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国子监生(1) - 郭巨千户所 - 海川北仑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郭巨千户所 >

14、国子监生(1)

“那,我也要学。”汪傲娇坚定地说道。

汪傲娇俏生生地往轩窗边上一站,小书斋里除了汪帆之对她比较熟悉,对她的容貌已经有了足够的抵抗力,包括沈明臣在内的其余三个人,乍一看,都被汪傲娇的容貌惊艳到了。沈肩吾、沈箕仲都是青春少艾,正是做梦都会与梦中情人约会的年龄,看到如此漂亮的姑娘,怎能不赞叹?就连沈明臣也不脱俗,他也才三十几岁,正是精力旺盛的年纪,看到漂亮女孩怎能不多看几眼?

“喂,牛尾巴,你过来。”汪傲娇朝着里面招了招手,似乎是在叫其中的一位。

“牛尾巴?”沈肩吾循着汪傲娇的目光发现汪傲娇是冲着他在招手的,他正想站起来,但听到汪傲娇喊他叫“牛尾巴”,就疑惑了。他点了点自己的鼻子,问汪傲娇道:“你是在叫我吗?”

“对。我叫的就是你。”汪傲娇说道。

“我不叫‘牛尾巴’,我叫沈肩吾。”沈肩吾有些不悦。文人很重礼节,相互间的称谓相当的讲究。汪傲娇如此无礼,居然见面一开口就给沈肩吾取了个这么难听这么俗气的名字,沈肩吾听了有些羞恼。

“你就是‘牛尾巴’啊。我昨晚就听见有人这样喊过你的。对了,那人好像就是你边上的那一位?对,就是他。当时,他抓着你的手不放,还一个劲地喊你叫‘牛尾巴’呢。啊?怎么了?你嫌‘牛尾巴’难听?那没办法了,因为我还不知道你们的名字,除了‘牛尾巴’不知该怎么称呼你。”汪傲娇显得有备而来,镇定自若。

“啊?你难道是昨夜……”沈肩吾一听,想到昨夜那段离奇惊恐的经历,他的脸色一下子又大变了。他惶恐地回过头去,只见沈箕仲和沈明臣他们俩也都瞪大着一双眼睛,他们一直以为昨夜是一个绝世高人在跟他们开玩笑,而现在出现的却是一个柔弱女孩,这与他们想像中的高手反差太大了。

“你、你、你,你,你就是昨晚那高手?你想干什么?你别进来。”沈肩吾见汪傲娇从窗口移向了门口,想要进到小书斋里面来,惊慌地上去堵门。经过昨夜的一阵惊吓,他已经是杯弓蛇影,惊吓过度了。

“你们都是怎么了?”汪帆之十分奇怪,他看了看沈肩吾又看了看汪傲娇,两人的反应都有些不正常。他不解地问沈肩吾道:“你们在怕什么?她只不过是我们家的一个小丫鬟,没什么可怕的。”

“是啊。我又不是老虎,有什么可怕的?”汪傲娇走入了书斋,她冲着沈明臣毕恭毕敬地施了个礼,对着沈明臣说道,“沈先生,我也要读书,请你教教我,教我读书识字吧。”

沈明臣望着眼前这个娇滴滴人畜无害的小丫头,呆了好半天。她是千户府的一个小丫头,她难道身怀绝技深藏不露?如果那高手不是她,她又怎么会知道昨晚的事?疑问一个接着一个接踵而来,以博学多才著称的沈大才子也当场晕菜了。

沈明臣惊疑不定地看着汪傲娇,对汪傲娇的请求,一时半刻也来不及作出反应。倒是汪帆之,他听了汪傲娇的请求后,大吃了一惊,惊奇地问汪傲娇道:“你也要读书?”

“嗯,少爷。娇儿也想读书。你就帮帮忙吧,让沈先生也教教她。”汪脚板也跟进了书斋,很及时地站出来帮他妹妹说话了。

“沈先生,请你教我读书识字吧。”汪傲娇坚持着恳求道。

“你只是想读书?没有别的目的?”沈明臣还有点不放心。

“我就是要读书。决没有其他目的。”说着,汪傲娇信誓旦旦地发誓,“苍天在上,我发誓:我汪傲娇,如果怀有其他不可告人的企图,欺骗到沈先生,甘愿承受天打五雷轰的惩罚。”

“好吧,好吧。你就跟着汪少爷一起读书吧。”沈明臣无奈地挥手,答应了汪傲娇。

“真的?谢谢沈先生。”汪傲娇喜出望外,趴在地上给沈明臣行拜师礼。

“沈先生,你和少爷现在有空吗?我们千户府有客人来了。”管家走进了书斋,通知沈明臣和汪帆之说太夫人要他们去见见客人。

“客人是谁?”汪帆之随口问道。

“我也不认识。”管家答道,“有两位客人。我只听到樊指挥一会儿叫这个‘谢公子’,一会儿叫那个‘胡知县’,具体什么名字,我不太清楚。”

“‘谢公子’、‘胡知县’?他们会是谁呢?”汪帆之疑惑道,“沈先生听说过这两人吗?”

“我也没听说过。”在宁波府,沈明臣也算是交游广泛了,但他也没听说过这两人。

“听说谢公子还是国子监的监生,刚从北京回来。”管家补充道。

“监生?北京回来的?姓谢?”沈明臣搜索枯肠了一番,猛地就想到了,他大声地叫了起来,“一定是他,一定是他,一定是他。余姚泗门谢家的公子!呵呵,他,监生啊,这可是最高等级的秀才,哪像我们三个三不像的秀才,不文不丁、穷酸寒碜,连县学都上不起。”

说着,沈明臣来了兴致,朝着汪帆之和两个侄儿招呼道:“走,我们去会会他。”

沈明臣一向自视甚高,尽管他只是秀才,并且还连年科举失败,落魄潦倒到身无长物,但他还是觉得自己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只是有些怀才不遇罢了。作为一个人才,他不能固步自封,不能坐井观天,只有多与才学高的人比试,才能显露出自己的真才实学;同时,通过这种接触和比试,他能学习别人所擅长的才学,学他人之长,不断地积累才学。

这次郭巨城里居然有一个从京城里来的国子监监生。

同是秀才,这可是国字头的大秀才。

在北京这样的京城,即便秀才多如牛毛,但国子监的监生却照样像宝贝一样的受优待。这些监生在京城里可以横着走的,什么三公六部九卿,他们都直进直出畅通无阻的。这些监生一旦外出巡访,那他们的身份相当于御史钦察,地方官员前呼后拥的接待;如果这些监生一旦中了进士,外放当官起码也是知府一级的。因此,国子监监生,尽管是秀才,但比一般的举人还要厉害。在宁波这样的一个小城市里,监生是稀有动物,难得一见。而郭巨城,这样一个蛮荒边城,更是不会有监生的出现。而现在,恰恰来了一个监生,而且还是很有背景来历的一个监生。这难道是太阳从西方升起了吗?最不可能的事竟然就出现在了这郭巨城?

监生来访千户府,千户府自然要隆重其事。于是,太夫人请了沈明臣他们一起去作陪。对于沈明臣来说,他一个蹩脚秀才能见到国子监监生,这得多大的面子才能轮得到啊!沈明臣感觉自己被天上掉下的馅儿饼给砸到了。这么好的机会,他怎么轻易错过?他兴冲冲地直奔中堂而去。

大明王朝以科举制度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一般读书人从最底层的童生开始,要经过层层考试选拔,先成为秀才,然后举人,最后进士,中了进士,就会出仕重要的官职,功名到此也就算到了尽头。

科举制度的第一步是童试。考生为童生。童生不管年龄的大小,只要以前没有考进秀才的,都是童生,都可以参加考试,所以,参加童试的考生特别多,而且年龄差距也特别大,有尚未发育的孩童,也有暮暮垂年的老者。刚开始,童试是在各地的州、县举行的,由省里统一出题,考中就可以取得秀才资格了;后来朝廷增设了省提学官,童试之中增加了省院试的这一步骤。童生在各州县考取秀才后,还必须通过省院试这一关卡,考取的难度大幅度地增加。童生一旦成功考取了秀才,也就获得了生员的资格,可以入府、州、县学为生员,在官府的学堂里读书学习。沈明臣、沈肩吾、沈箕仲他们三人都是秀才,他们可以去鄞县的县学读书的。但是,由于沈明臣屡次应试考举人,连蹇不第,他心灰意冷。而且,他自己又自视甚高,看着别人比他差都考上了,他偏偏名落孙山,他也丢不起这个脸,所以他干脆不去县学读书了。沈肩吾、沈箕仲一直跟着沈明臣,他们的启蒙教育也是跟沈明臣学的。他们尽管天资聪颖,个个都是少年才俊,但他们这么早就考中秀才,与沈明臣从小对他们的教育和指导分不开的。他们小小年纪就轻松地拿下了生员资格,成为了人人羡慕的秀才爷,这也成了沈明臣名满甬城的一大成就。因为他们和沈明臣的特殊关系,他们考取秀才后,并没有进县学去读书,而是继续以学生的身份跟在沈明臣后面受教。

大明的秀才也不是良莠不齐、好坏不分的,其中还根据学习的成绩及其他方面的表现,将生员分为三个等次。成绩最好的为“廪生”,这部分生员由官府按月发给伙食补助费,学习和生活都纳入财政保障了;成绩相对差一点的为“增生”,这部分生员官府不提供给伙食补助费,但有在官府学校学习的保障;再低一档的为“附生”,是刚考取秀才第一次进入官府学堂的“旁听”生员。沈明臣他们仨都属于附生,不但没有官府的伙食补助,还是个只能旁听的生员。

秀才是这样一个情况,那么,考举人又是怎样一个步骤哪?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