,其中对人物形象的描绘也难免会使用夸张的手法。
在流传下来的玛雅雕刻和壁画中,玛雅人大多有着扁平的额头、鹰钩鼻子和厚厚的嘴唇,面部特征十分夸张。远古时期的玛雅人是否如此我们不得而知,但现在的玛雅人肯定不是这个样子的。虽然他们也多少有这些特征,但并没有那么鲜明。从相貌上看,他们与中美洲的其他种族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如今的玛雅人已不再像他们的祖先那样让世人瞠目,因为他们放弃了与现代文明接轨,而仍然保留着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也许是一种遗憾,但对于所有热爱玛雅文明的人来说,却更是一种幸运。
正是因为玛雅人顽强地保留着自己的传统,才使得我们在玛雅文明逝去多年的今天还能够见到玛雅文明的遗风流韵。今天的玛雅人仍然说着他们自己的语言,讲着他们民族的传说,信仰自己的神灵,这就是他们的特别之处。
知识链接
玛雅人都包括哪些人
玛雅人是以语言来定义的。根据语言族系和地理分布的不同,今天的玛雅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人:
(1)尤卡坦玛雅人:主要居住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由于人数众多,后来又延展到伯利兹北部和危地马拉东北部。
(2)拉坎墩人:主要居住在墨西哥南部的乌苏马辛塔河与危地马拉的边界地区,另有一小部分居住在危地马拉和伯利兹。
(3)瓦斯特克人:主要居住在墨西哥的韦拉克鲁斯州背部和圣路易斯伯托西州。
(4)尔诸民族:包括琼塔尔人、乔尔人和乔尔蒂人,主要居住在恰帕斯州背部、塔巴斯克州及危地马拉东端。
(5)佐齐尔和策尔塔尔诸民族:主要居住在墨西哥南部的恰帕斯州。
(6)基切诸民族:包括基切人、凯克奇人、皮科莫西人、波科曼人、乌斯潘特克人、卡克奇克尔人、楚图希尔人、萨卡普尔特克人和西帕卡帕人,主要居住在危地马拉东部和中部高地。
(7)马姆诸民族:包括马姆人、特科人、阿瓜卡特克人和伊西尔人,主要居住在危地马拉西部高地。
(8)坎霍瓦尔诸民族:包括托霍拉瓦尔人、莫托辛特莱克人、图赞特克人、阿卡特克人、哈卡尔特克人和丘赫人,主要居住在危地马拉的马拉韦韦特南戈省及相邻的墨西哥地区。
5.印加与秘鲁有什么关系?
作为著名的美洲三大古文明之一,印加文明与玛雅文明一样充满了神秘色彩,令人叹为观止。印加文明的发达程度就连自诩文明的欧洲人都为之赞叹,只可惜这个古老的文明早已离我们远去。如今,要寻觅印加文明的踪迹,有一个地方是最佳的选择,这个地方就是秘鲁。
秘鲁是南美洲西部的一个国家,其前身是西班牙设立的秘鲁总督区,独立后才改名为秘鲁共和国。那么,印加与秘鲁究竟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秘鲁会有印加文明的踪迹呢?其实,秘鲁就是印加文明的发源地,是这片土地孕育了发达的印加文明。印加人曾在这里建立了强大的印加帝国,并维持了一个世纪。直到西班牙人征服印加,才将这里重新命名为秘鲁,而秘鲁这个名字也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如果是这样,是不是可以认为秘鲁与印加指的是同一个区域,只不过名称有别呢?答案是否定的。秘鲁虽然曾是印加帝国的所在地,但两者却并不能简单地画等号。就地域来说,印加要比今天的秘鲁更大一些。印加的地域除了今天的秘鲁外,还包括今天的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也包括哥伦比亚、阿根廷及智利中的一部分。印加的国土面积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而今天的秘鲁则只有128万平方公里,两者相差悬殊。
由此看来,今天的秘鲁只是印加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整个印加。
6.吴哥城的200万居民为什么会神秘消失?
1861年,法国博物学家亨利·穆奥在4名柬埔寨向导的带领下踏进了热带原始森林。他本来是要进去捕鸟的,但一个意外的发现却让他兴奋得忘记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什么样的意外发现让穆奥如此兴奋呢?原来,他发现的正是柬埔寨古代文明的辉煌瑰宝——吴哥古城。
吴哥城的壮丽景观让穆奥赞叹不已,但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城中竟没有一个人。如果说没有活人在意料之中的话,那么连一个死人都没有就出乎意料了。从吴哥城的规模来看,这里的居民至少在200万以上。这200万吴哥居民究竟去哪儿了?他们为什么会神秘消失,而且还消失得不留一丝痕迹呢?
佛教有这样一个传说,吉蔑国王被祭司之子触怒,便将其淹死在洞里萨湖中。天神愤怒而替祭司之子报仇,令湖水泛滥,因而摧毁了吴哥。虽然这仅仅是神话传说,但洞里萨湖在季风季节确实容易暴发洪水,吴哥城被洪水毁灭的可能性极大。不过吴哥居民是怎样在洪水到来前集体撤出的?难道他们有先知先觉?
有人认为,可能是当时流行鼠疫、霍乱之类传染病,没到一个月,所有居民全部死绝。但据史料记载,500年前的柬埔寨并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瘟疫,而且就算发生了瘟疫,也应该看到无数尸骨,可为什么在这座城中却连一具尸骨都没有呢?
也有人说,由于发生了内讧,居民互相残杀,死伤殆尽,空留下这些伟大的建筑。但在吴哥城内,并没有留下任何战争的痕迹,难道他们在战争发生过又对其进行了修复?
还有人认为是外族军队洗劫了吴哥,所有居民悉数沦为奴隶并被带走。可要带走200万的奴隶谈何容易,而且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也从未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