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不安常在顺其自然·森田疗法与体会
世界本来就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的,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是在中学时代就已经学习到的真理。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会忘记。人的本性里,总是想得到一种安稳的状态。这种矛盾,终究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原始动能。神经官能症者,在一定程度上,过度极端的想要寻求绝对安全稳定的处境,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平衡好,结果就是自己总是因为得不到还想要,一直处于痛苦中。
自己过去一大个性特征,就在于不能接纳自己的客观存在的问题。否定它,排斥它,与它抗争,为了解决不了的问题,消耗了大量的心理能量。被某些个别的感觉所吸引,特别是某些不好的、消沉的、恶劣的、卑劣的、糟糕的感觉所吸引,以偏概全,一叶障目,长期以往,精神交互作用的不得当应用下,令自己的神经症诱发。觉得自己白天不应该犯困,觉得自己不应该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觉得自己不应该有发呆的空档,觉得自己就应该一直在最饱满完美的状态,一直都在创造价值,做着有意义的事情,一直都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与赞许…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稍微观察留意一下身边的,谁没有打盹的时候呢,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顺其自然,继续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就行了。
一直以为,要顽强的生长,以使得自己枝繁叶茂,越是想要突破困境的框框,反倒越源源不断的给它输送精神给养。可不曾想,框框和木本是一体的,不然怎么是“困”呢?木在生长,框框不是也一样在生长,永世不得超生。
生活中确实有时候会感觉痛苦。可是痛苦不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吗。感知到虚无荒凉感,没有意义感,以及感受到自卑,无价值感,伤感,都是我个人的真实情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是虚幻的。不过,应当理性的认识到,这些情感是生活的一部分,也仅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并不是全部,生活中还有快乐和喜悦,还有平凡和平淡。任他自生自灭,不要去抓着不放,生活每天都在变化,专注于今天当下的客观问题,积极行动。
有很多事情是在人的能力之外的。想要掌控所有人事物的原始本能,也要有所收敛,知道有自己不可控的人事物,也能允许他的存在,当然也包括有些情绪的自生自灭。顺其自然,是人类生存得以延续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与人类有一定的改造自然,改造世界的力量的能力,一样重要。努力干,明知干不掉的,就快速躲开,去干能干的。
回过头来再观察过去一直反复纠缠的执念,绝大多数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是白白消耗了精神能量,过度的焦虑、害怕、恐惧、担忧,通通都没有建设性意义,还对身心能量造成了严重的耗损,对身心健康产生着巨大的危害。
人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制造的杂念,特别是闲暇的时候,最好的相处方式是不断寻求做有现实价值的事情,即便有的时候滋生了,也顺其自然,自生自灭,不必去跟随它,既不追随也不斗争,它来了自然还会走,做要做的事情就好了。
摆脱“困”境,并非内部挣扎,而是在更高的维度上去对待它。
允许一切的感觉,情绪和想法,虽然你“才思敏捷”,但是不要在这些感觉上,投注自己的宝贵的生命能量,去分析、评判和发展他们。后者并不能创造什么实质性的价值,反而还会将你脱离正常轨道。
把人生当做一种体验。体验快乐,体验痛苦,体验繁华,体验虚无,不评判,不对抗,不停留其中,只是顺着成长的旅程体验着。但是这种“体验”不是静止的,不是被动承受的,而是主动迎接,从容接纳,并且特别重要的是,还能在体验的旅程中,不断的修行精进。人生只有一件事,就是修身。把自己修炼的更好,更成熟,才是人生的终极意义。你修炼的越好,那你对自己人生的掌控力就越强,你想要的都会主动靠近你,你不想要的也有能力远离它。
多姿多彩的人生,怎么能因为一时一事,一人一物的障碍,就一叶障目了呢。顺其自然,渡过去,前面一定有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跳出头脑,融入生活;走出过去,吐故纳新。抓着过去好的体验放不下,总想再得到,抓着过去坏的体验放不下,总想自己的委屈不能自拔,都是不符合生命意义的。拥抱当下每一刻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