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三两事(1/6)
第233章三两事(16)泥泞两旁,几丛青草被踩踏在地,到处都是忙碌的行人。
入冬后不久,城外的流民营地开始迁移,凌乱的茅草棚全被拆开,凌冽的寒风从平地上刮过,周围全是一股腐败发霉的味道。
不远处的一个小土坡上,几个人静静地站在那里,正往这边看着。
为首的是个年轻男子,身着一身淡青色官袍,双手背在腰后,神态颇为从容。这时候指着前面的营地跟两边吩咐着,哪里要拆、哪里要处理干净。
这人自然是李全,他要拆的便是营地里的东西。
潍州城周边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没有什么山川天险可以依仗,他能做的就是尽量的死守城墙,一直拖到援军的到来。
不过平原也有平原的好处,那就是周围的树林基本都已经被开发出来,用作桑蝉之用,剩下的也多是些不成气候的小树。
不足以支撑叛军攻城之用。
后面的两人便是钱贵和蕫进,这时点点头,然后命人将指令落实下去,让那些进城的流民,尽量的将自己住所拆掉。
潍州城门之下,大队大队的流民正抬着东西往城内走,而更远处的天空上,已经能看到缕缕黑烟。
钱贵望了几眼,眼神中的担忧一直未曾放下去。
“大人,咋们将这些流民都放进去,会不会出什么问题.”
“问题不大,应该能控制下来。”李全望了望不远处的城墙,轻轻地说道。
这几日,潍州城内已经开始备战,同时在城外实施坚壁清野的战术,收粮食的时间早就过了,这时候需要做的,也只是尽量地将城外的林木砍伐掉。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李全和刺史大人商议过后,也决定将营地里那些“还算安全”的人收纳进潍州城。
所谓的“还算安全”,是指威胁没有那么大,对于州城的收益远大于损害的人。
城外的大多数流民,都已陆陆续续地从潍州城逃离出去,前往旁边的海州、密州、莱州等地躲避战乱。
如今剩下来的,大约也只有两万余,这些人可以用来填充城内的人手,然后做些杂役的事情,其中或许有一部分潜藏进来的贼寇,但威胁也不会有多大。
潍州不算什么大州,但潍州城却一点都不小,原本城内就住着几万人。
不过从五月底旱灾开始,附近各县的百姓便开始流动起来,投靠亲友、前来找份工作混口饭吃,当然更多的还是流落街头的普通难民。
这些人全加在一起,总数或许不会低于十万。
所以城外的这点流民,即使混进些贼寇进来,相对于总的局势来说,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何况这几日,城内的民壮已经召集,三千余众,基本上都是能找到根脚或是一直住在城内的人。
这些人都是从五月旱灾经历过来的,粮食危机、流民危机等等,都已经见过李全的能力,该有的信心基本都是有的。
所以这些人基本上就是李全的拥趸,也是他守城的依仗。
将他们武装起来,李全大体上还是能信得过的。有他们在维持着秩序,即使有奸细混了进来,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前边营地里的情况已经处置的差不多了,基本上没有留下可用的东西,就连烂草棚也被捅了窟窿,能用的木头全都被抬进了城去。
“红袄贼已经越过安丘,刘山那边也没有了消息,估计用不了多久,贼寇的主力就要抵达潍州城下了。”
李全的语气平淡,不起半分波澜,这边感叹几句,过得片刻,便转身离去。
“走吧,咋们去城头看看。”
三人从土坡下来,旁边便是护卫牵着的几匹快马,这时骑上去,便往城头的方向奔去。
辛刺史立在城楼之上,身旁的旗帜被寒风吹得猎猎作响,左右是加固防御的百姓,而更远处的地方,则是不断被挖掘的壕沟。
过的片刻,李全走上城头,直接朝着辛刺史行礼。
“大人。”
“那边怎么样?”
“基本上都已经疏散完毕,剩下一部分人还在处理里面的东西,想必用不了多久,就能全部撤离。”李全语调不急不缓,说完看着远处天空的那缕黑烟,“贼寇快要到了。”
“据探子来报,他们已经在方山那边和贼寇遭遇。”
辛刺史看了看城下的壕沟,脸上倒也看不出什么神色,只有握紧的双拳暴露出他内心的不平静。
方山地处潍县以南,与昌乐交界的地方,离潍州城是一个极近的距离,双方的哨探在这个地方遭遇,那也说明叛军的主力已经不远了。
“贼寇的情报调查清楚了吗?”李全凝眉问道。
为了防备这些叛军的偷袭,潍州城的侦骑已经全都派了出去,但设计的情况太多,统计来的东西只好先送到刺史衙门汇总,然后才会有具体的情报出来。
当然这其中李全的人也有参与,除了侦骑之外,便是其中的几位情报参谋了,专门负责贼寇动向的整理和分析。
“昌乐那边未见动静,贼寇的目的多半是直取州城。”辛刺史回头看着城墙,随后叹了口气,“贼寇有一万余众,咋们的压力不小。”
“大人不必担心,咋们也不差,真要是碰上,谁输谁赢还真不一定呢。”李全目光冷峻地望着远方。
据可靠的消息传来,红袄贼的势力,已经扩充到万余,其中的可战之力不下两千,基本上都是从各地专程投靠过来的。
其中什么人都有。
官府通缉的贼寇、靠走私为生的盐寇、占山为王的山贼,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刘二祖自己的人马。
这些人要说战力,也没有多高,除了一些真正的亡命之徒哇,其他大多数都是些没有战阵经验的。
对上一些手无寸铁的百姓自然是毫无压力,但若是对上真正的精锐之师,比如武定、武威、武勇这些朝廷正军,终究是不堪一击的。
不过李全也没有这些正军的援助,他有的只有按察司送过来的两百余匹战马,还有五六百套甲胄——那些都是真的甲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